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味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味醂。原图链接

味醂(日语みりん)又称为味琳或味霖,是一种类似米酒的调味料,使用甜糯米以及米麹酿造而成,因此带有甜味,且有去腥作用。味醂可以说是仅次于酱油之外,使用率第二高的调味料。

简介

“味醂”(みりん)据说味醂这种调味料在战国时代就已经出现了。日本料理食谱处处可见,用途很广泛,做照烧、姜汁烧肉、寿喜烧牛丼、亲子丼等几乎都少不了味醂。味醂作为饮料时,把烧加入味醂中以提高酒精浓度,所制成的酒在日本被称为“本直”或“柳荫”,但主要味醂用于煮类和照烧类的菜式、以及用来制造面酱油蒲烧酱汁。

醂字发音

根据《国家教育研究院》的“教育部异体字辞典”资料显示,“醂”其实念作“ㄌㄢˇ(音同懒)”,是一种浸渍储藏的柿子;而“味醂”源自日文“みりん(念作Mirin)”,中文有时候也会被写为“味淋”或“味霖”,而这两者的正确注音事实上则较为接近正确的日文读法。[1]

风味

醇厚风味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味醂分为本味醂及味醂风调味料,这当中有很大的不同。日本市售的有“本味醂”和“味醂风调味料”,除了酒精浓度不同,味醂风调味料会添加食盐等其他副原料!常见品牌有“Kikkoman”和“Takara”(タカラ)。[2]

“本味醂”和“味醂风”区别

“本味醂”采用传统酿造法,原料较单纯,主要原料只有、麹和酒精,含有约 11~14 度的酒精成分,而味醂 “风” 就像是没有苹果的苹果西打,是用糖和其他化学添加物来勾兑成味醂的味道,价格也只有本味醂的一半不到;虽然两者都有味醂两个字,在料理的使用时机上却大相迳庭,类应该在料理初期加入,本味醂即是一种酒类,以和食的入料顺序来看要在一开始加入,但“味醂风”充其量只是一种增味剂,料理最后起锅前加入就可以了。

制作方法

把蒸熟的糯米和米麹混合,再加入烧酒或酿酒用的酒精,在室温下经过60天加以发酵,把酿成的酒醅压榨和过滤,最后提出的酒汁便是味醂。在发酵时,米麹内的淀粉酶会将糯米的淀粉分解成糖分,产生甜味。另外,经米麹的蛋白酶所制成的琥珀酸和胺基酸,能够产生独特的酒醇味。在酿成时,味醂里所含有的约14%酒精成分能抑制酵母菌发酵作用(和细菌的繁殖),使糖分消耗减少,因此味醂的味道比日本酒更甜。

烹调用途

味醂的用途和糖有些类似,大部份的食谱也会告诉你味醂可以用料理来取代,但糖没有办法取代味醂带进的醇厚风味,再来味醂还可以让料理产生色泽,让料理看起来像是被包覆了一层亮模更加明亮。味醂由甜糯米加上麹酿成,含有的甘甜及酒味,能有效去除食物的腥味。味醂的甜味能充分引出食材的原味,是照烧类菜式不可或缺的调味料。味醂具有紧缩蛋白质,能使肉质变硬的效果。如果怕菜煮出来太软糊,要早点加;相反如果怕饭菜太硬,则要晚点加。烹调时加入味醂还能增添光泽,使食材呈现更可口的色泽。

采买指南

台湾超市标榜著味醂的产品其实都是味醂风调味料,但它并不是味醂。一般来说酒造产的味醂都是经过长时间酿造熟成的高级品,如甘强酒造的昔仕込本味醂、角谷文治郎商店的三州三河味醂,前者在台湾某年费制的量贩店有进货,当然日本购入会便宜许多,只是这两款同样存在少数超市才有铺货的状况;如果真的找不到的话,超市架上其他本味醂也可以买,只是要留意一下成分,价格差异在于是否使用国产米,有些使用了进口如泰米、或是混和国产米的混种米的味醂价格都会低一些,米的来源单一风味也比较纯正,“日の出”或是“mizkan”这两个品牌都可以考虑采买。[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