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东征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周公东征 |
名 称: 周公东征 发生时间: 约公元前1042年至公元前1040年 地 点: 黄河流域 参战方: 周朝;地方反叛势力“三监” 结 果: 周朝大胜,平定了叛乱 主要指挥官: 周公;武庚、管叔、蔡叔、霍叔 |
周公东征,是约公元前1042年至公元前1040年周公姬旦(周公旦)为巩固周朝统治,平定“三监”及武庚叛乱,征服东方诸方国的战争。
周武王死后,周成王继位,时年13岁,周公就辅助成王理政。但是周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不服,就散布谣言,说周公要篡夺皇位,与纣王之子武庚纠合,联络一批殷商的贵族,并且煽动东夷几个部落,联合起兵清君侧,史称三监之乱。
周公力劝召公(周武王的弟弟)支持东征,在召公支持下,周公调动大军,率军东征。
在战争中,周公团结内部,采取军事攻势与政治争取并举的谋略,及先弱后强、各个破敌的作战方略,首先以重兵沿武王伐纣路线,直取朝歌,击溃武庚所部,攻占管叔、蔡叔治地,杀武庚、诛管叔、放逐蔡叔,贬霍叔为庶人。继之进兵东南,采用先弱后强的方针,先攻徐、淮等九夷。经连续作战,攻灭熊、盈族17国,迁殷民于洛邑(今洛阳)。最后才挥师北上攻奄,迫使奄国投降。随之,蒲姑等国也相继降服。至此历时三年的周公东征胜利结束。[1]
背景
周武王姬发在约公元前1046年的牧野之战歼灭了商军主力之后,建立西周王朝,为了统治商朝的遗民,周武王把商王朝直接控制的领地分为四个区:原殷都朝歌(今淇县)为豳,封给纣王的儿子武庚(又名禄父)掌管。同时将朝歌以东地区(今郑州一带)为卫,封给武王的弟弟管叔姬鲜掌管;朝歌以西地区(今上蔡县一带)为鄘,封给武王的弟弟蔡叔姬度掌管;朝歌以北地区(今汤阴县一带)为邶,封给武王弟霍叔姬处掌管,共同监视武庚,总称“三监”。
武庚表面上臣服于周,实则时刻企图复辟。
起因
周灭商后三年后(约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病逝,其子姬诵即位,是为周成王。
成王年幼,由周公旦摄政,代成王摄理国事。管叔因企图继承王位,对周公旦摄政极为不满,于是散布流言,并煽动蔡叔、霍叔,怂恿武庚及东方诸方国,说周公欲谋害武王,窃取王位。
武庚见有机可乘,便与管、蔡串通起来,在周成王元年(约前1042年)秋季,联合东方旧属国奄(今山东曲阜旧城东)、蒲姑(又作薄姑,今山东博兴东南)及徐夷、淮夷起兵反周。叛乱势力遍及今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地。
周公旦面对来自内外两方面的敌对势力,多方权衡,决定兴师东征。
准备
为了组织东征军发动平叛之战,周公首先向太公望(姜子牙)和召公恳切解释,表明自己摄政是为王室着想,并无异心,他说:“我之所以不回避困难形势而主持政务,是担心天下背叛周朝。
否则我无颜回报太王、季王、文王。三王忧劳天下已经很久了,而今才有所成就。武王过早地离开了我们,成王又如此年幼,我是为了成就周王朝才这么做的”。
于是姜子牙和召公不听信流言,周朝内部加强了团结。随后,周公让召公留守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北),处理后方政务;授予齐侯姜子牙以征伐叛逆的权力;并昭布天下,联络和调集各地诸侯,于周成王元年(约前1042年)年秋亲自率师东征叛军。
在出征前的占卜仪式上,周公向臣子们讲了一番话,他说:“殷人刚刚恢复了一点儿力量,就想乘着我们内部混乱,起来造反。重新夺回他们已经失掉的权位,说什么他们‘光复旧业的机会到了!’妄图再让我们成为他们的属国。这是白日作梦!我告诉大家,殷人里头有一伙人,愿意出来帮助我们,有了他们的帮助,我们一定能够平定叛乱,一定能保住文王和武王的功业”。又说:“我们小小的周邦,是靠了上天的保佑才兴盛起来的,我们承受的是天命。
为了这次出征,我又占卜了一次,卜兆表明,上天又要来帮助我们了,这是上天显示的威严,谁都不能违抗,你们应该顺从天意,帮助我成就这个伟大的事业”。
周公的话,被史官记载下来,这就是《尚书》里的《大诰》。
过程
经过周公的宣传动员,周公把东征大军组织起来,并亲任统帅,挥师东进。
周朝军队于周成王元年(约公元前1042年)年底来到黄河边。黄河正好封冻,大军踏冰渡河,顺利地抵达孟津,果然许多殷人的贵族们纷纷赶来表示支持。
周成王二年(约前1041年)年初,周军继续东进,直取朝歌。朝歌城内的殷人大为震惊,武庚连忙组织军队抵抗。周军击溃武庚所部人马,武庚被杀(一说败逃,不知所终)。周公同时分兵一路直取管叔驻地卫,迅速消灭了管叔的武装,占领了城邑,管叔也被杀死。接着周朝军队攻克蔡叔驻地鄘,捉到蔡叔将他囚禁在郭凌(一作郭邻)。
周朝军队击败武庚及“三监之乱”之后,周公意欲扩大东征战果,一举消灭其他反叛力量。周公原计划先向东伐奄国(又称商盖,今山东省曲阜市旧城东),奄国为东部主要反叛势力所在,即“大国”所居之地。周朝大臣辛公甲提出建议:“大国难攻,小国易攻,不如先攻下小国以孤立大国”,周公采纳了他的意见,遂改变计划,决定先攻淮泗间(今苏北、皖北地区)的九夷(包括徐、熊、盈等小国),于是挥师东南,进攻九夷。九夷诸小国实力不强,在周朝军队的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但由于九夷在此之前长期与商朝作战,其军队数量虽少,却颇具战斗力,且对当地的地理非常熟悉,善于在低洼河湖地带作战,而周师车兵行动不便,且士卒多有水土不服,因此攻九夷之战非常艰苦,但经过连续作战,九夷终被征服。
周成王三年(约前1040年),周军北上攻打奄国。周军占领奄国西、南两边的邻国。奄国势孤,国君被迫投降。奄是商朝的旧都,周公翦灭奄国是对殷商势力的重大打击。丰(今山东省青州市西北)、蒲姑(又作薄姑、敷古,今山东省博兴县东南)等国也相继投降。
结果
周公东征持续了三年,终于平定了管叔、蔡叔、武庚联合的武装叛乱。蔡叔死了以后,周公听到蔡叔的儿子胡品德高尚,为人善良,便提拔他作鲁国卿士。胡把鲁国治理得很好,周公又把他封到新蔡。周公讨平管、蔡之后,乘胜东进,消灭了参加叛乱的五十多个小国,把周朝的统治地区延伸到东部沿海地区。
影响
为了彻底消除商朝残余势力对周朝的隐患,周公在洛水北岸营建洛邑(成周,今洛阳),作为周的东都,以便于加强对东方的统治。同时封投降周朝的商朝贵族微子启于宋(今河南省商丘市),建立宋国;封周武王少弟康叔于朝歌,建立卫国;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旧地,建立鲁国,分治殷民。从此以后,周对黄河下游的控制比较牢固。
周公东征在西周开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继武王伐纣之后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镇压了商朝贵族残余势力的反叛,巩固了周朝的统治。在作战指导上,周公旦团结内部、各个歼敌、军事攻势与政治争取并举的谋略,及先弱后强的作战指导,均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古代军事思想。
历史评价
《史记·鲁周公世家》:武王既没,成王幼孤。周公摄政,负扆据图。
《毛诗正义》:武庚与淮夷叛而作乱,将危周室。周公东征而灭之,以救周室之乱也。
朱熹:既破我斧,又阙我斨,周公东征,四国是皇。哀我人斯,亦孔之将!
宋伯姬:古者周公东征则西国怨。
史书记载
《史记·周本纪》
《艺文类聚》卷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