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回回药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回回药方》,元末回回人的医学著作。不著撰人,约成于元末,现存乃红格明抄本,约7万字,藏于北京图书馆珍善室书库。原书36卷,今残存4卷,即目录卷之下、卷12、卷30、卷34。全书基本用汉文写成,其间混有大量古阿拉伯文药物名称或其音译,并录有部分古阿拉伯医家的姓氏或其学术主张。通篇看不到阴阳五行、经络、六经辨证、脏腑学说等迹象。显然不同于中国固有的传统医学著作,是元末回回医家的遗著。

本专著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要包括目录卷之下著录卷19—36的全部目录,计有咳嗽门、胸隔门、肠风肚腹门、泻痢门、呕吐门、众热门、众风门、黄病门、蛊症门、脚气门、肛肠痔漏门、妇人门、众疮门、金疮折伤门等。卷12为中风瘫痪病的脉因证治;卷30为内科杂病;卷34为折伤病。从本书所记载的“浊”、“湿”、“润”及“恶润凝聚”等有关病因学的内容不难看出,本书仍保持有体液病理学说的基本概念。治疗除广用香药外,较多地使用巴豆、芦荟、蜂蜜等具有泻下或缓泻作用的药物,无疑也是以排除体内过剩的或“腐败”的体液为目的的,而且多种露酒及浸膏制剂的应用,也屡见不鲜,显而易见本书所述的学术思想,基本上是以阿拉伯医学观点为滥觞的。但由于回回医家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也必然夹有部分中医学的成分。据文献报道,本书所记载治疗中风偏瘫及白癜风的方法,与现代维吾尔民族医学所持方法,有颇多相似之处,似源于同一学术源流。较为合理的解释是,当阿拉伯人经由中国“丝绸之路”进入中国内地的同时,阿拉伯所带来的医学经验,必然流传到中国的边陲,并为当地民族医家所接受而得以流传至今。引人注目的是,卷34所记载骨伤科内容相当丰富,众多的医论及整复手法比较古朴,且颇具特色,绝大部分内容是中国元以前文献中所没有的。但是有关肩关节脱位的“架梯整复法”和脊柱骨折的俯伏位“悬吊复位法”,却见于《永类钤方》和危亦林《世医得效方》中,且在手法技术上比《回回药方》的方法更完整和巧妙。按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来说,后出现的通常是经过更多的再实践,不断改进、提高使之更加完善的结果,故元代正骨成就的空前发展,可能与当时的民族大交往密切相关,回回医家的正骨经验也会给元代伤科以影响。然因为书中录有相当数量的古阿伯文字,防碍了人们对其内容的进一步了解,亟待医药学家的开发与研究。

相关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以“齐全、新颖、系统、科学、稳定”为编纂原则,选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综合性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1]文学艺术等方面500多个学科(包括主要学科及其分支学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学上各主要学派的代表作,文学艺术上各主要流派[2]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著作。

视频

回回药方 相关视频

第三集:阴阳起源、阴阳的表现形式、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

参考文献

  1. 高考知识积累: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新东方高考网,2020-06-01
  2. 文学流派及其主要作品,道客巴巴,201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