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哭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哭子

哭子,《哭子十首》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本诗讲述了诗人再次丧子后,子母的痛苦,也说出了元稹自身对丧子的悲痛之情,也反映了"[1]"的悲苦[2]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 哭子十首

创作年代 唐代

作品体裁 七言绝句 [3]

哭子1.jpg

作者 元稹

作品出处 《全唐诗》

诗词原文

哭子十首

维鹈受刺因吾过,得马生灾念尔冤。

独在中庭倚闲树,乱蝉嘶噪欲黄昏。

才能辨别东西位,未解分明管带身。

哭子2.jpg

自食自眠犹未得,九重泉路托何人。

尔母溺情连夜哭,我身因事有时悲。

钟声欲绝东方动,便是寻常上学时。

莲花上品生真界,兜率天中离世途。

彼此业缘多障碍,不知还得见儿无。

节量梨栗愁生疾,教示诗书望早成。

鞭扑校多怜校少,又缘遗恨哭三声。

深嗟尔更无兄弟,自叹予应绝子孙。

哭子3.jpg

寂寞讲堂基址在,何人车马入高门。

往年鬓已同潘岳,垂老年教作邓攸。

烦恼数中除一事,自兹无复子孙忧。

长年苦境知何限,岂得因儿独丧明。

消遣又来缘尔母,夜深和泪有经声。

乌生八子今无七,猿叫三声月正孤。

寂寞空堂天欲曙,拂帘双燕引新雏。

频频子落长江水,夜夜巢边旧处栖。

哭子4.jpg

若是愁肠终不断,一年添得一声啼。

简介:全诗最后的"若是愁肠终不断,一年添得一声啼",也点出了作者的接连丧子,和对未来的悲痛之情。

作者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25岁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28岁列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遗。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元和四年(809年)为监察御史。长庆元年(821年)迁中书舍人,充翰林院承旨。大和三年(829年)为尚书左丞。

元稹与白居易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名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兔丝》、《和裴校书鹭鸶飞》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 卷。

哭子5.jpg

《祭侄文稿》与《哭子诗册》这两幅作品,有什么不同之处

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与傅山的《哭子诗册》的不同之处,可以让我们快速读懂这幅作品,同时也希望会你有帮助,可以让你受益匪浅的同时在了解这作品!

首先是作家人生际遇之比较。傅山与颜真卿不同的是:傅山是一个在野的隐士、移民、高士。而颜真卿是在朝的大臣。一个在朝,一个在野,一个是唐朝,一个是明末,身份不同,人生际遇不同,但是二者做出了相同的选择,即捍卫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是什么让截然不同的两种身份的两个人,在相隔近千年后做出相同的选择呢?是文化,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精神家园,这种东西不因为身份的高低而发生转移变化,不因为历史的推进而发生变色。

再次是两件作品的体裁形式之比较。颜真卿的《祭侄文稿》采用的是典型的骈文形式,是中国历史上传统的碑窆铭文体,起头交代时间,自己的身份官职,然后对死者进行悼念,悼念形式以四言句书写,即四字一句,八字一读,严整合范,不逾规矩。而傅山的《哭子诗册》是一组诗歌,多为五言,长短不同,全诗分为十四首,即《哭忠》《哭孝》《哭才》《哭志》《哭文》《哭赋》《哭诗》《哭书》《哭字》《哭画》《哭经济》《哭胆识》《哭力干》及《无题》。抒写了傅眉一生在不同方面留给傅山的感动和难以磨灭的印象,记述了傅眉对家庭,对傅氏一门做出的贡献、牺牲,同时也是傅山对儿子一生的追怀。

哭子6.jpg

最后是两件作品的内容之比较。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内容以歌颂和赞美颜季明的品德、功业,以及他殉国的意义为主,文采灿然,表达了颜真卿高超的文学素养,今天的人总是以书法家来看待颜真卿,殊不知颜真卿也是一名著名的诗人、古文家。然而傅山《哭子诗册》的内容是一种对生活真实的书写,一种温情的回忆,一种深挚的悼念,全诗并没有激昂的、惊心动魄的场景,他所记述的正是父子间最细琐的、最普通的、最平凡的,但是最感人的东西。

在感情的抒发方面,颜真卿对颜季明的感情抒发更多的是代表朝廷,代表传统文化对颜季明的一生做出肯定和赞誉。而傅山的诗里边更多的是阐述一种无法替代的、无法抚慰的,以及无法愈合的,一个老人、一个父亲对失去儿子的悲痛,读来令人潸然泪下。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比读知道,使我们更加了解颜真卿与傅山,以及中国古代艺术家的心灵世界,更加深刻地体味《祭侄文稿》《哭子诗册》与中国古代其他书法艺术品的内在精神和内在思想,更能让我们深刻地理解、领悟中华文化的那种不屈不挠、薪火相承、永不磨灭的核心价值所在。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