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姚治华」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姚治华,当代著名画家,1932年9月2日出生,湖北省孝感市人。 1949年后在湖北曾任美术编辑、美术创作员、群众美术辅导员。1…”)
 
行 1: 行 1:
姚治华 ,当代著名画家 ,1932年9月2日出生,湖北 孝感市人。 1949年 后在湖北 任美术编辑、美术创作员、群众 术辅导员。196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国画系。曾受教于李可染、叶浅予、蒋兆和、李苦禅等名师。毕业后留校任教。曾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华英才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画 系教 室副 、教授 今、 擅长 中国白 人物画和 水墨 画。
+
 
 +
 
 +
 
 +
 
 +
=='''生平简介'''==
 +
<p style="text-indent:2em;">''' 姚治华''' ,1932年9月2日出生,湖北孝感市人 。1949年7月入中原大学。1952年结业于中南文艺学院美术系 后在 湖北 文艺》 任美术编辑、 湖北省文联 美术 创作室任 创作员、 湖北省 群众 馆任 辅导员。196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曾受教于[[ 李可染]] [[ 叶浅予]] [[ 蒋兆和]] [[ 李苦禅]] 等名师。
 +
 
 +
<p style="text-indent:2em;"> 毕业后留校任教。曾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 国画系副主任、教授等职。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
 
 +
<p style="text-indent:2em;">曾兼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校长一职长达十年之久,并曾兼任中国美术艺术家协会主席、中 华英才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 延安鲁艺美术学院校友会美术委员会主任、黄山写生 院院长、北京中外民间文化艺术交流促进会会长等职。
 +
 
 +
<p style="text-indent:2em;">被有关机构聘为《联合国新闻》咨询委员,[[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咨询委员,美国传记协会顾问委员会研究会 究员,美国国际大学名誉博士。
 +
 
 +
<p style="text-indent:2em;">多次参加社会助残、抗震救灾和支农等书画捐赠慈善活动,被中华慈善总会聘为“慈善大使”,被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评为“中华名人支持三农功勋人物”。
 +
 
 +
<p style="text-indent:2em;">姚治华擅长中国人物画和山水画。他曾在国内多处举办个人画展。曾5次赴日本,4次赴韩国,3次在法国,2次在美国、澳大利亚,以及肯尼亚等国家举办画展并讲学。先后赴法国、意大利、英国、德国和瑞典等欧洲16国进行艺术考察访问。<ref>[https://yaozhihua.artron.net/about]姚治华 </ref>
 +
 
 +
=='''荣誉'''==
 +
<p style="text-indent:2em;">1991年曾获日本“国际和平文化宝鼎艺术大赏奖”。
 +
<p style="text-indent:2em;">1998年获联合国非政府组织国际和平艺术展“国际文化学术奖”。
 +
<p style="text-indent:2em;">1999年5月和10月,获世界和平艺术大展“阿克特米”大奖及“世界名人最高奖”。
 +
<p style="text-indent:2em;">2000年又获该组织颁发的“最高学院奖”。
 +
<p style="text-indent:2em;">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还给他颁发了“20世纪杰出成就奖”,并收入该组织撰写的《国际名人传记辞典》。
 +
<p style="text-indent:2em;">还入选了《世界名人录中国卷》、《世界华人艺术家成就博览大典》、《世界当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等典籍。<ref>[https://yaozhihua.artron.net/about]姚治华 </ref>
 +
 
 +
=='''作品'''==
 +
<p style="text-indent:2em;">姚治华的一些优秀作品被中南海、天安门城楼、毛 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及国外一些艺术馆收藏。他的画曾作为国礼,由国家领导赠送给外国元首。
 +
 
 +
<p style="text-indent:2em;">曾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他出版有《姚治华画选》、《姚治华山水画选》、《中国画人物速写》、《姚治华小品画选》、《姚治华精品集》、《姚治华速写》、《荣宝斋画谱·姚治华绘山水画》、《姚治华作品集》 《画与诗》等著作和录像光盘。
 +
 
 +
<p style="text-indent:2em;">中央电视台等6家电视台还为其作品录制了专题片5集。主编出版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材(由中央美院11位 教授 编写)一套9本,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教材21本。姚治华的中国画意境深邃,神韵精致,饱含激情。
 +
 
 +
<p style="text-indent:2em;">他一向以情作画。他满怀深情,用画笔描绘祖国的名山大川,刻画黎民百姓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他既不忘继承中国画的优良传统,又注重吸收西画的精髓,不断追求创新,使其作品不落俗套和窠臼。
 +
 
 +
<p style="text-indent:2em;">其作品创作形式与风格多姿多彩,一些作品既磅礴大气,又清新优雅。他的人物画形象生动,传神入画,笔力雄健;山水画构图新颖,笔墨酣畅,情景交融,表现了独特的艺术意境。其作品广受喜爱,被国内外有关人士多方收藏。<ref>[https://yaozhihua.artron.net/about]姚治华 </ref>
 +
 
 +
=='''姚治华:中国画发展不能靠价格炒作'''==
 +
<p style="text-indent:2em;">'''“艺”在“术”之前''',艺术不等于是技术,“艺”是修养、内功,画家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程度和内在修为,术才是纯熟的技术,两者结合好才能画好画。
 +
 
 +
<p style="text-indent:2em;">近段时间,尽管世界经济形势并不乐观,但艺术品投资中的中国画却如春梅独秀,价格在春拍中屡创新高,一直延续到6月2日晚的保利春拍,已故国画大师李可染根据毛泽东诗意创作的朱砂画《万山红遍》,以2.9325亿元刷新艺术家个人拍卖纪录,成为 春单品成交价最高的中国艺术品。
 +
 
 +
<p style="text-indent:2em;">一时间,李可染似乎成为现当代中国画拍卖市场的风向标。李可染先生曾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多年,桃李众多,姚治华是其中一个嫡传弟子。他的山水画创作深受恩师李可染影响。
 +
 
 +
<p style="text-indent:2em;">'''“中国画家要有哲学家的头脑”
 +
'''
 +
<p style="text-indent:2em;">姚治华回忆,李可染对于中国画的基本功非常重视,刚进中央美院时,可染恩师便提出了四个“要”来修炼基本功,即“哲学家的头脑、科学家的毅力 诗人的感情和杂技家的本领”。
 +
 
 +
<p style="text-indent:2em;">所以,他在多年的创作和中国画教学中,非常注重这四者的融会贯通。
 +
 
 +
<p style="text-indent:2em;">姚治华认真地告诉记者,作为一名艺术家,必须具备一个内功和外功相结合的全面素养。中国画的美学包含在哲学范畴内,创作者认识问题应懂得辩证法,细致观察和看清事物的本质。
 +
 
 +
<p style="text-indent:2em;">“有些人在创作时标新立异,尽想着创新,把丑当美,对于中国画来说是不对的。”姚治华不无焦急地说。他认为,中国和西方不一样,中国从孔孟以来的哲学思想,是反映道德高尚为主。而西方则以奇特、裸露为美,学习中国画时需要辩证去看待这些问题。
 +
 
 +
<p style="text-indent:2em;">姚治华一直注重中国画基本功的培养和修炼,他觉得现在一些观点认为,中国画不像西方油画那样需要勤练基本功,可以凭感觉去画,那是完全错误的。
 +
 
 +
<p style="text-indent:2em;">他进而徐徐道来:“ 中国 画讲究天人合一,黑与 、疏与密的创作规律,也就是哲学上所说的‘疏可跑马,密不透风’。”姚治华边画着一张册页小画边和记者讲解,你看这画上的马,寥寥几笔却各有不同,虽然自己没有亲历草原,但多次的写生观察早已把马的各种情态烂熟于心,根据多年内功积累和创作时的感觉,才能逐渐画出意境,抓住画的灵魂。
 +
 
 +
<p style="text-indent:2em;">“好的艺术家其实都有一颗哲学家的头脑,我退休后去过多个西方美术馆,看到无论是现代派和印象派绘画,无论是凡·高还是莫奈,他们都是一个哲学家在作画。”姚治华说。
 +
 
 +
<p style="text-indent:2em;">退休后的姚治华,尽管已是八十岁的高龄,依然不时去写生,功课甚至做到国外,寻找新的灵感,也喜欢和曾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教新闻专业的夫人谈论天下大事。在画画之余,他还经常涉猎别的艺术门类。“比如我去看芭蕾舞,西方的形体艺术所带来的动态之美,会激发我新的创作灵感。我没有刻意去融合,但西方各种艺术对于中国画创作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他说。
 +
 
 +
<p style="text-indent:2em;">'''“无法之法,是为至法”'''
 +
 
 +
<p style="text-indent:2em;">姚志华清晰地记得恩师李可染所言:“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他说,画画除了内功的修炼,方法、技术的修为也非常重要。
 +
 
 +
<p style="text-indent:2em;">“要练出胆量,熟练了,才不怕。比如前几天上合组织第十二次峰会演出上,杂技演员上演的空轴,非纯熟则不能。”他认为,中国的戏曲、舞蹈、绘画等艺术的技法得讲究一个循序渐“熟”的过程,最终到达“无法”的境界,“无法之法,是为至法”。
 +
 
 +
<p style="text-indent:2em;">所以说,中国画的创作,其灵魂便是内功和外功的有机结合,要用“魂”去抓住人、打动人、吸引 。姚治华感慨:“依意作画,万幅画万个样。依法作画,万幅画一个样。”他谦虚地表示,自己虽然画了那么多年的画,但还是没有像李可染、叶浅予、蒋兆和等名师那样形成自己的风格。
 +
 
 +
<p style="text-indent:2em;">“先抓住画画的魂吧,尽量做到胸中有丘壑。通过创作去提取精华,表达我对于自然界万 的认识和感受。如是足矣。”姚治华这样总结自己。
 +
 
 +
<p style="text-indent:2em;">'''“死练中国画最多成画匠”'''
 +
 
 +
<p style="text-indent:2em;">姚治华把生活看做自己作画安身立命的根本,他认为,任何艺术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是无本之源。中国画和西方绘画有所区别,需要去大量的名山大川写生再创作。
 +
 
 +
<p style="text-indent:2em;">“没有生活就没有艺术。艺术不是魔术,不能单单凭借巧合、单纯模仿自然现象。要经过画家认识和提炼,要集中、典型、提高生活,这才是画家的本领。”姚治华感慨。
 +
 
 +
<p style="text-indent:2em;">他告诉记者,在生活中画梅、兰、竹、菊的比比皆是,可是最后能成气候的为什么就不多?“艺”在“术”之前,艺术不等于是技术,“艺”是修养、内功,画家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程度和内在修为,术才是纯熟的技术,两者结合好才能画好画。
 +
 
 +
<p style="text-indent:2em;">“现在有不少画家在走极端,只知道死练画,最多成为故宫里那些临摹古画的匠人,一辈子成不了大家!”姚治华掷地有声地说。
 +
 
 +
<p style="text-indent:2em;">姚治华对他的弟子就很注重“艺”和“术”的结合,从生活中寻找灵感。比如最近,他的弟子,十年里游历三峡700多次的“画三峡专家”郑碎孟就补景完成了2001年6月,秦岭云、姚治华合画李白的“三峡早发白帝城”诗意 作。
 +
 
 +
<p style="text-indent:2em;">'''“我的画作从不直接进拍卖市场”'''
 +
 
 +
  <p style="text-indent:2em;">姚治华 很多老一辈的画家有所接触,深刻体悟到他们的信念。关于中国画的未来,他认为,一定要在中国画传统基础上发展,决不能脱离。“学习传统,就像春蚕抽丝,绕进去成了里面,有的人进去就成了蛹,有的变成飞蛾,对传统,要咬出来。”他说。
 +
 
 +
<p style="text-indent:2em;">姚治华用李可染先生的话来解释,学习传统和自我创新之间应该是“最大功力打进去,最大功力打出来”。学习理解中国画的传统,不要被传统所束缚,要在传统基础上有所创造,才有出息。学习西方很重要,但中国画一定要是自己的血液,血型不能变。要汲取各方营养变为自己的血液,但不能混血。
 +
 
 +
<p style="text-indent:2em;">经过多年市场磨炼,姚治华的作品从不与任何拍卖公司合作,也没有团队运营。1997年,他邀请赵朴初、关 月等22位当代名家一同创作的画作《和平颂》,则拍出过5000万元的高价。
 +
 
 +
<p style="text-indent:2em;">姚治华叹了一口气,意味深长地说:“我不在意今天我的画能卖多少钱,有多少市场和多少人来关注。我的画作从不直接进拍卖市场。有的画家,通过一些炒作方式,把 作提高到一定价格,当随着时间流逝和市场检验,慢慢就会下来的 ”他露出了一个红润光泽的笑容:“到那时候,可就不好看咯。”<ref>[https://yaozhihua.artron.net/news_detail_888353]【动态】姚治华:中国画发展不能靠价格炒作 </ref>
 +
 
 +
 
 +
=='''视频'''==
 +
 
 +
{{#iDisplay: k0504cipwzt|480|360|qq}}
 +
== '''参考文献''' ==
 +
 
 +
{{Reflist}}

於 2019年3月1日 (五) 16:56 的修訂



生平簡介

姚治華,1932年9月2日出生,湖北孝感市人。1949年7月入中原大學。1952年結業於中南文藝學院美術系。先後在《湖北文藝》任美術編輯、湖北省文聯美術創作室任創作員、湖北省群眾藝術館任輔導員。1961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曾受教於李可染葉淺予蔣兆和李苦禪等名師。

畢業後留校任教。曾先後任助教、講師、副教授、國畫系副主任、教授等職。現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曾兼任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校長一職長達十年之久,並曾兼任中國美術藝術家協會主席、中華英才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延安魯藝美術學院校友會美術委員會主任、黃山寫生畫院院長、北京中外民間文化藝術交流促進會會長等職。

被有關機構聘為《聯合國新聞》諮詢委員,英國劍橋國際名人傳記中心諮詢委員,美國傳記協會顧問委員會研究會研究員,美國國際大學名譽博士。

多次參加社會助殘、抗震救災和支農等書畫捐贈慈善活動,被中華慈善總會聘為「慈善大使」,被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評為「中華名人支持三農功勳人物」。

姚治華擅長中國人物畫和山水畫。他曾在國內多處舉辦個人畫展。曾5次赴日本,4次赴韓國,3次在法國,2次在美國、澳大利亞,以及肯尼亞等國家舉辦畫展並講學。先後赴法國、意大利、英國、德國和瑞典等歐洲16國進行藝術考察訪問。[1]

榮譽

1991年曾獲日本「國際和平文化寶鼎藝術大賞獎」。

1998年獲聯合國非政府組織國際和平藝術展「國際文化學術獎」。

1999年5月和10月,獲世界和平藝術大展「阿克特米」大獎及「世界名人最高獎」。

2000年又獲該組織頒發的「最高學院獎」。

英國劍橋國際名人傳記中心還給他頒發了「20世紀傑出成就獎」,並收入該組織撰寫的《國際名人傳記辭典》。

還入選了《世界名人錄中國卷》、《世界華人藝術家成就博覽大典》、《世界當代書畫篆刻家大辭典》等典籍。[2]

作品

姚治華的一些優秀作品被中南海、天安門城樓、毛主席紀念堂、人民大會堂、中國美術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國革命博物館及國外一些藝術館收藏。他的畫曾作為國禮,由國家領導贈送給外國元首。

曾多次受到國家領導人的接見。他出版有《姚治華畫選》、《姚治華山水畫選》、《中國畫人物速寫》、《姚治華小品畫選》、《姚治華精品集》、《姚治華速寫》、《榮寶齋畫譜·姚治華繪山水畫》、《姚治華作品集》、《畫與詩》等著作和錄像光盤。

中央電視台等6家電視台還為其作品錄製了專題片5集。主編出版了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教材(由中央美院11位教授編寫)一套9本,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國畫教材21本。姚治華的中國畫意境深邃,神韻精緻,飽含激情。

他一向以情作畫。他滿懷深情,用畫筆描繪祖國的名山大川,刻畫黎民百姓奮發向上的精神面貌。他既不忘繼承中國畫的優良傳統,又注重吸收西畫的精髓,不斷追求創新,使其作品不落俗套和窠臼。

其作品創作形式與風格多姿多彩,一些作品既磅礴大氣,又清新優雅。他的人物畫形象生動,傳神入畫,筆力雄健;山水畫構圖新穎,筆墨酣暢,情景交融,表現了獨特的藝術意境。其作品廣受喜愛,被國內外有關人士多方收藏。[3]

姚治華:中國畫發展不能靠價格炒作

「藝」在「術」之前,藝術不等於是技術,「藝」是修養、內功,畫家需要具備一定的文化程度和內在修為,術才是純熟的技術,兩者結合好才能畫好畫。

近段時間,儘管世界經濟形勢並不樂觀,但藝術品投資中的中國畫卻如春梅獨秀,價格在春拍中屢創新高,一直延續到6月2日晚的保利春拍,已故國畫大師李可染根據毛澤東詩意創作的硃砂畫《萬山紅遍》,以2.9325億元刷新藝術家個人拍賣紀錄,成為今春單品成交價最高的中國藝術品。

一時間,李可染似乎成為現當代中國畫拍賣市場的風向標。李可染先生曾在中央美術學院任教多年,桃李眾多,姚治華是其中一個嫡傳弟子。他的山水畫創作深受恩師李可染影響。

「中國畫家要有哲學家的頭腦」

姚治華回憶,李可染對於中國畫的基本功非常重視,剛進中央美院時,可染恩師便提出了四個「要」來修煉基本功,即「哲學家的頭腦、科學家的毅力、詩人的感情和雜技家的本領」。

所以,他在多年的創作和中國畫教學中,非常注重這四者的融會貫通。

姚治華認真地告訴記者,作為一名藝術家,必須具備一個內功和外功相結合的全面素養。中國畫的美學包含在哲學範疇內,創作者認識問題應懂得辯證法,細緻觀察和看清事物的本質。

「有些人在創作時標新立異,盡想着創新,把丑當美,對於中國畫來說是不對的。」姚治華不無焦急地說。他認為,中國和西方不一樣,中國從孔孟以來的哲學思想,是反映道德高尚為主。而西方則以奇特、裸露為美,學習中國畫時需要辯證去看待這些問題。

姚治華一直注重中國畫基本功的培養和修煉,他覺得現在一些觀點認為,中國畫不像西方油畫那樣需要勤練基本功,可以憑感覺去畫,那是完全錯誤的。

他進而徐徐道來:「中國畫講究天人合一,黑與白、疏與密的創作規律,也就是哲學上所說的『疏可跑馬,密不透風』。」姚治華邊畫着一張冊頁小畫邊和記者講解,你看這畫上的馬,寥寥幾筆卻各有不同,雖然自己沒有親歷草原,但多次的寫生觀察早已把馬的各種情態爛熟於心,根據多年內功積累和創作時的感覺,才能逐漸畫出意境,抓住畫的靈魂。

「好的藝術家其實都有一顆哲學家的頭腦,我退休後去過多個西方美術館,看到無論是現代派和印象派繪畫,無論是凡·高還是莫奈,他們都是一個哲學家在作畫。」姚治華說。

退休後的姚治華,儘管已是八十歲的高齡,依然不時去寫生,功課甚至做到國外,尋找新的靈感,也喜歡和曾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教新聞專業的夫人談論天下大事。在畫畫之餘,他還經常涉獵別的藝術門類。「比如我去看芭蕾舞,西方的形體藝術所帶來的動態之美,會激發我新的創作靈感。我沒有刻意去融合,但西方各種藝術對於中國畫創作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他說。

「無法之法,是為至法」

姚志華清晰地記得恩師李可染所言:「可貴者膽,所要者魂。」他說,畫畫除了內功的修煉,方法、技術的修為也非常重要。

「要練出膽量,熟練了,才不怕。比如前幾天上合組織第十二次峰會演出上,雜技演員上演的空軸,非純熟則不能。」他認為,中國的戲曲、舞蹈、繪畫等藝術的技法得講究一個循序漸「熟」的過程,最終到達「無法」的境界,「無法之法,是為至法」。

所以說,中國畫的創作,其靈魂便是內功和外功的有機結合,要用「魂」去抓住人、打動人、吸引人。姚治華感慨:「依意作畫,萬幅畫萬個樣。依法作畫,萬幅畫一個樣。」他謙虛地表示,自己雖然畫了那麼多年的畫,但還是沒有像李可染、葉淺予、蔣兆和等名師那樣形成自己的風格。

「先抓住畫畫的魂吧,儘量做到胸中有丘壑。通過創作去提取精華,表達我對於自然界萬物的認識和感受。如是足矣。」姚治華這樣總結自己。

「死練中國畫最多成畫匠」

姚治華把生活看做自己作畫安身立命的根本,他認為,任何藝術來源於生活,沒有生活是無本之源。中國畫和西方繪畫有所區別,需要去大量的名山大川寫生再創作。

「沒有生活就沒有藝術。藝術不是魔術,不能單單憑藉巧合、單純模仿自然現象。要經過畫家認識和提煉,要集中、典型、提高生活,這才是畫家的本領。」姚治華感慨。

他告訴記者,在生活中畫梅、蘭、竹、菊的比比皆是,可是最後能成氣候的為什麼就不多?「藝」在「術」之前,藝術不等於是技術,「藝」是修養、內功,畫家需要具備一定的文化程度和內在修為,術才是純熟的技術,兩者結合好才能畫好畫。

「現在有不少畫家在走極端,只知道死練畫,最多成為故宮裡那些臨摹古畫的匠人,一輩子成不了大家!」姚治華擲地有聲地說。

姚治華對他的弟子就很注重「藝」和「術」的結合,從生活中尋找靈感。比如最近,他的弟子,十年裡遊歷三峽700多次的「畫三峽專家」鄭碎孟就補景完成了2001年6月,秦嶺雲、姚治華合畫李白的「三峽早發白帝城」詩意畫作。

「我的畫作從不直接進拍賣市場」   

姚治華和很多老一輩的畫家有所接觸,深刻體悟到他們的信念。關於中國畫的未來,他認為,一定要在中國畫傳統基礎上發展,決不能脫離。「學習傳統,就像春蠶抽絲,繞進去成了裡面,有的人進去就成了蛹,有的變成飛蛾,對傳統,要咬出來。」他說。

姚治華用李可染先生的話來解釋,學習傳統和自我創新之間應該是「最大功力打進去,最大功力打出來」。學習理解中國畫的傳統,不要被傳統所束縛,要在傳統基礎上有所創造,才有出息。學習西方很重要,但中國畫一定要是自己的血液,血型不能變。要汲取各方營養變為自己的血液,但不能混血。

經過多年市場磨鍊,姚治華的作品從不與任何拍賣公司合作,也沒有團隊運營。1997年,他邀請趙朴初、關山月等22位當代名家一同創作的畫作《和平頌》,則拍出過5000萬元的高價。

姚治華嘆了一口氣,意味深長地說:「我不在意今天我的畫能賣多少錢,有多少市場和多少人來關注。我的畫作從不直接進拍賣市場。有的畫家,通過一些炒作方式,把畫作提高到一定價格,當隨着時間流逝和市場檢驗,慢慢就會下來的。」他露出了一個紅潤光澤的笑容:「到那時候,可就不好看咯。」[4]

視頻

參考文獻

  1. [1]姚治華
  2. [2]姚治華
  3. [3]姚治華
  4. [4]【動態】姚治華:中國畫發展不能靠價格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