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
图片来自easyatm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军统,是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情报机关之一,负责谍报、暗杀等工作,在1938年至1946年间隶属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1946年以后更名为国防部保密局。1949年迁台后,总部在台湾台北阳明山下的芝山,设有情报学校训练间谍,军方内部称该处为“山竹营区”。

该机构前身是中国国民党党团组织“复兴社”下属的“特务处”。其早期的领导人为戴笠,1946年戴笠死后由毛人凤继任。1949年,军统主要机构撤至台湾。1950年,国防部保密局恢复正式编组,于台湾台北士林芝山岩设立局本部,以持续执行国内保防工作及情报搜集之重责大任,并主导调查、取缔中共台湾省工作委员会案及台北市工作委员会案,牵连之广,造成众多白色恐怖冤案

1955年,国防部保密局改组为国防部情报局,专责执行战略预警情报搜集、研整之任务。保防侦查等业务拨归司法行政部调查局

1984年发生江南案[1] ,国防部情报局局长汪希苓被捕入狱,国防部情报局再次大改组。1985年7月1日,国防部情报局与国防部特种情报室并编成立国防部军事情报局,隶属国防部参谋本部,受参谋总长直接指挥。

刺杀杨杏佛与史量才

1933年6月18日,戴笠亲自指挥华东区行动组组长赵理君、副组长王克全安徽人,抗战时任过重庆卫戍总司令部稽查处副处长,以后自杀)等6人在上海租界刺杀了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干事杨杏佛。刺杀杨杏佛的主要原因乃1933年初宋庆龄发起的人权保障同盟成立,杨杏佛担任同盟的执行委员兼秘书长,他们即为蒋所厌恶。

1934年11月14日,戴笠亲自安排布置,华东区行动组组长赵理君、副组长王克全、组员李阿大(上海苏北帮惯匪,为这个组最主要的凶手)、施芸之许建业等六人,在沪杭公路刺杀了上海市参议会会长史量才。戴笠对内指称史量才担任上海市参议会会长后,曾阴谋搞上海市独立运动,要使上海脱离国民党的统治。所以要刺杀他。但据沈醉回忆,主要是由于蒋介石得到情报说史当时很同情中共、曾经接济过上海中共地下党组织的经费,所以决心要杀害他,并以此警告其他同情中共的人士。

1937年4月,徐恩曾负责的“中国国民党中央组织委员会党务调查处”与戴笠负责的“力行社”合并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由陈立夫任局长;原调查处为第一处,负责党务,仍由徐恩曾任处长;原力行社为第二处,负责特务,仍属戴笠管理;增设第三处,负责邮电检查,丁默邨任处长。1938年第三处被撤。

抗战期间

1938年8月,该局重组,第一处另成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即“中统”),而军统局仍交由戴笠负责。除负责刺探情报、进行反谍工作外,军统局亦以刺杀等手段执行情报任务,对付日本人和中国共产党。

与日伪的斗争

收集日伪情报

抗战前特务处把全部力量都用在对付共产党和反蒋各派系方面,因此,获得的日本在华活动情报很少。故开战以后,军统面临的一个重大任务就是加紧对日情报收集。戴笠曾指示部下:“吾人之情报布置,必须做到任何情况下,均能使情报不间断,是为至要。”

军统搜集情报的方法很多,但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进行电讯侦测、破译,从中获得情报。1937年8月,中国空军取得了开战之初的“八一四空战大捷”,就是由于特务处事先提供了准确的情报。二是派员打入日伪内部搜集情报。

1940年4月,蒋中正为集中对日本军队电讯密码的破译力量,下令“特种技术研究应用处”(简称BIS,共6处)(有另一说为“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而非BIS)加强对日情报工步洲破译偷袭珍珠港密电及其它。

军统局还于中日战争期间与美国情报体系建立合作关系,于1943年成立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

1944年12月,美国海军根据军统打入日军内部的女特工的情报,出动飞机一举炸沉了隐蔽在琉球澎湖列岛附近的日舰队“大小船只83艘,击毁飞机210架”。“由于情报准确,美国罗斯福总统曾专函致谢。”中美合作所成立后,其提供的情报“成为美海军对日作战之主要情报来源。”从1944年至抗战胜利,中美所“供给美军的重要情报达四千一百四十九件”之多“供给美国潜艇司令部之150余件情报,即曾使他们顺利击沉敌人大型军舰25艘,共约20万吨。所击沉小型军舰及货运船只,又数倍于此。”

刺杀日伪要人

抗战期间军统局曾多次刺杀投日的军政人员,如暗杀张啸林唐绍仪,暗杀未成的有殷汝耕汪精卫周佛海。而隶属BIS的各个“游击司令部”则深入日本占领区开展广泛的游击战,对打击日军和与日协作者,起了不小的作用。

部分军统人员投敌

抗战期间,军统局的正式在册人员和学员在抗日战争中牺牲者就达18000人以上,而抗战结束时全部注册人员为4万5千余人。其他附属人员牺牲者更众。此处有不同说法,军统所说的牺牲人员,部分很可能没有牺牲,而叛变投靠汪精卫政权汪伪曾经招收军统游击队,编为两个步兵旅,大约1万5千人。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日寇对中华民国重庆国民党政府采取了“以军事打击为辅,政治诱降为主”的新方针,引诱蒋介石和谈。因此,从1939年秋开始,在扶植汪伪政权的同时,日方极力开辟与重庆国民党政府的联系,并把这项活动称之为“桐工作”。

1939年11月,日方铃木卓尔中佐,以日驻香港武官的名义赴香港物色与重庆和谈的联系人。他首先看准了宋子文之弟宋子良(时任西南运输公司主任,常驻香港),便请香港大学教授张治平出面代为联系。鉴于宋子良缺乏政治、外交才干,戴笠便挑选一位与宋子良长像相似的军统人员前往。经过协商,双方于1940年3月7日至10日在香港东肥洋行秘密举行了预备会议,草拟了一《备忘录》。具体条款有:中国承认伪满洲国,放弃抗日容共政策;中日缔结防共协定;中日经济提携;日本在内蒙、华北若干地区驻军等内容。蒋介石得到会谈结果报告后,对“中国放弃抗日容共政策,缔结防共协定”等表示“同意”或“原则上同意”。但对“承认伪满洲国”问题,因担心“即使不顾收复失地口号在国内的政治影响,以及共产党的反对,也会由于国民党内部东北系、西北系的坚决反对,将引起党的分裂,很可能造成国内大乱”,而改为“原则上同意考虑”。6月4日至6日,中日双方代表在澳门市郊举行第二次秘密预备会议,双方再次讨论了“承认伪满”及“日本在华驻兵”问题,结果没有取得一致意见,双方准备下一步举行“高级会谈”来商讨此事。9月底,各方情况起了很大变化:日本与德、意缔结了“三国同盟条约”,日方新任陆相和参谋总长反对和谈;英美不支持中日和谈,加上蒋介石“实则争取对日抗战时间,假意对日妥协活动”被披露,错成国人反对,遂使策划中的所谓“高级会谈”被取消。

为早日结束战争,共同反共,蒋介石除指使军统派员在香港与日方秘密和谈外,还直接派员往上海、南京与汪伪挂钩。1940年3月,唐生明假投汪伪,就是军统一手策化的。临行前,戴笠曾给唐生明三项任务之一,就是密切注视共产党和江南新四军的情况,假借联合日伪共同阻止共产党力量在江南的发展。对此,周佛海日记中有明确的记载:“渝方盼余对于共产党在此间情形时予通知”。抗战胜利前夕,戴笠则命令各地伪军与军统特务武装“通力合作,严防‘奸匪’之窜扰””。

参考文献

  1. 江南案,ohs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