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大脑半球

大脑半球

大脑半球(cerebral hepIMC),端脑的两侧结构。两半球前后完全分开,中间由一束最大的连合纤维——胼胝体连接。表面是灰质,即大脑皮层,其隆起的部分为脑回,凹陷的部分称沟裂。背外侧面是由大脑外侧裂和中央沟等分成的额、顶、枕、颞等脑叶。最前端是额极,最后端是枕极。皮质下是厚的白质,即大据构成的路径及其联系,髓质纤维束可分为三类:投射纤维、半球内的联合纤维和半球间的连合纤维。

投射纤维是皮质与皮质下中枢的联络纤维,包括传导冲动到皮质的上行纤维束以及将冲动从皮质传到皮质下中枢的下行纤维束。上行纤维主要是丘脑放射、昕放射和视放射,下行纤维主要为锥体系和锥体外系。

目录

基本信息

  • 中文名;大脑半球
  • 外文名;pallium
  • 构成;内部的大脑核和外部的脑皮
  • 释义;大脑半球为脑的一部分

功能特点

大脑是人体的一个器官,它比世界上最高级的电脑还要复杂和充满奥秘。人脑重约3磅,它由两部分构成:左半脑和右半脑。这两个部分通过胼胝体相连接。胼胝体实际上是一束神经组织,负责协调左、右半脑的工作。它使两个半脑发生联系,使记忆和学习的传输活动得以实现。 功能分工

左脑和右脑的功能分工

运动原皮层分布在左、右半脑的顶部,在结构上呈两边对称。运动原皮层下面是感觉区,同样有两边对称的结构,负责接收和处理各种信息,这些信息来自皮肤、骨骼、关节、肌肉以及肢体的运动。这一区域有时也被称为触觉区。大脑的运动区和感觉区的分工,是很专门化的:每一个特定区域都负责控制身体某一特定部位,左半脑控制右手和右脚,而右半脑则控制体身的左侧。

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

大脑皮层的这两个区域的每一个部位都与身体的某一部分发生联系。身体的大多数器官和组织都在大脑皮层的相应部位得到显示。控制身体某一部分的大脑皮层相应区域的大小,与身体这一部分的实际大小无关,而与控制它所需的精密程度成正比。人脑用来控制脸和手的区域比较大,而控制肩、颈、、躯干等的区域相比较小。

枕叶位于后脑紧挨脑干的上方,是产生视觉的地方。尽管每个半脑都接收来自左、右两个视野的信息,但左眼发送更多的信息给右半脑,右眼则发送更多的信息给左半脑。每一只眼睛都有一个相对应的优势半脑。所谓优势半脑,是指对信息更多地作出反应或起支配反应的那个半脑。

以上为视觉传导路示意图。由视网膜输出的信息,通过视神经内的神经节细胞轴突,被传递到外侧膝状体神经核;大约各有一半的神经节细胞轴突交叉连接到大脑的对侧,这样来自左、右视野的视觉景象被投射到对侧半脑的外侧膝状体,然后再发送到这一侧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虽然每只耳朵受到的刺激被同时传递到大脑的两个半脑,但输入对侧半脑的信息通常更强些。简单说来,右耳接收的信息首先被发送到左半脑,然后才是右半脑。

如前所述,大脑并非完全对称。许多专门的功能性中枢似乎主要在大脑的这一半球,或者另一半球。说话中枢和听觉中枢在大脑左侧紧挨耳朵上方的部位(Broca区)。声音记忆区在听觉中枢的后面。

语言区(即Wernicke区)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在左半脑,但其实它在两个半脑中的任何一个都能形成[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