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圖片來自猫眼电影

周和桐(1918年-1984年),男,京剧净角。北京人。[1]出生于农历戊午年;逝世于农历甲子年。代表作品为《沙家浜》。

周和桐
演员
原文名 zhouhetong
国籍 中国
民族
出生 1918年
北京
逝世 1984年
职业 京剧演员
教育程度 中华戏曲专科学校
代表作品 沙家浜、四进士

目录

生平

幼读私塾,酷爱京剧。9岁从师陈月山学老生,11岁考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从鲍吉祥学老生,后改花脸。1936年因变声,从丁永利改学架子花脸,毕业后留校助教,后搭宋德珠的颖光社、王和霖的麟鸣社演出。

新中国成立后,又拜郝寿臣为师,参加马连良剧团(后转为北京京剧团),长期与马连良、谭福英、裘盛戎等合作演出。他功底深厚,表演传神,注重刻画人物性格。常演剧目有《四进士》、《火牛阵》、《赵氏孤儿》、《大红袍》、《串龙珠》、《甘露寺》、《淮河营》、《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等,在京剧现代戏《芦荡火种》(后改为《沙家浜》)中扮演胡传魁,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受到观众称许。

科班院校

中华戏曲专科学校 和字科 学生

活动年表

1956年11月,农历丙申年:张君秋加盟北京京剧团

1957年1月2日,农历丙申年十二月初二日:北京京剧团合团纪念演出举行

1961年2月13日,农历庚子年十二月廿八日,晚:北京京剧团举行春节联欢晚会

1965年5月1日,农历乙巳年四月初一日:北京京剧团在沪首演《沙家浜》

影视作品

1971年 革命样板戏《沙家浜》(饰:胡传魁

人物评价

周和桐《野猪林》剧照
 
圖片來自搜狐网
周和桐《沙家浜》中饰演胡司令
 
圖片來自搜狐网

周和桐最出彩之处是陪马连良演出《甘露寺》《四进士》《淮河营》等。周的孙权和马的乔玄在《甘露寺》相亲一折对刘备一个褒一个贬,一句道白一个眼神都针锋相对、丝丝入扣,观众反响热烈。《四进士》中宋士杰和顾读在“二公堂”对质,顾读气势汹汹以势压人、宋士杰有理在胸毫不相让。气急败坏的顾读打了宋四十大板,受刑后的宋士杰并不服软。顾读说,“再若见我,定要你的狗命!”宋士杰反唇相讥:“不定谁要谁的命哪!”这段戏步步紧逼、互不相让,观众往往为宋士杰的正义之举报以热烈掌声。周和桐把顾读这个贪官色厉内荏的心理也表现的淋漓尽致,给马连良的戏增色不少。周和桐在《淮河营》中扮性情暴虐的刘长,与马连良饰演的老臣蒯彻的对手戏更是针锋相对、高潮迭起。有评论说,周和桐的孙权、顾读、刘长等角色是其他人难以替代的。[2]

父亲为人豪爽正直在五十多年的舞台生涯中对艺术精益求

拜郝寿臣为师。
从左至右:
王玉让,李幼春,王永昌,袁世海,周和桐

 
圖片來自搜狐网
周世彬与父母
 
圖片來自搜狐网

精,並且甘当绿叶,他曾在报刊上发表过一篇"红花还需绿叶扶"的文章,在样板戏占据了整个京剧舞台的特殊年代中父亲走在街上经常被大家认出来,但他从不以名人自居,当了几十年的配角从不抢戏,为了在艺术上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每天坚持练功吊嗓子从不间断。

向他学戏的学生很多除了剧团的年轻演员还有其它行业的票友,戏校的学生,不管对方的条件如何父亲从不拒绝但他从不收徒,因为他认为这只是一种形式,而且父亲不愿意学生以某个名人的徒弟为出名的资本,他认为刻苦练功认真学戏,练出真本事在舞台上被观众认可才行。

他为了培养青年演员不但认真教戏而且陪他们演戏,父亲生前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市剧协理事,北京京剧院艺委会委员兼一团艺委会副主任,当时他己意识到京剧必须进行改革,所以提出了很多改革意见,在病重住院时还在惦记着工作上的事情。病危时还向剧团领导提出剧团体制改革方面的方案。

父亲在日常生活中平易近人和邻里关系特别好,他有广泛的兴趣,尤其喜好烹饪,经常做一些美食请客,卤煮小肠和炖牛肉是他的拿手好菜,许多饭店里的大厨都是他的好友,所以在美食界均称他为美食票友。[3]

视频

京剧花脸名家周和桐先生合集


周和桐京剧唱段录音合集(持续更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