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安區是自貢市轄區。位於自貢市東北部。三面環抱自貢城區,東南與富順縣接壤,東北與內江東興區毗鄰,西北與威遠縣連接,西南與貢井區、沿灘區相接。全區總面積399平方千米。總人口46萬人(2012年)。轄4個街道、9個鎮、3個鄉:大安街街道、龍井街街道、馬衝口街街道、涼高山街街道、大山鋪鎮、團結鎮、三多寨鎮、何市鎮、新店鎮、新民鎮、回龍鎮、牛佛鎮、廟壩鎮、永嘉鄉、和平鄉、鳳凰鄉。區政府駐龍井街街道廣華路54號,距市政府2.5千米。
地處四川盆地淺丘,境內群丘起伏連綿。雨水充沛,年降水量1004.6毫米,年均溫17.8℃。有沱江、釜溪河、長灘河等河流。內昆鐵路、渝昆高速公路、206省道過境。有埋藏至今1.6億年的恐龍、硅化木化石[1]。燚海井、大山鋪恐龍化石遺址分別被列為國家級、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自貢市烈士陵園為全國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古蹟還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道觀寺,以及青蓮寺等。
歷史沿革
大安區原屬富順縣,1939年屬自貢市之轄。1949年12月中旬,成立自貢市第六、七、八、九區人民政府。1950年3月,六、七區合併改稱三區,八、九區改稱四、六區,同年5月撤銷六區併入三區。1953年1月,三區改稱大墳堡區人民政府,四區改稱一區公所;6月,撤銷一區公所,將所轄城鄉分別劃入大墳堡區與郊區,大墳堡區所轄的農村也劃歸郊區管轄。
1955年2月,大墳堡區人民政府改稱大墳堡區人民委員會。1955年8月,大墳堡區更名為大安區。1957年1月,撤銷大安區建制,併入自流井區。1959年1月,以大安鹽廠為中心,劃出原大安區管轄範圍的部分街道居委會和農業生產大隊成立大安人民公社。1960年5月,張家壩公社併入,同時從郊區劃入三個公社歸大安公社管轄。1961年7月,恢復大安區建制,與自流井區分開。
1996年,大安區面積254.5平方千米,人口32.5萬人。轄4個街道、6個鎮、8個鄉:龍井街道、大安街道、馬衝口街道、涼高山街道、新店鎮、何市鎮、三多寨鎮、團結鎮、勝利鎮、大山鋪鎮、鳳凰鄉、紅旗鄉、和平鄉、新民鄉、新勝鄉、鴛鴦鄉、永和鄉、永嘉鄉。區政府駐龍井街廣華路。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2],大安區常住總人口358977人,其中:大安街道24697人,龍井街道34532人,馬衝口街道28197人,涼高山街道15082人,大山鋪鎮23682人,勝利鎮13101人,團結鎮14495人,三多寨鎮16242人,何市鎮23693人,新店鎮17774人,新民鄉17087人,新勝鄉13969人,鴛鴦鄉11544人,永和鄉12260人,永嘉鄉12826人,和平鄉15864人,紅旗鄉5397人,鳳凰鄉18679人,丹桂虛擬街道39856人。
2004年,大安區轄4個街道(大安街、龍井街、馬衝口街、涼高山街)、6個鎮(何市、大山鋪、新店、團結、三多寨、新民)、4個鄉(鳳凰、紅旗、和平、永嘉)。
2005年6月15日,國務院(國函[2005]52號)批覆同意調整自貢市部分行政區劃:將大安區的紅旗鄉劃歸自流井區管轄;將富順縣的廟壩鎮、牛佛鎮、回龍鎮劃歸大安區管轄。調整後,大安區總面積398.81平方千米,總人口442661人。(另一數據:全區戶籍總人口44.30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8.41萬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大安區常住總人口382245人,其中:大安街道23650人,龍井街道37399人,馬衝口街道22696人,涼高山街道11226人,大山鋪鎮31356人,團結鎮12243人,三多寨鎮23159人,何市鎮27972人,新店鎮12686人,新民鎮25936人,牛佛鎮47719人,廟壩鎮15685人,回龍鎮26342人,永嘉鄉8989人,和平鄉16578人,鳳凰鄉38609人。
視頻
大安區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古樹化石-硅化木 ,搜狐,2019-03-27
- ↑ 歷史上的人口普查,你都知道嗎?,搜狐,20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