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大节是中华思想文化术语。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系统,一是5500年前两河流域苏米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1],二是5000多年前尼罗河流域古埃及人创造的圣书字[2],三是3300年前中国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四是1500年前起源于中美洲的玛雅文字。其它文字都早已消亡,只有中国文字的发展未曾断裂,从商代一直传承至今,汉字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文字,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名词解释
行事的根本原则与节度。“大节”与“小节”相对,规定着不同身份的人所应担负的根本职责以及相应的行事法则,是人必须持守的节度。在日常的人伦生活中,人们虽有过错,但一般不会违背“大节”。而“大节”的失守,往往是由于禁受不住巨大的压力或诱惑。因此,持守“大节”是对人的严峻考验。
引例1
国之大节有五,女皆奸(ɡān)之:畏君之威,听其政,尊其贵,事其长,养其亲。五者所以为国也。 (《左传•昭公元年》) (国家有五条“大节”,你都触犯了:畏惧君主的权威,听从君主的政令,尊敬地位尊贵之人,侍奉长辈,赡养亲人。这五者都是治国的重要法则。)
引例2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论语•泰伯》) (曾子说:“可以托付给他幼小的孤儿,可以委托他执掌诸侯国的政令,面对‘大节’的考验而不会动摇。这种人是君子吗?是君子啊。”)
参考文献
- ↑ 楔形文字发现后,明明300年没人能看懂,后来为何突然被破译了?,搜狐,2022-10-03
- ↑ 啥是丁头字?圣书字?腓尼基创造了世界最早的字母?还是西奈体?,搜狐,2017-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