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大同古镇

大同古镇

中文名;大同古镇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贵州省遵义市赤水市

著名景点;古街、古码头、古井等

风俗习惯;唱歌、跳舞、吹芦笙等

大同古镇位于贵州遵义赤水市赤水河畔,贵州省遵义市明末、清初的川黔边境内由旱路而来的各种土特产、生熟药材均在此交货转,木材竹筏浮江东北重镇。

距丙安古镇18公里,古街、古码头、古井里,是一个经历昔日的繁荣而衰败了的码头。[1]

目录

概述

大同古镇位于赤水市城区西部水陆交通便利,经赤水河入长江可到重庆武汉上海。自古商市繁华,军争兵燹,浓郁的耕读文化,淳厚的乡民性情, 各地商人捐资修建的会馆, 保留至今的豪宅大院、望族祠堂,以及沿袭的一套祭祀类建筑,确与山、水、林构成和谐、美丽的自然人文生态环境,反映出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时代的历史风貌。

地理位置

位于105.687909,28.510127。

地址在贵州省遵义市赤水市x382县道附近。

自然气候

大同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温润,年平均温度17—12℃,年均降雨量1280毫米,海拔228—1280米,具亚热带生物生存繁衍和活动的优越条件,全镇森林覆盖率达69%。拥有森林面积50000亩,其中楠竹4500亩,杂竹35000亩;有野生动植物2300多种,其中有桫椤云彬银杏等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植物8种,长尾雉、大雉、大鲵、山羊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10余种。大同土地肥活,物产丰富。年可供商品楠竹50000余根,杂竹40000余吨;盛产柑桔、柚子、荔枝、香蕉等30多种亚热带水果;中草药多达700余种,尤以黄柏杜仲石斛等产量最大,水产品有鲤角鲢鱼草鱼等50余种;农作物以水稻、玉米、红薯、大豆、马铃薯为主。大力发展养殖业,以、鸭、肉兔、肉鸽为主,蔬菜种类繁多,极大丰富城镇居民的菜篮子。

旅游景区

现存建筑

大同古镇现存建筑建于明末、清初 ,由古街、古码头、古井、古街房、古民居、古庙宇、古会馆、古碑、古牌坊等组成,大多依山而建,前殿、正殿、后殿、吊脚楼、岩穴等建筑错落有致,雕梁画栋;古墓、古碑、古牌坊则结构严谨,绘画雕刻、书法文字一应俱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被西方人称为“石头写成的历史”。古镇房屋以街道为建筑的纵轴线和横轴线串架接庐紧连延续,相向一字排开。建筑材料采用木材、杉皮、小青瓦、丹霞石,楠竹等多种自然和人力加工的材料,由形体、质地、色彩、不规则对称等项构成古镇建筑艺术的形式美,在黄金分割、体的尺度、透视的夸张、色彩的协调与互补的序列组合中的敞闭、韵律、穿插等,都存在着传统建筑的一定的客观法则,充分发挥出古代建筑艺术的表现力和艺术综合能力。

四洞沟景区

生态画廊四洞沟景区距市区15公里,峡谷幽翠、飞泉成瀑。山间翠竹繁茂,红色石径曲折延展,丹霞奇石屹立山巅,棕红色虫茶琼浆四溢飘香,浓缩成一幅重彩山水画卷。海内外专家盛赞四洞沟景区是“没有败笔的景区”、“小家碧玉”、“万竹之园”等。进入四洞沟梯级瀑布群景区,您可以观赏到珠帘悬挂,声若雷鸣,气势四洞沟景区万钧的水帘洞瀑布、秀美如弯型银梳的月亮潭瀑布、巨石中穿波涌湖青的飞蛙崖瀑布、飞流直下60米雨雾弥漫气势恢弘的白龙潭。景区内翠竹掩映,密布着8属40余种竹类,生长各种鲜美的竹笋,以及珍贵的竹荪和野生珍禽竹鸡。这里还可以参加苗族篝火晚会、赴大同河漂流搏击浪涛……

游人沿景区沟口闵溪嘴而进,过古道桥,穿翠竹幽深曲径,过长寿龟五口,喝长命龟泉;行1公里,至首洞瀑布碧波潭前。眼前展现一幅壮观的飞瀑景观,一涧瀑布幅宽37.5 米,高31米,如银帘展挂,天然石穴藏于瀑后,一条石径从瀑后穿穴而过。形成奇妙的“水帘洞”景观。而“洞中盆景”更使瀑后景观更加奇妙。

碧波潭前有两座巨石,一为仰天座,一为观星石。

沿洞上行,可观溪边之“鹰珠图”.溪边一石如鹰,静静守候在岸水中石,珍珠正从水中慢慢升起,往上行穿蔽空萧萧翠竹,望水中盆景,过小溪,路边榕树下有一座“观音庙”.

离二洞行1公里,溪中有美妙的“水中盆景”、“海龟石”、“棺材石”、“天书石”.至三洞瀑布,是“巨蛙淋浴”天鹅池景点,只见一石蛤蟆蹲于滩前,两侧银瀑高挂,瀑高26米,宽43米。上游有一巨石,妆如奔牛,“牛”前水中长状小岛,形若游蛇,“蛇”前又有一石崖,酷似青蛙,蛇正追吃青蛙,即为“蛇蛙戏水”之传说。

游人继续前行,可沿九曲回路看林中桫椤,珍奇树木,引出无限幽情与假想;上行观“灵官庙”赏“古寨门”之风,看老君桥,过金龙山带金殿山庄。金龙山、金殿山、金凤山、金殿山庄、金殿山寺、山水田园、小桥流水人家……

离三洞山行,看两岸秀色,观溪中千姿百态的泰然植物,水中盆景,有“三脚桫椤”、“双头桫椤”等景观。

再行1公里,听见雷鸣般的水吼,小龙潭前出现四洞瀑布--“飞龙瀑”,瀑高60米,宽23米,如白龙飞下,水雾弥漫,吼声如雷,气势雄伟,动人心魄!

历史文化

大同古镇古镇沧桑

大同是一个经历昔日的繁荣而衰败了的码头。这个颇具特色的古镇是70年前此地繁荣的顶点。半山腰的镇子下,沿河用红石砌成的码头很有规模,当时码头上常常停泊着载满货物的商船。这些船多从下游运来布匹、花纱以及川黔两地所需洋广杂货,以及川黔边境内由旱路而来的各种土特产、生熟药材均在此交货转运。木材竹筏浮江而下时,半个河面都是楠竹。从码头的规模就可以想见当时大同镇的繁荣,小镇渐渐成了盐商、货船补充供给、修理船帆的停靠点。正因如此,大同最出名的就是铁匠铺,旧船上用的铁钉、铁梢之类的小铁具成了大同主要的工业品。最繁荣时,不到300户人家的小镇上,竟开了六七十家打铁铺子,家家生意红火。老辈人说,那时大同很少有清静的时候,一天到晚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与拉风箱的呼呼声伴着船来船往贺喜吆喝,热闹就出来了。

如今一切都成过去,旱路修通,货物改道,遗留下来的码头石阶零乱不堪,现在早已不见停泊的商船,只有母亲带着幼儿在夕阳罩着的河边戏水,才不致使这个宽敞的码头寂寞。

铁匠铺也随着商船的远去衰败下来。今天紧贴公路边仍有一家,风箱已不用人拉了,打铁的汉子赤着胳膊挥汗如雨,打的不再只是船上用的小铁具,只在叮叮当当的声音中,还依稀留有老辈人讲的那份热闹,仍能翻动古镇已远去的繁荣。

不管是老场市还是古镇,都曾经经历过繁华,今天云卷云舒、花开花落似乎距古镇人很远。坐在门槛边看书的老者和在街边戏耍的顽童一样从容,那些原汁原味的历史风貌,吸引了人们去追寻、体验,感受早已逝去的生活风情。青砖拱门石板街,不同朝代在此演绎不同的故事。如今城里人的时装店、家用电器店也在古镇上开着,不多,却也传递着现实社会的气息,古镇少女的高跟鞋也袅袅婷婷地踏过青石台阶。在赤水看过瀑布、丹霞、桫椤、竹海,再走走古镇古街,无论如何你都能读出大自然造化的神奇和历史的厚重悠远。

风俗习惯

贵州少数民族的节日有1000多个,节日活动丰富多彩。有唱歌、跳舞、吹芦笙、击铜鼓、斗牛、赛马、斗雀、摔跤、赛龙舟、玩龙灯、演戏等等,主要的民族节日有苗族、布依族的“四月八”;布依族“六月六”歌节;彝族火把节;水族端节;瑶族盘古王节等。

政治经济

2006年,实现了路面硬化,村村通公路。中共赤合特支旧址在古镇街中。国家风景名胜区四洞沟、杨家岩等座落境内。林业资源丰富,森林面积10.62万亩,其中竹林面积54500亩,森林覆盖率85%.年产楠竹20成根,杂竹10万吨,竹笋2000吨。古称“金大同”.2008年地方生产总值5634万元,粮食产量6377吨,地方财政收入102万元,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874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25元。

相关视频

游贵州赤水大同古镇,享一段静谧闲暇时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