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天井山龙王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天井山龙王庙为国家A级旅游景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天井山龙王庙位于即墨市龙山街道。年代为清至中华民国。2013年,天井山龙王庙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山东即墨天井山龙王庙位于即墨城区东5公里的龙山街道留村镇大村南的天井山山顶,天井山因山顶有一深井,据传井中栖龙,故名龙山。海拔81米,系崂山余脉。北宋乐史编著的《太平环宇记》记载:“天井山在县东十三里,周回二里,顶上有井,水味甘美,因名天井”。明代学者周如锦就曾感叹过:“凡天下名山五千三百七十计,不及于天井,天井者山巅有井,以栖小龙。”《崂山续志》载:“四隅廉峻方似削,若人工修剔而无斧凿痕,故曰天井”。天井深14.8米,是远古年代火山爆发导致地壳变动而形成的自然景观,井内常年水旺不涸,清澈甘润[1]

基本情况

天井山是一座充满神话色彩的名山。它的出名要归功于一条名为秃尾巴老李的黑龙,几百年来关于这条神龙降雨救灾、为百姓铲除奸恶的传说在即墨地区流传着。2006年12月,秃尾巴老李的传说被山东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即墨、文登、莒县及诸城所共有,2008年6月又被选定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天井山有被称为“天井”的天然深井、始建于南宋的龙王庙、慈禧太后亲书的“泽周壮武”匾额光绪皇帝敕封的“九江王”圣旨、御赐灯笼一对、历代关于李龙王的诗文碑刻,现存明清以来地方官员所刻的、铜质求雨龙牌63面。是关于秃尾巴老李这一民间传说文化遗存和史料保留最多的地方之一,其中求雨龙牌已成为民俗文化研究的重要文物,为国内仅有。

据史载,明清以来就盛行“取龙牌”祈雨[2],且遍及燕赵而达-、辽东。清朝同治、光绪年间,曾两次从龙山取龙牌,结果“甘霖立沛”,慈禧太后亲书“泽周壮武”匾额,光绪皇帝敕封其为“九江王”。每年阴历六月十三是秃尾巴老李诞辰,当地举行盛大庙会,从明朝至今而不衰。

天井山龙王庙,传说始建于南宋初年,嘉靖六年重修。1992年,留村镇政府重修天井山龙王庙,总建筑面积1300余平方米,其建筑古朴典雅,飞檐斗拱。2003年被评定为国家A级旅游景区点。

视频

天井山龙王庙 相关视频

大美中国之山东即墨景色篇
历史记录篇——龙王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