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威遠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威遠炮》是一個名詞術語。

中國文字是歷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也是至今通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種文字像漢字這樣經久不衰。 從甲骨文發展到今天的漢字,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文字的發展經過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2]、草書、楷書、行書等書體演變。

名詞解釋

這種炮是明代兵器家根據大將軍炮改裝而成的。大將軍炮原用鐵箍纏身,重達 370 多斤,運動十分不便。改制後的炮身去掉鐵箍,並將裝藥部位增厚,前加準星,後設照門,取名「威遠炮」。這種炮豎起來像巨大的花瓶,分 1 號、2 號兩型。2 號炮身長 2 尺 8 寸,底至火門高 5 寸,火門至腹部高 3 寸 2 分,炮口徑 2 寸 2 分,全重 120 斤。火門上有活蓋,以防陰雨。1000 步處可瞄準發射。每次裝藥 8 兩,重 3 斤 6 兩的大鉛子 1 枚;裝小鉛子時,可裝 100 枚,每枚重 6 錢。發射時,將炮口墊高 1 寸,據說大鉛子可遠射 10 里,小鉛子也可達 4~5 里,子彈散布面約 40 多步。1 號炮重 200 斤,口徑大小和炮身長度比 2 號炮略有增加。這種炮用車裝載,每門炮配炮手 3 人,發射時,炮口墊高 5~6 寸,射程比 2 號炮還遠。

16 世紀末,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後建立了新的資產階級國家——荷蘭。荷蘭誕生後不久便開始參與了殖民戰爭,與西班牙、葡萄牙爭奪海外霸權。 17 世紀初,荷蘭殖民者曾幾次進攻澳門,劫掠葡萄牙殖民者的船隻。1604年,荷蘭船隻與明朝軍隊相遇,荷軍以強大的攻勢擊敗了明軍,人們在此戰中都被荷軍猛烈的炮火所震驚。後來,在與荷蘭殖民者的接觸中,明朝人得到了這種巨炮。據記載這種炮「長二丈余,重者達三千斤,能洞裂石城,震數十里」。因為當時中國人稱荷蘭人為「紅毛夷」或「紅夷」,所以也移名於大炮身上,稱「紅夷大炮」。到清朝時,滿清統治者忌諱「夷」字,故改稱「紅衣大炮」。

明朝萬曆末年,我國東北邊境局勢日趨緊張,為了對付滿軍的攻勢,天啟、崇禎年間,大科學家徐光啟、李之藻等人提議引進外國先進火炮,為我所用。明朝政府先後兩次從澳門進日「紅夷大炮」,並聘請意大利人、葡萄牙人教練中國士兵操炮之法。進而於 1622 年(明天啟二年),開始仿製「紅夷大炮」,封其為「大將軍」。當時的兩廣總督王尊德,監造大中型西洋火 炮 500 具,向朝廷進貢了 175 具。現保存在中國歷史博物館中的 12 門明末西洋火炮中,有 5 門是當年王尊德所進,重量達 1300~2000 斤,至今依然完好。這便是仿製紅夷大炮,用來充實明軍武備的歷史見證。當明朝軍隊與後金軍作戰時,有效地發揮了這些進口和仿製的紅夷大炮的威力,取得了輝煌的戰果。

1626 年,後金首領努爾哈赤率大軍進攻寧遠(今遼寧興城),明軍守將袁崇煥將 12 門紅夷大炮,一字排列城頭。只見後金兵用堅厚的盾牌護住頭顱,尾隨在牌車後面,躍過城壕,雲集於城腳下,架起雲梯,攀援而上。袁崇煥急命軍士墜下大石,夾雜着火器,將雲梯摧毀。敵方盾牌兵又在城下用利器鑿穴。袁崇煥命令開大炮,只見大炮轟然一響,彈飛空中,煙霧蔽天,血肉遍地,牌車粉碎。明軍以這種摧枯拉朽之勢,一次又一次打退了後金兵的進攻,努爾哈赤也身負重傷,很快身亡。明軍在寧遠守城戰中,以不到 2 萬人的兵力,擊垮了後金軍精兵五六萬人的強大攻勢,取得了明軍與後金軍作戰的首次大捷。 第二年,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又率大軍圍攻錦州,再攻寧遠,均被明軍的紅夷大炮擊退,後金兵死傷慘重。這是明軍自「寧遠大捷之後,取得的又一次勝利——寧錦大捷」。從此,「紅夷大炮」名聲大噪,天啟皇帝接連 下旨,要求「如法多制,以資防禦」。於是朝野上下無不聞風而動,掀起了仿造紅夷大炮的熱潮。

在明朝晚期,軍工部門仿製紅夷大炮的過程中,一些西方傳教士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他們翻譯西方書籍,介紹了西方先進的造炮技術,其中最為著名的是日耳曼人湯若望。崇禎皇帝對他倍加賞識,曾專門在皇城內擇地設置炮場,供湯若望研製大炮用,並且派人跟班學習技術。湯若望先造出 20 門巨炮,能一次發射 40 磅重的炮彈。這種炮被運到郊外試放,威力驚人,試驗非常成功。此後,又造出 500 門小炮,便於隨軍攜帶,使用方便靈活。1643 年,由湯若望口授,焦勗整理寫成《火攻挈要》一書,分上下兩卷,並附有《火攻秘要》一卷。此書對火炮的冶煉、製造、保管、運輸、演放,以及火藥的配製,炮彈的製造等均有詳盡的闡述,另附 40 幅圖。這部書是明末有關西洋火炮技術的最權威性著作,一直到晚清仍被奉為「圭臬」,即火炮的「準則」或「法度」。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