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改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大化改新, 又名大化革新,是日本歷史上最重要的社會政治變革之一,公元646年,孝德天皇在革新派的支持下,參照中國唐朝的政治經濟制度,廢除部民制,建立班田收授法,廢除貴族壟斷政權的體制,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日本完成了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給日本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變革。[1]
改革背景
奴隸制速使農民反抗
聖德太子攝政期間,雖經過一系列的改革,並取得一定的成功,但未能徹底解決奴隸制度帶來的社會危機。在他死後,國內矛盾進一步惡化,農民反抗鬥爭日益強烈, 貴族視他們如草芥,任意驅使他們參與戰爭或建造宮苑,而貴族依然過着極其奢靡的生活, 結果農民紛紛逃亡,導致國家農業失收,災情四起。
貴族之間的鬥爭
當時,貴族之間爭奪土地鬥爭不斷, 農民的逃亡和戰爭導致生產停滯,貴族土地無人耕作,很多百姓因為沒有食物飢餓而死,甚至出現了小孩含着媽媽的乳頭死去的悲慘畫面。
適逢日本留學生歸國
面對日益加重的社會危機, 日本皇室認識到國家必須改革, 廢除落後的奴隸制度。 此時,派往中國留學的日本留學生高向玄理、留學僧南淵請安歸國回來了,他們引進了中國大唐先進的政治經濟制度和思想文化,為日本的改革提供了可學習的藍本。
乙巳之變
大化改新以前,蘇我氏等大貴族控制政權,天皇家族沒有實權, 使變革難以推動。皇極天皇四年(645年6月12日), 中大兄皇子等人利用三韓(新羅、百濟、高句麗)使節朝貢之日,皇室中大兄皇子(後成為天智天皇)聯合貴族中臣鐮足發動政變,將當時掌握朝政大臣蘇我入鹿被刺殺於飛鳥板蓋宮大極殿。[2] 其父蘇我蝦夷自殺,皇室奪取政權, 史稱「乙巳之變」。中大兄皇子等擁立孝德天皇, 定年號為大化, 遷都難波京(今大阪市)。646年元旦, 頒佈改新詔書, 從此日本成為天皇為首的中央集權國家。[3]
大化改新的內容
主要四方面:-
- 廢除皇室和貴族的私有土地和部民(部曲),收歸國家,是為公地公民。對大夫以上高官貴族賜予食封。
- 改革統治機構,建立京師和地方行政機構(國、郡、里),設置關塞、防人(戍邊軍)及驛站,各置職官。
- 造戶籍、記賬(賦稅簿帳),施行班田收授法。凡田長30步、廣20步為段,10段為町。
- 改革稅收制度,施行租庸調新稅法。
為了使改革順利進行,全國各地進行登記人口和檢查田產。大化革新大約經歷了半個世紀,不斷地完善和修改, 大寶元年 (701年) 編成日本封建國家最完備的法典《大寶律令》,最後完成大化改新, 加強了中央集權,促進了國家的統一。[4]
與明治維新並稱為日本歷史上的兩次重要變革, 大化革新將日本奴隸社會過渡到了封建社會,明治維新則將封建社會過渡到了資本主義社會。
視頻
參考來源
- ↑ 日本為什麼要進行大化改新?. 每日頭條. 2017-05-04 [2020-08-19].
- ↑ 淺談日本歷史(13) ----大化革新----. 隨意窩. 2012-01-28 [2020-08-19].
- ↑ 大化革新簡介:日本古代史上的一次政治與經濟改革. =每日頭條. 2016-05-16 [2020-08-19].
- ↑ 大化革新的歷史演變:確立中央集權制和皇權中心思想. =每日頭條. 2016-05-16 [202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