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肯堂赵公拟老杜八哀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哭肯堂赵公拟老杜八哀体》是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的作品[1]。
方回(1227~1305),字万里,别号虚谷。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2]。
方回著作,有《桐江诗集》。戴表元《桐江诗序》称其集刻于严州,65卷。今存《桐江集》4卷,《桐江续集》[3]36卷。其作品散失不少。《瀛奎律髓》传世有两种刻本,一为吴之振所刊,一为苏州陈士泰所刻,系翻明成化三年龙集刻本。
“ |
飞鸿离鱼网,玉石有俱焚。冥冥岂无志,鬼物妒玙璠。 今代赵广汉,谁欤哀王孙。粹然东南禀,顽薄推廉敦。 悠悠桐江水,父老至今言。听讼古楠下,审克薛且温。 郡将不解事,祸变生军屯。婺米给湿腐,营垒胡无飧。 出甲火府库,僚吏争溃偾。黄堂坐者谁,微服逾缺垣。 公急啊府寺,众涅忽自蹲。大呼好知县,肩舆坐和辕。 卒辈匪怙乱,猾刻专饕惛。各欲赡老幼,等死有本原。 公仇斥私橐,致米诸乡村。稍抚以金帛,汝饱可无喧。 顷刻事底定,阖城免屠燔。声名由此起,褒语本天阍。 就擢半刺吏,遄又典大藩。东西浙河节,祥刑谨平反。 芟乱保乡郡,剿馘歼盗根。我时守马目,邻疆约相援。 天地既翻覆,气数难预论。箕子歌麦秀,邵平灌瓜园。 展转落闽峤,劲翮终弗骞。燕赵朔风路,饮马滹沱浑。 据鞍始识面,鸡群见丹鹓。乍聚忽骤散,岁月流沄沄。 不谓桑梓地,辱公弭朱幡。草堂屈大尹,惊农压篱樊。 屡接月下麈,稍醉花前樽。近之若冰雪,三伏无歊袢。 一朝怪事作,传闻声为吞。奴告主者斩,贞观法令存。 况乃肆诬蔑,奸人执仇冤。众知无是事,避嫌口若鞬。 衢州之驵胥,移文恣澜翻。至欲加钳绁,责以徒步奔。 意公即自裁,足快私排拫。扁舟载公去,戈戟围其门。 面对事即白,大明揭覆盆。受辱固已甚,何待加办圈。 析爵地千里,如古诸侯尊。飞语一点染,视苦砧上饨。 二子縻讥禁,远睨惊弟昆。竟尔病疽背,不得旋车轩。 彼凶甚枭獍,俗薄徒实繁。非人类则已,心愧当自扪。 鸣呼古明哲,岂不忧元元。沮溺隐季叔,唐虞有由拳。 与其青蝇矢,狼藉污瑶琨。孰与逃閴寂,忍饥撷兰荪。 我贱无力气,淖曾不能掀。贫亦靡赙赗,奠酹无鸡豚。 激烈拟八哀,些歌招公魂。万古万万古,遗退凄乾坤。 |
” |
— [元]方回 |
美学追求
方回的格高应该包括这样几方面:一是诗人高尚的人品和厚重的修养,二是诗歌积极健康、深厚的思想内容,三是诗歌整体上恢宏悲壮或劲健清瘦的艺术风格。四是细节上,诗歌语言的典雅,诗歌的新奇等。
在倡导格高的同时,方回又重视以圆熟、细润来弥补由于格高而带来的粗鄙。诗格并不甚高的诗歌能做到圆熟、细润,也是可取的。
总的来说,方回的圆熟的定义是“取之左右逄其原是也”。是一种自然,是意到而又语工,工而无痕。如卷二十方回称尤袤诗“却自圆熟,无一斧一斤痕迹也。”不管是诗歌未经锻炼而自然浑熟天成,还是老杜说过“美人细意熨帖平,裁缝灭尽针线迹”,总之,圆熟就是诗歌自然混融,工而无痕。
那种集格高、圆熟、细润为一身的诗歌,最为方回所推崇,是诗歌艺术上的极品,也即方回之于诗歌的美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