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妙阔法师

妙阔法师

中文名称;妙阔法师

名;玉堂

俗家姓;魏

号;妙阔

妙阔法师俗家姓魏,名玉堂,出家后法名慧福,号妙阔山西五台县人,清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年)出生。妙阔幼年家贫,父母早亡,自幼寄养于舅父家中。十馀岁时,舅父曾送他到五台县城做了三年学徒,十五岁始返乡入私塾受启蒙教育,继续传统功课四书五经。

二十岁时因病辍学,病中几度濒危,感悟到人生无常,世事如幻,因而有离俗出家的念头。病愈后投入山西赵城广胜寺落发出家。广胜寺是千年古刹,民国二十一(一九三二年)、二(一九三三年)年间,范成法师在山西寻访得的金代《大藏经》,就是在此广胜寺发现的。[1]

目录

大兴善寺

大兴善寺,位于陕西西安市南郊,也略称为兴善寺。隋文帝开皇年间,帝於长安东南兴建新城(大兴城),於遵善坊左侧建立寺院,初称遵善寺。遵善寺规模宏大、堂塔雄壮,堪称隋唐时代长安第一。当时四方学僧云集,寺运昌盛。开皇末年,印度沙门 那崛多、达摩笈多等先后来长安,住此传授密宗。唐中宗神龙、景龙年间(西元七○五~七○九年),一度称为酆国寺,后来又易名大兴善寺。

据传号称开元三大士的印度高僧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三人,亦曾驻锡此处译出密宗经典,本寺为当时长安的三大译经场之一。天宝十五年(七五六年)五月,不空在此举行息灾法会,并设一灌顶道场与戒坛,此后遂与青龙寺并称为密教的中心道场,日僧圆仁圆珍等人即於本寺受传密教。会昌法难后一度荒废,至明代再度兴起,至清季末叶又逐渐冷落。民国初年(一九一二年),出身於上海华严大学的妙阔法师,受请出任住持,后来还承太虚大师之命,在大兴善寺开办世界佛学苑巴利三藏学院,大兴善寺又成为佛教人士注目的名刹。

个人经历

参学

妙阔出家之后,初在寺中礼佛诵经,学习佛门仪轨。翌年赴山西宁武县小法华寺,依清莲法师受具足戒,时为光绪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年)。圆戒之后,妙阔初在雁门关镇业寺参学,继而到怀柔红螺山资福寺挂褡。红螺山是莲宗十二祖彻悟大师所创的净土道场,妙阔在此一住数年,除修学念佛法门外,并研究慈恩宗法相唯识经典,于六经十一论多所研读,而领悟颇深。

光绪三十二年(一九○六年),妙阔南下参访,先在扬州高旻寺任班首两年,宣统年间入南京僧师范学堂受学。宣统三年(一九一一年)辛亥起义,革命军攻南京,僧师范学堂受战争影响停办。民国二年(一九一三年)到上海,考入上哈同花园的华严大学,依月霞应慈二法师学习贤首宗义。民国三年(一九一四年)华严大学迁到杭州海潮寺上课,妙阔於民国五年(一九一六年)在海潮寺毕业。此后他仍在江南参访名山大刹,聆听耆宿大德开示。[2]

创办华严大学

民国十年(一九二一年),妙阔法师的华严大学同学了尘戒尘二师,在汉口九莲寺内创办「华严大学」,是年招收学生一班开学上课,请妙阔法师到汉口华严大学授课。在武汉期间,与时在武汉讲经的太虚法师相识,二人一见如故,相契颇深。民国十一年(一九二二年)夏初,陕西佛教界派李桐轩居士赴汉口,礼请太虚法师陕西弘法,太虚法师时正忙於创办武昌佛学院,不克分身,遂推妙阔法师代劳。妙阔法师千里赴陕,到达西安,在陕西佛教会宣讲《大乘起信论》,开近代外省法师在西安弘法之先例。

讲经圆满后,以陕西佛教界护法居士康寄遥路禾父等之挽留,恳请他留在西安弘化,并聘请他为西安大兴善寺住持。妙阔法师於晋山升座后,在西安佛教善信护持支持下,重修殿宇,再整寺院,复在该寺宣讲《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楞伽经》等大乘经论,使此千年名刹,恢复为弘法道场。

参加中国佛学会

民国十七年(一九二八年)七月,太虚大师南京毗卢寺成立中国佛学会,妙阔法师代表陕西佛教界赴南京参加成立大会,会中议决成立「佛教工作僧众训练班」,太虚法师请妙师留在南京,於僧众\\训练班任教。后来训练班结束,上海纯保和尚,请妙阔法师到浦东三林塘寺讲《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这时在上海法藏寺的白圣法师,特别到浦东亲近妙阔老法师。

他住在浦东海会寺,每天到三林塘寺听课。后来他有一段追念妙老的文字,称∶「我在浦东住海会寺住了几个月,专心研究,多少也得了一点。我觉得此老(指妙阔法师)『明心不明口』。一肚子唯识学说,但无善巧的辩才,不能和盘托出,使听众得不到受用。有人批评他是『鸡蛋装在茶壶──有化(话)倒(道)不出。』这当然是偏见,不可认以为真。妙老也说过,在当今对唯识学有研究的人不多,而且这门学问体系周严,内容宏博,也不是容易研究的。他自己研究唯识已有几十年的功夫,论起成就来也不过如此。岂是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能够知其梗概的?」

回到陕西

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年)夏,陕西佛教界促请妙阔老法师回陕西,他回到西安,先后在陕西佛化社、第一师范学校等处讲经弘法。是年十二月,老法师应慈恩寺之聘移住慈恩寺,担任慈恩宗副宗长及慈恩佛学院教学部主任,学生毕业后又回到大兴善寺。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日寇发动侵华战争,老法师发表抗日声明,谴责日寇侵华罪行,呼吁人民和僧伽应积极参加抗战。在八年抗倭战争期间,老法师曾多次举行过护国息灾法会等佛事活动,祈祷抗倭战争胜利,追悼阵亡将士和死难同胞。

妙阔与续明

抗倭战争的第三年,在北平(今北京)广济寺弘慈佛学院毕业的续明法师,离开北平到大后方参学,他先行脚到开封,在铁塔寺住了一段时间,翌年离开铁塔寺间关西行,通过了中日作战的三不管地带,经洛阳到了西安。他到大兴善寺挂单,谒见妙阔老和尚。妙老与续明一见投缘,留他在寺中住了几个月,为他讲解《唯识大意》,也为他传法授记,立为法嗣。续明在兴善寺住了几个月,然后西行到四川去。

成立"世界佛学苑巴利三藏院"

民国三十年(一九四一年),太虚大师陕西大护法康寄遥居士和大兴善寺的妙阔法师,在大兴善寺成立「世界佛学苑巴利三藏院」,自任院长,由妙阔法师担任副院长,实际负责院务。同年,妙阔老法师又当选陕西省佛教会理事长。日寇侵华战败无条件投降,我国抗战胜利后,老法师到终南山圆光寺闭关三年。一九五○后,老法师仍热心於佛教事务,并且带头在大兴善寺实行农禅并举。他曾被选为陕西省人民代表和省政协委员,及中国佛教协会理事。

圆寂

一九六○年冬,妙阔老法师因病圆寂於长安香积寺,世寿八十二岁,戒腊六十二夏。老法师品德高洁,道行颇深,为四众敬仰。他不仅精通诸宗,讲经弘法,而且多才多艺,善文工诗。他的诗,风格平易浑厚,充满禅机,例如《辛未九月同太虚法师、康寄遥居士等游兴善寺》一诗云∶

持锡樊川万里流,光阴瞬息已三秋;

呼童不见髡髦相,补衲频添野老愁。

洞石无言忘彼我,塔铃传语唤归休;

若非蹴踏来龙象,虽是有缘难再游。

老法师生前著有《因明疏钞》一书行世,其他有关唯识宗的著作,於文化大革命期间均散佚无存。

参考资料

  1. 兴教寺历任住持高僧小传 , 新浪网 2020-05-26
  2. 妙阔法师 , 佛旅网 201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