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吉林市文庙博物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吉林市文庙博物馆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建成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移地重建。现存吉林文庙为清代建筑。吉林文庙占地16354平方米,有殿堂配庑64间,由3米高围墙环绕,周长为596米,坐北朝南构成三进院落,其主体建筑在一条中轴线上,依次是照壁(长40米,高5米)、状元桥、泮池、棂星门(3楹)、大成门(5间)、大成殿(高19.46米,阔36米,深25米)、崇圣殿(7间)。左右两边的辅助建筑呈对称状排列,有名宦祠、乡贤祠、省牲厅、祭乐器库、先贤祠、先儒祠。文庙的一进院落东西两侧有东西辕门。大成门两侧为金声玉振门[1]

基本介绍

吉林文庙占地16354平方米,有殿堂配庑64间,由3米高围墙环绕,周长为596米,坐北朝南构成三进院落,其主体建筑在一条中轴线上,依次是照壁(长40米,高5米)、状元桥、泮池、棂星门(3楹)、大成门(5间)、大成殿(高19.46米,阔36米,深25米)、崇圣殿(7间)。左右两边的辅助建筑呈对称状排列,有名宦祠、乡贤祠、省牲厅、祭乐器库、先贤祠、先儒祠。文庙的一进院落东西两侧有东西辕门。大成门两侧为金声玉振门。

馆藏实力

吉林市文庙博物馆是地方历史文化艺术性质的博物馆[2]。主要陈列有《孔子生平事迹展览》、《汉白玉石刻圣迹图》和《孔子四配十二哲塑像展览》,东西配庑为举办临时展览的展厅,经常举办美术、书法、摄影等各种文化艺术展览。院内场地还可举办各类大型民间、民俗等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 该馆以收藏吉林地区历代文化艺术方面的名人绘画、书法、民间工艺、碑刻等为主要内容。 曾出版《吉林市文庙博物馆简介》。

历史沿革

吉林在清朝初年称鸡陵乌拉,满语为靠近江边之意。吉林是由此简化音转而来,又名船厂。 雍正五年(1727年)设永吉州,乾隆十二年(1747年)撤永吉州,建立吉林厅,光绪八年(1882年)改为吉林府。乾隆元年(1736年)七月,乾隆皇帝钦命修建永吉州文庙,地址在城内东南隅(即今市实验小学院内)。乾隆七年(1742年)永吉州文庙落成。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城内大火,文庙被焚,由吉林将军奏请用官银重新修葺,殿庑门堂焕然一新。嘉庆十一年(1806年),庙内斋房被焚,十四年(1809年)经奏请用官银在斋房故址修建起尊经阁。至道光初年,永吉州文庙的建筑有圣殿三间、东西庑各三间、启圣祠三间,在圣殿后有大成门三间,在庑前有泮水池,泮水池北有东西两角门,东曰圣域,西曰贤关。泮水池南为棂星门。门墙外有左右下马坊各一,其南为照壁。庙之西为明伦堂三间,堂西的尊经阁三间,堂后为学正廨所。 文庙建成之初,在正殿悬有康熙皇帝御书“万世师表”匾额。嘉庆年间又悬有嘉庆皇帝御书“圣集大成”匾额。

道光十八年(1838年),由吉林士绅捐款维修。 咸丰九年(1859年),由举人庆福、贡生侯镇藩倡捐重修泮池,改为石桥。 同治十年(1871年),另建明伦堂三楹,砖仪门一座,并修大门。 光绪九年(1883年)由署府教授解延庆改修两庑为各五楹。光绪十九年(1893年)由巡道讷钦重修,添建祭器乐器二库,加大泮池,加高照壁,并于庙内建名宦祠、乡贤祠、节孝祠各三楹。在大成殿后,建崇圣殿三楹。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升祭孔为国家大祀。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吉林改设行省,巡抚朱家宝和提学使吴鲁认为文庙简陋,不足崇礼,特聘江苏训导管尚莹去关内考察各地孔庙,决定在东莱门外(即今址)拓建新庙,就是现吉林文庙。

视频

吉林市文庙博物馆 相关视频

吉林市文庙博物馆白山书院 2017年度 国学讲堂开学典礼
中国四大孔庙之一的吉林文庙,乾隆御批建造的文化圣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