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鯢(學名:Andrias davidianus)是隱腮鯢科、大鯢屬有尾兩棲動物。體大而扁平,一般全長582~834毫米,頭體長310~585毫米,最大個體全長可達200厘米以上。

頭大扁平而寬闊,頭長略大於頭寬;雄鯢肛部隆起,橢圓形,肛孔較大,內壁有乳白色小顆粒;雌鯢肛部無隆起,泄殖肛孔較小,周圍向內凹入,孔內壁平滑,無乳白色小顆粒。

成鯢一般常棲息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溪河深潭內的岩洞、石穴之中,以灘口上下的洞穴內較為常見,食性很廣,主要以蟹、蛙、魚、蝦以及水生昆蟲,及其幼蟲等為食。主要分布於中國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甘肅、青海、四川、重慶、貴州、雲南、湖北、安徽、江蘇、上海、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廣東、廣西。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6年 ver 3.1——極危(CR)。

動物學史

大鯢是由3億6千萬年前古生代泥盆紀時期水生魚類演變而成的古老的兩棲類動物。

習性

成鯢一般常棲息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溪河深潭內的岩洞、石穴之中,以灘口上下的洞穴內較為常見,其洞口不大,進出一個口;洞的深淺不一,洞內寬敞平坦。白天常臥於洞穴內,很少外出活動,夏秋季節,也有白天上岸覓食或曬太陽的習性。大鯢一般夜出晨歸,常住一個洞穴。捕食主要在夜間進行,常守候在灘口亂石間,發現可獵動物經過,突然張嘴捕食。大鯢適宜棲息於水溫3~23℃的水中,個體大的多生活於深水處,中小型個體多在淺水處。成鯢多數單棲活動,幼鯢常集群在亂石縫中,其生活最適水溫為10~20℃。大鯢常將頭部伸到水面進行呼吸,皮膚也是它氣體交換的重要器官,在含氧量較高的水中,大鯢可較長時間伏於水底不浮出水面呼吸。在人工飼養情況下,每6~30分鐘將鼻孔伸出水面呼吸一次,吸氣約幾秒至數10秒。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6年 ver 3.1——極危(CR)。

列入《中國重點保護野生動物》——Ⅱ級。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Ⅰ級保護動物。

種群現狀

由於大鯢經濟價值較高,人們過度捕撈作為食用日趨嚴重,加之江河污染,生態環境遭到破壞,致使大鯢數量銳減,許多地方資源枯竭,甚至瀕臨絕滅。

小小的牙齒又尖又密,咬肌發達,獵物一旦被咬住很難逃脫。但它們不能咀嚼,只會將獵物囫圇吞下。體表光滑、滿布黏液的身體,當遇到危險時會放出奇特的氣味,令敵人知臭而退。 [1]

食性

大鯢的視力不好,主要通過嗅覺和觸覺來感知外界信息,它們還能通過皮膚上的疣來感知水中的震動,進而捕捉水中的魚蝦以及昆蟲。

中國大鯢在它所處的生態系統中占據食物鏈頂端的位置,是生物鏈重要的一環。中國大鯢在不同的水域中,食物來源也略有不同,它們食量大,主要捕食水中的魚類、甲殼類、兩棲類及小型節肢動物等,此外在大鯢的胃中也發現有少量植物組分。生活在長江流域大鯢所處棲息地內,有着白甲魚、寬口光唇魚、馬口魚等魚類,為大鯢提供了廣泛的捕食對象。

大鯢喜歡捕食蟹類,一隻體重1.5千克的個體胃內有蟹6隻,總重量約140克;2.5千克的個體一次能吞食250~300克食物;曾在四川馬邊縣發現一尾體重1蚝多的大鯢,胃內竟有一尾體重0.5千克的魚。

對陝西省柞水縣境內干右河上段大鯢的食性分析,其中蟹占48.3%,船釘魚占12.5%,水生昆蟲幼體占7.8%,水鳥占3.1%,木片占3.1%,小石塊3.1%,大鯢幼體占1.5%,空胃者20.3%。大鯢新陳代謝較為緩慢,停食半月之久,胃內仍有未消化的食物。

它的耐飢力很強,只要飼養在清潔涼爽的水中,數月甚至一年以上不餵食不致餓死。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河北、河南(盧氏、漠縣、商城、西峽、嵩縣、欒川、內鄉、濟原、林州、輝縣、大別山、太行山)、山西(垣曲)、陝西(洋縣、太白、洛南、寧強、嵐皋、佛坪、丹鳳、漢中、商南、柞水、留壩)、甘肅(臨洮、天水、文縣、武縣、康縣、兩當、徽縣、成縣、蘭州、平涼)、青海(曲麻萊)、四川(寶興、雅安、洪雅、峨眉、樂山、馬邊、屏山、合江、敘永、武平、南坪、城口、青川)、重慶(巫溪、巫山、奉節、黔江、武隆、彭水、西陽、秀山)、貴州(貴陽、雷山、正安、鳳岡、道真、桐梓、務川、湄潭、餘慶、羅甸、惠水、長順、都勻、平塘、龍里、貴定、福泉、江口、松桃、玉屏、德江、黃平、凱里、施秉、鎮遠、岑鞏、榕江、錦屏、金沙、黔西)、雲南(奕良)、湖北(均縣、神農架、宜昌、巴東、恩施、利川、威豐)、安徽(金寨、霍山、岳西、休寧、祁門)、江蘇(蘇州、徐州)、上海、浙江(杭州、龍泉、遂昌、麗水、開化、新安江、雲和、淳安、慶元)、江西(井岡山、靖安)、湖南(大庸、桑植、鳳凰、長沙、沅陵、城步、炎陵、江永、衡山)、福建(廈門)、廣東(廣州、北部)、廣西(金秀、西林、那坡、桂平、玉林、梧州、花坪)。

形態特徵

成體:體大而扁平,一般全長582~834毫米,頭體長310~585毫米,最大個體全長可達200厘米以上。頭大扁平而寬闊,頭長略大於頭寬,頭寬為頭體長的1/5~1/4;吻端圓,外鼻孔小,近吻端,鼻間距為眼間距的l/3或1/2;眼很小,無眼瞼,位背側,眼間距寬;口大,口後緣上唇唇褶清晰;犁骨齒列甚長位於犁齶骨前緣,左右相連,相連處微凹,與上頜齒平行排列呈一弧形;舌大而圓,與口腔底部粘連,四周略游離。軀幹粗壯扁平,頸褶明顯。

生活時體色變異較大,一般以棕褐色為主,其變異顏色有暗黑、紅棕、褐色、淺褐、黃土、灰褐和淺棕等色。背腹面有不規則的黑色或深褐色的各種斑紋,也有斑紋不明顯的。幼體與未達性成熟的次成體的體色均較淡,以淺褐色為主,且有分散的小黑斑點;腹面色較淺;四肢外側多有淺色斑。在湖北宜昌地區發現的白化個體,體尾均為銀白或金黃色。

第二性徵:雄鯢肛部隆起,橢圓形,肛孔較大,內壁有乳白色小顆粒;雌鯢肛部無隆起,泄殖肛孔較小,周圍向內凹入,孔內壁平滑,無乳白色小顆粒。 骨骼:頭骨寬扁;前頜骨2,鼻突短與額骨不相觸;額骨不入鼻孔;鼻骨左右相觸;無淚骨和隔頜骨;有前額骨;翼骨寬大與頜骨間距小;頂骨前端與前額骨相連;有耳柱骨,無耳蓋骨。

卵:卵呈圓球形,卵徑5~8毫米,連同卵外膠膜直徑15~17毫米;卵在卵帶內形成念珠狀,帶內每兩粒卵之間相隔約10~20毫米。卵剛從母體產出時為乳白色;卵外膠膜吸水後膨脹,呈透明狀。

幼體:受精卵在水溫14~21℃條件下,約經38~40天孵化;水溫升高可在33~35天孵化,水溫下降時可在68~84天孵化。剛孵出的幼體體長25~31.5毫米,體重0.3克,無平衡枝,外鰓3對,呈桃紅色,體背部及尾部褐色,體側有黑色小斑點;腹面黃褐色,兩眼深黑色。7~8天後體呈淺黑色,全長33~37毫米;前肢芽棒狀,開始有指的分化,後肢短棒狀,尖端圓球形;14天左右,體呈暗褐色,但腹面仍為黃褐色,前肢已分化出4個指,後肢開始分叉;28天時全長43毫米左右,此時卵黃消失,能游泳和攝食;全長170~220毫米時外鰓消失。

觀察西北大學生物系保存的30餘尾幼體標本,全長在140毫米之內的幼鯢全部有鰓孔。1尾全長215毫米者,仍有鰓孔;另一尾全長僅178毫米者,鰓孔已消失。這說明大鯢幼體身體的長度與鰓孔的消失有一定變異。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