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嘉义县六脚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嘉义县六脚乡照片来自
六脚地标照片来自

嘉义县六脚乡在嘉义县的西北方,东邻新港乡,西接东石乡,南隔朴子溪与太保、朴子交界,北隔北港溪与云林县水林乡为界。

六脚乡以北港溪与云林县为界,属嘉南平原北部,地势平坦。此区旧称“六家佃庄”,据传在清乾隆年间有六户佃农入垦此区,遂以“六家佃庄”称呼,后因闽南语发音,“家”的发音后来变形为“脚”,因此改名“六脚佃”至今。此区著名景点有蒜头糖厂、王得禄墓等。[1]


简介

六脚乡的开发也相当早,明天启四年,颜、郑拓台十寨中之第十寨“土狮子”,就是现在的涂狮村。在清乾隆初叶,此地开凿“土狮子阪”,引进朴子溪水灌溉农田。

乡内“苏厝寮庄”,是苏姓先民拓荒聚居地。“三姓寮庄”(三义村)则是黄、陈、吴等三姓先民合垦之地。另外,林内庄、竹仔脚、仑子厝、潭子墘、溪墘厝、后崩山、鱼寮,都是先民拓荒时,依当时之地形特征及自然景观而命名。现在乡内五大姓分别为陈、黄、侯、吕、吴。[2]

六脚乡最知名的,是不卖蒜头却卖糖的蒜头糖厂。设立于1906年的蒜头糖厂,位于乡内的工厂村,产糖率曾占明治时期的第一位,故有明治宝库之称。甚至到了战后,蒜头糖厂的绩效依旧是全台最优良的,因而得名“台湾宝库”。糖厂高耸矗立的烟囱已是乡内醒目的地标,而昔时生活各面向一应俱全的生活圈,包括车站、宿舍、学校、商店……是传统农村中的一个别有风味的日式社区。如今制糖工厂已不再运作,但原址成立的文化园区,提供糖厂采风、观光五分车之旅等活动,怀想著过去的糖厂时光。六脚乡,是一个甜甜的所在。

六脚乡开发极早,在北港溪和朴子溪的环绕下,世世代代在这广阔平原上过著务农乐天的生活。绿野遍地,除了甘蔗,还有稻米玉米甘薯高梁芦笋等主要农作物,以及著名的湾内花生

乡内的银发族,或许是缘于一世人在田间务农的锻炼,总是活力充沛、笑容满面,不但乐于参与各种表演、联欢活动,年轻人也诚意配合、全力举办。这样的欢乐氛围,是六脚乡最甜蜜的味道。[3]


六脚乡公所

地址: 61541嘉义县六脚乡蒜头村73号 
电话: 886-5-3801121 
网站: http://lioujiao.cyhg.gov.tw/


六脚乡村里介绍

六脚乡村里照片来自

| 更寮村 | 古林村 | 崩山村 | 六南村 | 六脚村 | 潭墘村 | 鱼寮村 | 永贤村 | | 竹本村 | 苏厝村 | 仑阳村 | 六斗村 | 丰美村 | 港美村 | 溪厝村 | 正义村 | | 涂师村 | 双涵村 | 湾北村 | 湾南村 | 工厂村 | 蒜南村 | 蒜东村 | 蒜头村 |


六脚乡景点

陶艺之村墘窑休闲陶坊

陶艺之村墘窑休闲陶坊位于嘉义县六脚乡潭墘村,由于当地的泥土塑性相当好,因此在日据时代起,当地家庭均以生产砖块为主业,但在八七水灾时弹墘村的砖厂惨遭大水破坏,因而结束生产。

1991年,庄内农家子弟侯春廷先生结合兄弟姐妹决定将工艺创作工作室设立于自己的故乡,回归这个曾有砖窑的村落,在潭墘村成立了墘窑交趾陶工作室,让当地由生产建筑需要的砖块转为生产陶冶性情的艺术品,两者之间记录了经济成长的进步。

陶艺之村墘窑休闲陶坊生产无数的交趾陶艺术品,不论是国际机场、历史博物馆、精品店,甚至远至国外皆可看到墘窑所生产的作品!

苦楝绿色隧道(苦拣花道)

苦楝,属拣科植物,又称金铃子、紫花树、森树、川楝子、翠树、旃檀等;阿美族人和排湾族人都称之为vangas,并以苦楝花开为春天到来的指标,如同西方的报春花。高可达20米的落叶乔木,遍生于台湾平地及中低海拔丘陵;耐瘠、耐盐、耐风的生长特性很适合做为行道树。春夏交替之际满树盛开淡紫色的花朵,花朵芳香、花瓣细瘦,多为5瓣,少数则有6办之多。10月则是果实成熟之时,核果球形的果实,熟时为橙黄色,经冬不落。

“苦楝绿色隧道”位于嘉义朴子溪防汛专用道两旁,笔直的苦拣花道总长约2.5公里,每年3至4月进入开花期后,白紫相间的花朵开满树上,不但景致优美,更散发著淡淡的清香。

蒜头蔗埕文化园区

“蒜头蔗埕文化园区”位于嘉义县六脚乡,昔日蒜头糖厂原为营运用途的制糖厂,但在民国90年时,因为纳莉台风的侵袭,导致厂区严重淹水,损坏了制糖设备,因而停止了制糖业务,尔后糖厂结合园区内独特的五分车,最后转型为观光休闲的蔗埕文化园区。

“蒜头蔗埕文化园区”规划了不同特色的参观区域,分别有铁道类的五分车站及铁道自行车,和糖厂类的制糖工厂、蒜头糖厂文物馆,除此,还有人文、历史建筑类的田园文化馆、和园、介寿堂;另外,糖厂内的老树群也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园区内还贩售各式美味消暑的冰品,其中的招牌红豆芋头冰更是不能错过;游客更可以在此搭乘厂区内最具特色的五分车,体验以前载运甘蔗的路线过程。寓教于乐的“蒜头蔗埕文化园区”,值得旅客一访游玩。[4]

235环境教育绿能生活馆

“235环境教育绿能生活馆”以北回归线23.5度通过嘉义的特殊寓意为名,并以“再生能源居家应用与展示”为主题,于馆内展示多种绿能应用生活情境,包含展馆用电部分自发自用、绿> 能紧急备用电力、智慧与节能家居展示、再生家具展示及绿能减碳之多媒体互动游戏等,供参观者免费体验。

蒜头糖厂工厂村

西元1906年日人择定在朴子溪中游南岸设立了“明治制糖株式会社蒜头制糖所”(二战后变称为蒜头糖厂),形成了新的聚落-工厂村,随著会社的成立,邻近地区产生了一些变化,旧聚落的土地遭到剥夺,蒜头糖厂的设立,提供了附近居民就业的机会,糖厂与邻近地区产生了经济的依附关系,在日治时期蒜头糖厂有“明治宝库”,二战后有“台糖宝库”之称。

工厂村,不是俗名或昵称,糖厂村才是昵称,因为这个村子,是日本人在此制糖才逐渐形成的聚落,繁盛之时,这个十分钟就能走完的村子,有著市场、理发厅、医务室、小学等,既然与蒜头糖厂关系如此密切,也就不难猜到现在村子里大都是台糖的老员工了。

六家佃长寿桥

骑著自行车从‘蔗埕文化园区’出发,起点即是横跨朴子溪的长寿桥,总长将近台北101大楼的高度,由两座高耸溪面的主塔串连,加上照明的点缀,夜间有如银链珍珠般的耀眼,桥上尽览云嘉平原的田园风光,也是观赏夕阳落日的好地方,民众搭乘高铁时,远眺西侧平原,就可看到高耸的塔桥向你招呼,是嘉义县观光迎宾的地标。

王得禄将军

兴建于道光24年(公元1844年),王得禄是台湾史上的传奇人物,清领时期台湾人官位最高者,位居一品,他曾四度进京面圣,深受嘉庆皇帝赏识。王将军对嘉义笨港地区的影响深远,因此新港奉天宫六兴宫大兴宫配天宫等嘉义重要古迹庙宇,历史起源皆和王将军有关,而民间传说嘉庆君游台湾,武功高强的王将军当然是随行护驾的不二人选。

[5]


六脚乡名产--花生

花生原本叫做“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茎需钻入泥土,然后才育成果实(即花生),所以叫做“落花生”。又名长生果、土豆,是日常广大民众喜爱食用的干果,它的营养丰富,香脆可口,还可以用作榨油,其叶、油又有一定的药用功能,是蔬果中不可多得的佳品。

嘉义县六脚乡是很典型的乡村,目前主要作物有水稻落花生玉米高梁绿芦笋大白菜等等;早期六脚乡生产高梁、玉米等杂粮为主,也曾经以绿芦笋为特色产业。

花生加工于民国七十五年在湾内村开始萌芽,经过业者的研发,演变至今日花生已是六脚乡最富盛名的特产,尤其各种花生加工品更是远近驰名。或炒或炸花生产品的香酥可口,而蒸汽花生则软 Q香甜,都是人见人爱、老少咸宜,让人吃了忍不住一口又一口。[6]


六脚乡美食

田媽媽 Q Q 米香屋           地   址:615嘉義縣六腳鄉蒜頭村190-9號
大腸包香腸-六腳鄉之寶        地   址:嘉義縣六腳鄉蒜頭村188號(蒜頭國小)
興旺餅店                    地   址:嘉義縣六腳鄉蒜頭村110~3號(中華電信斜對面)
新寶珍餅店                  地   址:嘉義縣六腳鄉蒜頭村77-28號
老福仔食品                  地   址:嘉義縣六腳鄉港美村33之2號 老福仔狀元喜餅店[7]


视频

嘉义好悠哉!走完苦楝绿色隧道,顺道玩六脚和新港乡!

用九柑仔店&六脚乡巨型故宫三宝&蒜头生态公园&蒜头糖厂蔗埕文化园区[嘉义]

嘉义县六脚乡新景点3D鹦鹉彩绘墙 (鹦鹉大会师放飞场面浩大壮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