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威远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威远炮》是一个名词术语。

中国文字是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也是至今通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种文字像汉字这样经久不衰。 从甲骨文发展到今天的汉字,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文字的发展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2]、草书、楷书、行书等书体演变。

名词解释

这种炮是明代兵器家根据大将军炮改装而成的。大将军炮原用铁箍缠身,重达 370 多斤,运动十分不便。改制后的炮身去掉铁箍,并将装药部位增厚,前加准星,后设照门,取名“威远炮”。这种炮竖起来像巨大的花瓶,分 1 号、2 号两型。2 号炮身长 2 尺 8 寸,底至火门高 5 寸,火门至腹部高 3 寸 2 分,炮口径 2 寸 2 分,全重 120 斤。火门上有活盖,以防阴雨。1000 步处可瞄准发射。每次装药 8 两,重 3 斤 6 两的大铅子 1 枚;装小铅子时,可装 100 枚,每枚重 6 钱。发射时,将炮口垫高 1 寸,据说大铅子可远射 10 里,小铅子也可达 4~5 里,子弹散布面约 40 多步。1 号炮重 200 斤,口径大小和炮身长度比 2 号炮略有增加。这种炮用车装载,每门炮配炮手 3 人,发射时,炮口垫高 5~6 寸,射程比 2 号炮还远。

16 世纪末,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新的资产阶级国家——荷兰。荷兰诞生后不久便开始参与了殖民战争,与西班牙、葡萄牙争夺海外霸权。 17 世纪初,荷兰殖民者曾几次进攻澳门,劫掠葡萄牙殖民者的船只。1604年,荷兰船只与明朝军队相遇,荷军以强大的攻势击败了明军,人们在此战中都被荷军猛烈的炮火所震惊。后来,在与荷兰殖民者的接触中,明朝人得到了这种巨炮。据记载这种炮“长二丈余,重者达三千斤,能洞裂石城,震数十里”。因为当时中国人称荷兰人为“红毛夷”或“红夷”,所以也移名于大炮身上,称“红夷大炮”。到清朝时,满清统治者忌讳“夷”字,故改称“红衣大炮”。

明朝万历末年,我国东北边境局势日趋紧张,为了对付满军的攻势,天启、崇祯年间,大科学家徐光启、李之藻等人提议引进外国先进火炮,为我所用。明朝政府先后两次从澳门进日“红夷大炮”,并聘请意大利人、葡萄牙人教练中国士兵操炮之法。进而于 1622 年(明天启二年),开始仿制“红夷大炮”,封其为“大将军”。当时的两广总督王尊德,监造大中型西洋火 炮 500 具,向朝廷进贡了 175 具。现保存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的 12 门明末西洋火炮中,有 5 门是当年王尊德所进,重量达 1300~2000 斤,至今依然完好。这便是仿制红夷大炮,用来充实明军武备的历史见证。当明朝军队与后金军作战时,有效地发挥了这些进口和仿制的红夷大炮的威力,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1626 年,后金首领努尔哈赤率大军进攻宁远(今辽宁兴城),明军守将袁崇焕将 12 门红夷大炮,一字排列城头。只见后金兵用坚厚的盾牌护住头颅,尾随在牌车后面,跃过城壕,云集于城脚下,架起云梯,攀援而上。袁崇焕急命军士坠下大石,夹杂着火器,将云梯摧毁。敌方盾牌兵又在城下用利器凿穴。袁崇焕命令开大炮,只见大炮轰然一响,弹飞空中,烟雾蔽天,血肉遍地,牌车粉碎。明军以这种摧枯拉朽之势,一次又一次打退了后金兵的进攻,努尔哈赤也身负重伤,很快身亡。明军在宁远守城战中,以不到 2 万人的兵力,击垮了后金军精兵五六万人的强大攻势,取得了明军与后金军作战的首次大捷。 第二年,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又率大军围攻锦州,再攻宁远,均被明军的红夷大炮击退,后金兵死伤惨重。这是明军自“宁远大捷之后,取得的又一次胜利——宁锦大捷”。从此,“红夷大炮”名声大噪,天启皇帝接连 下旨,要求“如法多制,以资防御”。于是朝野上下无不闻风而动,掀起了仿造红夷大炮的热潮。

在明朝晚期,军工部门仿制红夷大炮的过程中,一些西方传教士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他们翻译西方书籍,介绍了西方先进的造炮技术,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日耳曼人汤若望。崇祯皇帝对他倍加赏识,曾专门在皇城内择地设置炮场,供汤若望研制大炮用,并且派人跟班学习技术。汤若望先造出 20 门巨炮,能一次发射 40 磅重的炮弹。这种炮被运到郊外试放,威力惊人,试验非常成功。此后,又造出 500 门小炮,便于随军携带,使用方便灵活。1643 年,由汤若望口授,焦勗整理写成《火攻挈要》一书,分上下两卷,并附有《火攻秘要》一卷。此书对火炮的冶炼、制造、保管、运输、演放,以及火药的配制,炮弹的制造等均有详尽的阐述,另附 40 幅图。这部书是明末有关西洋火炮技术的最权威性著作,一直到晚清仍被奉为“圭臬”,即火炮的“准则”或“法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