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国 - 汉语文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国 - 汉语文字

国(拼音:guó)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本义指疆域,地域。这个意思后来写作"域"。引申指地区,区域。又引申指分封的诸侯国。后泛指国家。也指国都。

2019年11月20日,"汉语盘点2019"活动启动,清博大数据推荐的国内字为"国、爱、治、纪、会"。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国

拼音; guó

部首; 囗

部外笔画; 4

字源解说

"国"的初文是"或",也是"域"的古字。左图A、右图1-5是周代中期金文,就是较早的"国"。字本义是"邦国""封邑"。字的构形,有土地("一"),有保卫城池土地的武力"戈"。右图2中,"囗"的四方都有一横,这四横可能表示这重地是有人在四边把守着的。后来这四笔,简化成一笔;到了周代晚期的金文(左图B;右图5、8 亦有秦汉以后之说),"或"因借用为或然之"或"及疑惑之"或",外面加了个"囗(wéi)",表示疆土地域的范围,读guó。秦代的小篆(左图C)继承了晚周金文的形体,后隶变为左图D和楷化为图E。便把"国"变成定型的方块字了。

"国"的繁体字有十一画,书写速度慢,所以后汉便出现了左图F的简化"国"。这个"国","囗"里从"王",可能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封建色彩很浓。以后,"太平天国"用的便是这个"国"字;魏晋六朝时代,在镜铭刻文里又出现了左图G的"囗"里从"民"的"囻"字。可能有"国以民为本"之意。反映了春秋时代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思想,并且与"国"字形成强烈的对比。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代中期对汉字进行规范简化。据统计,"国"的异体有40多种,除上述形体外,还有"囗"中加"氏"、加"戈"、加"方"、加"主"字等和三个秦(䆐)代表"国"字等。在选择规范字时,起了争议。"国"历史悠久,容易书写,太平天国时期曾广泛使用,但是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国"并不符合时代潮流;"囻"符合当时现状,也曾使用于民国时期,但因为过于生僻,没有广泛使用。"囗"也曾被用来做"国"的简化字,但极易与"口"混淆,最终也没有被采用。时任汉字简化方案审定委员会副主任的郭沫若提议,"国"里面再加一个点,成为"国(左图H)",既便于书写,又有"祖国美好如玉"的意思,于是全体通过。有资料显示,在宋元时代的话本、唱词等民间文学作品里也出现了今天通用的简化"国"字。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六下】【囗部】古惑切(guó)

邦也。从囗从或。

说文解字注; 【卷六下】【囗部】

邦也。

注:邑部曰:邦,国也。按邦国互训,浑言之也。《周礼》注曰: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国。析言之也。

从囗,从或。

注:戈部曰:或,邦也。古或国同用,邦封同用。古惑切。一部。

康熙字典; 【丑集上】【囗部】 国 ·康熙笔画:11 ·部外笔画:8

古文:囗、囶、圀、⧌、䆐

《唐韵》:古或切。《集韵》:骨或切,并觥入声。《说文》:邦也。《周礼·夏官·量人》:掌建国之法,以分国为九州。

又《冬官·考工记》:匠人营国,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礼·王制》:五国以为属,十国以为连,二十国以为卒,二百一十国以为州。《孟子》:大国,地方百里,次国,地方七十里,小国,地方五十里。

又《周礼·地官·掌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注:山国多山者,土国平地也,泽国多水者。

又灭人之国曰胜国。《左传》注:胜国者,绝其社稷,有其土地也。

又九州之外曰外国。亦曰绝国。《后汉·班超传》:君侯在外国三十馀年。又:远处绝国。

又两国相距曰敌国。《孟子》:敌国不相征也。

又外国来附者曰属国。李陵《答苏武书》:闻子之归位,不过典属国。注:典,掌也。即掌属国之事者。

又城郭国,行国。宋程大昌《备北边对》:汉西域诸国,有城郭国,有行国。城郭国,筑城为守者,行国不立城,以马上为国也。

又姓。《姓苑》:太公之后。齐有国氏,世为上卿,宋有国卿。

折叠广韵 古或切,入德见 ‖或声职部

邦国。又姓,太公之后,《左传》齐有国氏代为上卿。古或切。一。

字形书写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❶"囗"四面包围"玉",横折竖段略长于左竖。

❷"玉",第二横在田字格横中线,竖笔在竖中线,末笔在横中线下侧。[1]

参考文献

  1. , 360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