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吉野彰”的版本间的差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86行: 第86行:
 
=='''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File: Yoshino_nobel.jpg |缩略图|left|250px|[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91009/1646558/   圖片來源:吉野彰捧著鋰離子電池模型拍照 ] ]]
 
[[File: Yoshino_nobel.jpg |缩略图|left|250px|[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91009/1646558/   圖片來源:吉野彰捧著鋰離子電池模型拍照 ] ]]
[[File: Yoshino_application.jpg |缩略图|left|250px|[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323674   圖片來源:鋰離子電池發可應用的範圍廣泛  ] ]]
+
[[File: Yoshino_application_v2.jpg |缩略图|left|250px|[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323674   圖片來源:鋰離子電池發可應用的範圍廣泛  ] ]]
  
 
2019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於10月9日揭曉,得主之一是日本的吉野彰,另外兩位化學獎得主是在[[美國]]的學者[[约翰·古迪纳夫]] 與 [[斯坦利·惠廷厄姆]],三人均分獎金,獲獎原因是對「鋰離子電池」研發有卓越貢獻。
 
2019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於10月9日揭曉,得主之一是日本的吉野彰,另外兩位化學獎得主是在[[美國]]的學者[[约翰·古迪纳夫]] 與 [[斯坦利·惠廷厄姆]],三人均分獎金,獲獎原因是對「鋰離子電池」研發有卓越貢獻。

2019年10月24日 (四) 19:58的版本

吉野彰
よしの あきら
出生 (1948-01-30) 1948年1月30日(76岁)
日本大阪府吹田市
国籍 日本
母校 京都大学
机构 旭化成公司名城大学
知名于 发明含锂碱性锂离子电池(LIB)
研究领域 电化学
奖项 紫绶褒章(2004);C&C奖(2011);IEEE奖章(2012);全球能源奖(2013);查尔斯·斯塔克·德雷珀奖(2014);日本国际奖(2018);诺贝尔化学奖(2019)

吉野彰(英语:Yoshino Akira,1948年1月30日)。日本化学家,现任旭化成研究员、名城大学教授。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1]。他是日本第28个获得诺贝尔奖得主。[2]

  • 从门外汉到创新者,吉野彰开发出锂电池
  • 开发后,他却经历了3年卖不出去的低潮期...
  • 吉野彰虽年年期待得诺贝尔奖,却年年失望... 直到2019年
  • 终于锂电池之父们获诺贝尔化学奖!

生平记事

吉野彰生于大阪府吹田市。吉野对化学产生兴趣是始于小学4年级。当时的班导师曾建议他阅读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的《蜡烛的科学》一书,内容记载著蜡烛为何会燃烧、蜡烛火焰为何变黄等。自此,吉野彰开始喜欢上了化学,有时候他会自己把钉子放入自家厕所的清洁专用的盐酸里,观察氢气放出等现象。通过实验,他对化学的好奇心也日渐旺盛,化学也成为了他最擅长的科目。

吉野在大阪府立北野高中就读时曾帮忙进行遗迹发掘。他在京都大学时,加入了考古学同好会。考古学通过搜集古代遗物,然后巩固理论知识的一门学问,这点培养他日后调查探究、研究开发的能力。

1972年吉野获京都大学工学硕士学位后,进入旭化成工业株式会社(现在是 旭化成株式会社)。 担任电池研发部门负责人。他说道:“进企业后,我始终站在开发的第一线,我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研发出锂电池。这可比留在大学研究要有趣得多。”这些想法也为他开发锂电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7年他开始在名城大学担任教授。[3][4][5]


吉野是现代锂离子电池(LIB)的发明者,曾获得工程学界最高荣誉全球能源奖与查尔斯·斯塔克·德雷珀奖。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吉野彰(Akira Yoshino)和 97岁的“锂电池之父”锂电池之父古德诺(John Goodenough)、惠廷安( M. Stanley Whittingham)共同获得此殊荣。[6]吉野彰毕生获奖无数,他曾表示,希望他研发的锂离子电池能用于电动车和蓄电设备,对抗地球暖化贡献一点力量。他在记者会上表示,还有很多年轻人专注于不同的研究领域,希望他的得奖能够鼓励后进。谈到得奖,他认为研究人员一定要有开放心胸,身段柔软且有弹性,但另一方面也要有坚持到底不放弃的韧性,兼具二者才行。

1970年京都大学工学部石油化学科毕业。

1972年获京都大学工学硕士学位。

2005年获大阪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1972年吉野进入旭化成工业株式会社(现·旭化成株式会社)。

1994年担任AT&T技术开发部长。

1997年担任旭化成(株)离子二次电池事业推进室室长。

2003年升任旭化成研究员。

2005年至今担任旭化成(株)吉野研究室室长。

从门外汉到创新者

吉野彰并非电池领域的专家。这名门外汉学者正是通过十足的创意实现技术革新的。

吉野对电池的研究始于1981年。一开始,他的研究目的并非新型电池,而是使用另一位诺奖得主白川英树发现的导电聚合物开展新业务。

在研究过程中,吉野发现"锂"这种材料似乎可以用来制作阴极材料。1982年底,正当他寻找能够与之配套的阳极材料时,一本海外科学刊物刊登了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教授约翰·B·古迪纳夫教授研发出钴酸锂的成果。但导电聚合物与钴酸锂的组合很难实现电池的小型化。于是吉野决定改变策略,使用碳基材料制造阴极。

很幸运,公司内部正好有高质量的材料可供使用,尝试的结果也非常棒。吉野就这样完成了包括阳极和阴极在内的锂电池的雏形,凭此申请了专利。

因为是门外汉,才没有被先入为主的观念束缚,这反而成了吉野的优势。[3][7]



发明现代锂电池

1980年代,因应手机与笔记型电脑进入全球发展期,“高容量小型可充电电池”成为迫切需求。

1981年吉野彰于著手研究,挑战聚乙炔锂电池难以克服的体积大、不稳定问题。值得一提的是,聚乙炔导电化合物的日本发现者白川英树后来获得了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

1983年,吉野运用钴酸锂(LiCoO2;锂和氧化钴的化合物,由约翰·B·古迪纳夫、水岛公一等人发现)开发阴极,运用聚乙炔开发阳极,在1983年制出世界第一个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原型。1985年克服诸多技术问题,彻底消除金属锂,确立了可充电含锂碱性锂离子电池(LIB)的基本概念,并取得日本注册专利。

吉野彰的锂电池突破以往镍氢电池的技术限制,开启了行动电子设备的革命。由于极高的安全性、稳定的能量输出以及合理的价格,锂离子电池最终于1991年由SONY的西美绪团队首次商业化。

2014年,美国国家工程院公认约翰·B·古迪纳夫西美绪拉奇德·雅扎米吉野彰为现代锂离子电池所做的先驱性和领先性的基础工作。在日本媒体的预测中,吉野彰被看好角逐诺贝尔奖。


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1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于10月9日揭晓,得主之一是日本的吉野彰,另外两位化学奖得主是在美国的学者约翰·古迪纳夫斯坦利·惠廷厄姆,三人均分奖金,获奖原因是对“锂离子电池”研发有卓越贡献。

瑞典皇家科学院强调,“锂离子电池”应用范围涵盖行动电话、笔记型电脑、电动车、无线通讯等,并能用于储存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锂离子电池自1991年量产后,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让无化石燃料的社会成为可能。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三名得主因对锂离子电池发展做出卓越贡献获得荣耀,专家指出,传统电池无法持续充电,一次性电池又含有电解质等有毒物质,可能污染环境,锂电池不仅可重复充电,且兼具重量轻、高电量储存等特性,对环境较为友善,已被广泛应用在3C产品等日常生活中。�(取自诺贝尔官网)

[8][9]


荣誉

1999年:化学技术奖(日本化学会)。

1999年:Technical Award of Battery Division(美国电气化学会)。

2001年:市村产业奖功绩奖(市村奖)。

2001年:関东地方発明表彰文部科学大臣发明奖励奖(发明协会)。

2002年:全国发明表彰文部科学大臣发明奖(发明协会)。

2003年:文部科学大臣赏科学技术功労者(文部科学省)。

2004年:紫绶褒章。

2011年:山崎贞一奖(材料科学技术振兴财团)。

2011年:C&C奖(NEC)。

2012年:IEEE Medal for Environmental and Safety Technologies(美国IEEE)。

2013年:全球能源奖(俄罗斯)(日本人最初)。

2014年:查尔斯·斯塔克·德雷珀奖(美国国家工程学院)。

2018年:日本国际奖

2019年:欧洲发明家大奖。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10]

在此次诺贝尔化学奖之前,吉野彰他也曾获奖无数,被称之为“重新定义了未来之人”! 按照“在本国受教育”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条件来看,日本的厉害之处浮现出来。新世纪以来,美国在本土受教育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为25人;而日本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则为18人。(2018年数据,加上19年的吉野彰是19人)按人均获奖比例看,日本绝对是当之无愧的诺贝尔奖“黑马”,获奖人数堪称“井喷”。[11]

影视

(2019年10月9日)#thepage_jp #记者会见 #ノーベル化学赏 ノーベル化学赏の旭化成・吉野彰氏、満面の笑颜で受赏会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