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大观社区迫迁事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观社区迫迁事件

图片来自udn

大观社区迫迁事件,简称大观事件,是指从2016年8月至2019年3月期间,在中华民国台湾新北市板桥区大观社区发生的迫迁事件。最早在2010年,中华民国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向大观社区居民提起民事诉讼,最后居民全部败诉。2016年,大观社区居民成立“大观事件自救会”,开始进行组织抗争、与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协商,并提出“原地安置”等诉求。

2017年4月,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展开两波强制拆迁行动。大观事件自救会先是在4月26日突袭占领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并在5月4日阻挡行政院院长林全的座车。同年9月,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提出“荣誉国民之家”、“社会住宅”、“包租代管”等安置方案。随后,大观事件自救会呼吁中华民国总统蔡英文出面解决争议。

到了2018年4月7日,蔡英文表示,期待有最好的处理。但2018年5月4日,大观事件自救会与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的协调会破局。2019年3月4日,大观社区居民收到将在3月18日起全面拆迁的通知。2019年3月15日,大观社区居民与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达成共识,同意全部搬迁,但仍持续抗争,希望政府能提供妥善的长期安置方案。

历史

非列管眷村

大观社区的土地原本属于林本源家族[1]。早在1956年,由宋美龄成立的中华民国妇女联合会为了安置中华民国国军眷属、荣誉国民,在台北县板桥镇浮洲兴建起台湾第一个眷村妇联一村”,这也是往后浮洲发展的基础。而在该眷村中,透过招商投资所设置的福利中心,便是大观社区的前身。1963年,超级强烈台风葛乐礼侵袭台湾,造成的水患严重摧毁“妇联一村”、“妇联二村”,中华民国妇女联合会将“妇联一村”住户撤迁到内湖区中和区等地的其他眷村,但并没有迁走福利中心的居民,该聚落居民便留在原地重建家园。

1966年,在居民不知情的情况下,大观社区的土地被登记为“国有土地”,并交给陆军总司令部管理。1968年,台北市政府在大观路二段设立板桥荣誉国民之家[2];1982年,板桥荣誉国民之家改由中华民国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管理。1974年,板桥荣誉国民之家正式接管土地后,并未对居民有任何处置。在1985年大观路拓宽时,在经过板桥荣誉国民之家给予许可后,居民退后2公尺重建房屋,同时获得台北县政府的建物征收补偿。1993年,居民开始提出承购土地的申请。

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板桥荣誉国民之家对此召开“处理私人使用国有公用土地协调会”,认为居民可以提出1974年以前的水电、居住证明,理论上申购并没有问题。随后板桥荣誉国民之家要求居民提供水电证明,作为后续向财政部国有财产署办理现状移交承租、承购的依据。但居民积极配合提交证明文件后,在板桥荣誉国民之家的疏失下遭到遗漏,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因而没有继续办理。

诉讼定谳

早在2000年,中华民国财政部订定颁布《各机关经管国有公用被占用不动产处理原则》,其中赋予政府得以动用民事诉讼排除居民的法源依据,这导致华光社区、大观社区和绍兴社区皆被控告。2002年,台北县政府通过板桥市浮洲地区都市计画,将大观社区所在的土地划为社会福利措施用地。而由于国有土地政策的转变,大观社区当地居民便成为“恶意侵占户”。

2010年开始,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板桥荣誉国民之家将社区居民分为六批,开始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大观社区拆除房屋、归还土地、返还5年不当所得。2014年,法院诉讼定谳,裁定大观社区的居民全部败诉。2016年5月,荣誉国民之家强制执行收取不当得利罚锾,平均每户须赔新台币40万元。同年9月,荣誉国民之家陆续寄出公告,要求居民在10月7日之前自行拆屋还地。

最初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并无提出安置方案,但在遭遇组织抗争后,先后提出入住荣誉国民之家、派人发放青年住宅传单等。而在2017年9月26日,为了安置大观社区拆迁户,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提供“荣誉国民之家”、“社会住宅”、“包租代管”等数种安置拆迁户的方案,但仍有疑虑的大观社区居民则是持保留态度。

长期抗争

早期协商

2016年,大观社区的居民组成“大观事件自救会”,开始与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协商。大观事件自救会后续提出原地续住、去除不当得利污名、及检讨国土活化相关政策法律,并要求落实非正规住居的居住权保障。9月25日,全台湾超过60个反迫迁自救会在凯达格兰大道集会。这些反迫迁团体原本预计前往中华民国总统蔡英文的私人住宅游行,不过总统府副秘书长姚人多在游行前便积极各个自救会间拜访和协调,最后成功更改地点至凯达格兰大道。

与此同时,中华民国内政部则规划在11月正式实施土地征收的听证制度。10月7日,由于大观社区到达自拆的最后期限,反迫迁连线前往中华民国财政部陈情,诉求停止拆迁争议案件[3][4]。10月13日,对于大观社区拆除问题,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文忠承诺“保持沟通”。隔日,荣誉国民之家暂缓大观社区的拆除。12月12日,由于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私底下仍有许多动作,大观社区居民前往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抗议,要求停止一切拆除行政程序。

2017年4月10日,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针对同意户拆除的点交户,展开第一波大观社区强制拆除行动。由于不同意户房舍受损,双方在现场发生冲突,并有12名声援学生受伤。4月17日,大观事件自救会与居民前往行政院抗议,以鸡蛋丢掷多名官员头像,指控执法过当、及要求检讨暴力迫迁。而当行政院外交国防法务处处长谭宗保接受陈情时,并无法回答相关进度。4月20日,在大观事件自救会与居民举办仪式后,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仍强制拆出3户。而在拆除作业期间,警方以“管束”方式限制声援者数个小时。

抗争升级

4月26日,对于大观社区面临全面强迫拆迁,大观事件自救会突袭占领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并进入里面喷漆抗议,要求主任委员李翔宙出面回应居民协商诉求。但这次突袭并未有首长出面,最后大观事件自救会遭到警方强制清场。5月3日,大观事件自救会前往民主进步党中央党部,并质问姚人多的承诺。5月4日,大观事件自救会与抗议民众包围阻挡行政院院长林全的座车车队,抗议社区面临强迫拆迁的危机。大观事件自救会希望林全关注此事,并呼吁行政院介入迫迁争议。而在遭到警方排除后,大观事件自救会一度转往行政院,行政院则期盼理性民众理性表达诉求。

5月11日,大观事件自救会前往民主进步党中央党部,表演行动剧抗议打压。5月13日,被要求迫迁的大观社区住户与反迫迁声援者拖拉著房屋道具苦行,从民主进步党中央党部游行前往总统府,并在凯达格兰大道上以碎砖排列成“厝”字。其要求蔡英文政府停止拆迁大观社区,并呼吁政府去除历史错误。5月22日,大观事件自救会与居民前往监察院陈情,要求彻底调查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的行政疏失[5]

6月7日,因应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正式向法院声请拆迁强制执行,大观事件自救会前往总统府陈情抗议,但随后遭到驱离。6月29日,面临迫迁的大观社区居民向总统府丢掷警报器,要求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扩大安置来保障居住权。7月17日,大观事件自救会前往行政院抗议,要求妥善安置,并朝门口丢掷烟雾弹。7月26日,大观社区迫迁住户前往新北市政府大楼,要求新北市政府提出安置方案;社会局城乡发展局分别派出官员回应。

未获回应

9月8日,趁著赖清德接任行政院院长,多个反迫迁团体和居民前往行政院外抗议,要求赖清德内阁暂缓台南市区铁路地下化计画和大观社区案,否则将全面抗争。9月17日,大观事件自救会、反台南铁路东移全线自救联合会等多个民间反迫迁团体和居民,前往民主进步党中央党部门口抗议,并举办“超渡法会”、焚烧冥纸,要求赖清德停止各地迫迁案件。9月26日,对于大观社区强制拆迁案,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召开说明会,并且提出安置方案,但仍有疑虑大观社区居民期盼各户困境能被重视,双方未能达成共识。

10月19日,大观事件自救会再度前往行政院抗议。11月8日,由于台湾新北地方法院预计在12月进行拆除前的“履勘”,大观社区居民前往民主进步党中央党部抗议。11月12日,大观事件自救会等团体举办该年度秋斗,提出劳工、移民与移工、教育、迫迁等四大议题,并游行至凯达格兰大道,表达被政府压迫的愤怒[6]。11月21日,大观事件自救会夜宿民主进步党中央党部,希望出席中央常务委员会的蔡英文能出面解决。隔日,大观事件自救会先是突袭总统官邸,但在总统官邸前遭到驱离;随后亦有100多名警力包围大观社区居民,阻挡其与蔡英文对话,并且无法顺利阻挡总统车队。

12月1日,由于即将面临强拆,大观事件自救会前往行政院院长赖清德的官邸张贴“协寻赖清德”海报、泼漆抗议,要求暂缓拆除,并且爆发冲突。随后戒备中的警方予以驱离,并有1名女子送医、2名员警受轻伤。12月6日,大观事件自救会动员居民坚守阻挡台湾新北地方法院进行履勘,随后庭长张紫能态度转变,并亲自出面协调沟通,最终其确定暂缓不执行拆除前的履勘作业,并承诺促成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召开协商会议。12月31日,大观事件自救会等反迫迁团体前往总统府前,针对元旦升旗典礼舞台泼漆,随后4人遭警方裁罚。

协调失败

2018年1月24日清晨,板桥荣誉国民之家拆除大观社区3个同意点交户的空屋,大观事件自救会到场抗议并丢掷烟雾弹,并与员警爆发两波冲突。最终警方逮捕7名抗争者,还曾阻挡记者拍摄。3月8日,由于预计大观社区最快在4月面临强制拆除,大观事件自救会成员和居民在行政院前落发抗议,宣示拒绝强迫拆迁、及将发起更激烈的抗争。3月10日,大观事件自救会开始进行“防御堡垒”工程,宣示反迫迁的决心。3月24日,大观事件自救会与社区居民展开“恨行”苦行,批评国土活化政策,并呼吁蔡英文政府停止迫迁。

4月7日,蔡英文参加郑南榕的追思会,大观事件自救会的住户随后到场陈情抗议、反对迫迁[7],蔡英文则表示期待有最好的处理。4月16日,由于未有实质方案,大观事件自救会再度前往总统府外陈情抗议;但在协商7个小时后,总统府并未提供满意的回应,仅表示由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适当处理;大观事件自救会批评蔡英文的承诺没有诚意[8],并在总统府前与警方发生冲突。5月4日,在李文忠的主持下,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与大观事件自救会针对大观社区拆迁案举行最后一次协调会。但面对大观事件自救会所提出“原地安置”遭到拒绝,及李文忠一度失言向大观社区居民呛声,最后双方在协调会爆发激烈冲突。

7月27日,由于不满民主进步党举行张药房重建典礼,大观事件自救会等反迫迁团体再度前往内政部陈情抗议;同时,大观事件自救会还批评,民主进步党消费土地正义,特别是内政部部长徐国勇曾经表示大观社区并没有人权问题。7月30日,大观事件自救会前往台北市艋舺大道时报大楼大门外,要求出席《中国时报》“双北座谈会”的新北市市长参选人侯友宜就迫迁争议表态。8月2日,蔡英文参与国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揭碑仪式,但会场外的反迫迁团体遭警方以改道牌包围;大观事件自救会成员唐佐欣质疑,这是不是民主进步党对抗陈情抗议的态度;大观事件自救会与台湾土地正义行动联盟于会场外举办记者会,暗批民主进步党消费居住正义。8月4日,大观事件自救会与迫迁居民前往新北市市长参选人苏贞昌的造势活动抗议,随后遭警方限制人身自由3小时。

8月29日,当苏贞昌举行住宅政策会谈,大观事件自救会再度访问,并在场外抗议,要求新北市市长候选人正视居住权问题。8月30日,苏贞昌和侯友宜完成新北市市长参选登记,大观事件自救会在场外抗议,要求提出承诺。9月13日,反迫迁团体前往民主进步党中央党部集结抗议[9]。10月20日,大观事件自救会前往苏贞昌与赖清德造势晚会陈情,过程中与警方爆发冲突,1人被带到警局。10月29日,大观事件自救会和居民找上新北市市长候选人侯友宜,但双方未有交集。

同意搬迁

2018年九合一选举,中国国民党在直辖市长及县市长选举胜出,民主进步党惨败,赖清德内阁总辞。隔年1月14日,苏贞昌接任行政院院长,并举行交接典礼;各地反迫迁自救会等团体在行政院外抗议,呼吁面对土地正义。2月19日,大观事件自救会与住户前往新北市政府陈情,要求与侯友宜商讨原地安置方案,并批评新北市政府将责任推给中央部会[10]。3月4日,大观社区居民收到台湾新北地方法院公文,将在3月18日起全面拆除。3月6日,大观事件自救会与居民前往行政院,抗议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的作为,部分居民更下跪求情。由于行政院仅有冷淡回应且并未承诺诉求,大观事件自救会和警方发生推挤冲突。

3月11日,大观事件自救会前往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突袭喷漆抗议,并要求重启协商,但遭到警方清场;随后,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严厉谴责该行为。3月13日,针对大观社区尚未同意点交的50户,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文忠提出暂缓拆除的五项优惠方案,并呼吁大观社区用户签署拆迁同意书。

3月14日,大观事件自救会与居民展开反对迫迁的苦行行动,以“六步一跪”方式前往总统府,呼吁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重启协商并妥善安置。而在晚上7时,大观事件自救会和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再度协商。3月15日清晨,在经过9个小时的协商后,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与大观事件自救会达成共识。其中大观事件自救会和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双方签署六项协议,居民同意点交房屋[11],亦确定大观社区将被拆除。

4月25日、5月22日,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分别召开第二次及第三次安置协调会,皆无提供长期安置方案。5月24日,监察院发布调查报告,认为‘退辅会以“公法遁入私法”手段迫迁大观社区居民,有违两公约“适足居住权”意旨;监察院要求行政院,研议专法解决频仍迫迁争议,并督促该会检讨改进’。5月29日,大观事件自救会前往行政院抗议,要求行政院正视监察院调查报告,制定专法,提供大观社区居民长期安置方案。

6月2日,大观事件自救会举办《我们回家,回大观—拆除前最后晚会》。6月10日,大观事件自救会前往台北市金华街行政院院长官邸,要求苏贞昌出面协助大观社区居民长期安置,未获回应。

案件审理

遭到起诉

2017年6月27日,针对大观社区阻挡林全座车陈情案,台北市政府警察局大安分局以《中华民国刑法》“妨害公务罪”及“强制罪”控告10名抗议者,并送交台湾台北地方检察署侦办[12][13]。2018年2月14日,台湾台北地方检察署起诉先前阻挡林全座车离去的6人[14]。5月9日,随著强制拆迁即将执行,台湾台北地方法院第一次开庭审理[15]。7月4日,台湾台北地方法院再次就阻挡座车陈情案召开准备庭,大观事件自救会质疑政府透过司法打压[16],并重申原地安置的诉求[17]。10月18日,法院举行最后一次言词辩论,大观事件自救会并对法官提出呼吁[18]

执法暴力

2018年4月11日,由于台北市政府警察局多次强制驱离静坐、控告游行抗议者,大观事件自救会等各领域公民团体共同聚集在台北市市政大楼陈情抗议,批评台北市政府限缩公民集会游行权,且批评台北市市长柯文哲的四项原则逾越《集会游行法》的授权。2018年8月6日,对于举牌陈情却遭限制人身自由,大观事件自救会前往监察院陈情,批评警方滥权执法。10月21日,大观事件自救会等反迫迁团体前往台湾新北地方检察署陈情,并质疑台湾民主已经变质为“只许拥戴、不能抗议”[19]

参考文献

  1. 林靖豪. 枋桥西╱何地栖》大观路社区的故事:聚合. 焦点事件. 2016年10月12日 [2019年3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9月20日) (繁体中文). 
  2. 陈品存. 枋桥西╱何地栖》大观路社区的故事:离散. 焦点事件. 2016年10月12日 [2019年3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9月20日) (繁体中文). 
  3. 反迫迁联盟陈情 盼停止争议拆迁案. 公视新闻. 2016年10月7日 [2019年3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18日) (繁体中文). 
  4. 陈品存. 大观路社区死限到 财政部:检讨原则,个案无能为力. 焦点事件. 2016年10月7日 [2019年3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8月11日) (繁体中文). 
  5. 张智琦. 【大观迫迁】居民认退辅会有行政疏失 要求监院彻查. 苦劳网. 2017年5月22日 [2019年3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8月15日) (繁体中文). 
  6. 吴欣纭. 秋斗12日登场 凯道怒吼政府压迫. 中央通讯社. 2017年11月11日 [2019年3月14日] (繁体中文). 
  7. 陈淑敏. 言论自由日不自由?大观迫迁陈情未果. 公视新闻议题中心. 2018年4月23日 [2019年3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8月11日) (繁体中文). 
  8. 张智琦. 大观自救会再赴总统府陈情 耗八小时没结果 轰没诚意. 苦劳网. 2018年4月16日 [2019年3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2月22日) (繁体中文). 
  9. 蔡慧玲、吴嘉堡. 争土地正义 反迫迁团体集结民进党部抗议. 公视新闻. 2018年9月13日 [2019年3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8月12日) (繁体中文). 
  10. 杨鹃如. 大观自救会找侯友宜商讨原地安置 新北市府推给中央. 公民行动影音纪录资料库. 2019年2月19日 [2019年3月14日] (繁体中文). 
  11. 许诗恺. 强拆前三天 大观居民今无奈同意点交房屋. 公民行动影音纪录资料库. 2019年3月5日 [2019年3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5月19日) (繁体中文). 
  12. 许纯凤. 挡林全座车陈情 大观自救会十人遭侦办. PNN公视新闻议题中心. 2017年6月27日 [2019年3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8月5日) (繁体中文). 
  13. 杨鹃如. 大观社区挡林全陈情案 警方提告10人妨害公务. 公民行动影音纪录资料库. 2017年6月27日 [2019年3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9月30日) (繁体中文). 
  14. 王扬宇. 阻前行政院长林全座车离去 6人遭起诉. 中央通讯社. 2018年2月14日 [2019年3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8月12日) (繁体中文). 
  15. 王子豪. 大观迫迁》强拆当前 诉讼又起 抗争路漫长. 焦点事件. 2018年5月10日 [2019年3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月20日) (繁体中文). 
  16. 许诗恺. 林全挡车案二次开庭 大观自救会控政府司法打压. 公民行动影音纪录资料库. 2018年7月4日 [2019年3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0月30日) (繁体中文). 
  17. 刘芮菁. 大观挡车陈情案再开庭 自救会重申原地安置. PNN公视新闻议题中心. 2018年7月4日 [2019年3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8月12日) (繁体中文). 
  18. 洪与成. 林全挡车案最终言词辩论 大观自救会吁法院:莫当政府打手. 公民行动影音纪录资料库. 2018年10月18日 [2019年3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8月15日) (繁体中文). 
  19. 郭志荣. 大观反迫迁陈情 控诉民主已亡. 公视新闻议题中心. 2018年10月21日 [2019年3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6月19日) (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