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合肥」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使用页面处理(copy edit、refimprove、linkrot)给页面添加标签)
JTA對話 | 貢獻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4 次修訂)
行 1: 行 1:
{{Multiple issues|{{copy edit|date=2020年9月|for=”增加 效参考文献链接“}}{{refimprove|date=2020年9月}}{{linkrot|date=2020年9月}}}}
+
{{Multiple issues|{{copy edit|date=2020年9月|for=”增加 效参考文献链接“}}{{refimprove|date=2020年9月}}{{linkrot|date=2020年9月}}}}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10px 0 10px; text-align:left">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10px 0 10px; text-align:left">
行 6: 行 6:
 
|}
 
|}
 
</div>
 
</div>
'''合肥市''',簡稱合或淝,有時亦簡稱廬,又稱廬州,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徽省省會和最大城市,行政區劃級別為地級市。安徽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訊息、交通、金融和商貿中心,中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皖江城市帶和合肥都市圈核心城市。合肥歷史悠久,自秦漢建制已有二千餘年,歷為江淮地區重要的行政、經濟中心和軍事重鎮,素以「淮右襟喉、江南唇齒」「江淮首郡、吳楚要衝」著稱。
+
'''合肥市''',簡稱合或[[ ]] ,有時亦簡稱[[ ]],[[明]][[清]]時為廬州府治 ,又稱[[ 廬州]]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徽省省會和最大城市,行政區劃級別為地級市。安徽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訊息、交通、金融和商貿中心,中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 皖江]] 城市帶和合肥都市圈核心城市。合肥歷史悠久,自秦漢建制已有二千餘年,歷為江淮地區重要的行政、經濟中心和軍事重鎮,素以「淮右襟喉、江南唇齒」「江淮首郡、吳楚要衝」著稱。 合肥市位於安徽省正中央,環抱巢湖,因淝、施二水交匯而得名。<ref>[https://solomo.xinmedia.com/china/175172-Hefei 新手上路!第一次的合肥自助旅行(自由行)],solomo.xinmedia.com</ref>
  
 
== 人文歷史 ==
 
== 人文歷史 ==
  
 考古學家發現合肥在[[新石器時期]]就已經有人類活動,大部分遺址屬於[[印紋陶文化]],他們除了採集狩獵外,還從事農業、手工業等經濟活動。
+
 考古學家發現合肥在[[新石器時期]]就已經有人類活動,大部分遺址屬於[[印紋陶文化]],他們除了採集狩獵外,還從事農業、手工業等經濟活動。 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4000餘年。[[西周]]时期,周王分[[巢国]]为庐、巢两国,其中[[庐国]]都于庐邑,位于今天的合肥市区西北。<ref>[https://kknews.cc/zh-tw/history/8oogm6q.html 春秋戰國時期位於今安徽省境內的諸侯國列表及最後歸宿],new.qq.com</ref>
  
[[ 西周]]时期, [[ 巢国]]为 庐、巢两 ,其中[[ 庐国]] 都于庐邑 位于今天的 合肥 市区西北 。<ref>{{Cite web|title=夏商周古国——巢国,开创巢居文明, 与动物的区分从此始-腾讯网}},new.qq.com,2019-08-31</ref>
+
[[ 春秋战国]]时期, 先后属楚、吴、越,后又属楚。秦始设郡县,合肥属[[九江]]郡。西[[汉武帝]]时改淮南 国为九江郡,辖合肥等县。东汉[[ 光武帝]] 建武元年(25年),改合肥县 合肥侯 [[ 汉献帝]] 建安五年(200年),废合肥侯国,复改为合肥县 扬州治 合肥。<ref>[http://www.ahhfly.gov.cn/mlly/lsyg/index.html 合肥市庐阳区 民政府历史沿革],new.qq.com</ref>
  
“合肥”之名,最早出现在大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中:“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秦汉之交,合肥正式建立“[[合肥县]]”,属[[九江郡]]。<ref>{{Cite web|title=历史沿革_合肥市庐阳区人民政府}},ahhfly.gov.cn,2019-08-31</ref>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10px 10px10px; text-align:left">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10px 10px10px; text-align:left">
 
{| class="wikitable"
 
{| class="wikitable"
行 21: 行 20:
 
</div>
 
</div>
  
合肥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活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4000余年。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楚、吴、越,后又属楚。秦始设郡县,合肥属九江郡。西汉武帝时改淮南王国为九江郡,辖合肥等县。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改合肥县为合肥侯国。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废合肥侯国,复改为合肥县,扬州治合肥。 东晋咸和五年(330年)在合肥侨置汝阴郡、县及陈郡。后赵建武十一年(345年),合肥县属扬州淮南郡。东晋永和六年(350年)复属东晋豫州汝阴郡、合肥同治。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合肥县为侨置的汝阴县所取代,直至隋开皇三年(583年)恢复合肥县,属庐州,为州治。此后至清末,合肥一直为庐州、府、路治所,故合肥又别称为“庐州”。清咸丰三年至十一年(1853~1861年),安徽巡抚治于合肥。民国元年(1912年),庐州府废,合肥县直属安徽省。 民国34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安徽省省会由立煌县(今金寨县)迁至合 。1949年1月21日, 合肥 解放。2月1日 根据江淮区党委 决定,将 合肥 县分为合肥市 肥东县和肥西县 ,合肥 市人民政府成 合肥 市为 淮解放区直辖市。4月,皖北行署驻地设合肥,合肥为皖北行署直辖市。1952年8月17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合肥市为省辖市和安徽省省会 。<ref>[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1202102823/http://www.hefei.gov.cn/dhmc/csgk/lsyg/200810/t20081010_1020720.html 历史沿革] ,archive.org</ref>  
+
[[ 东晋]] 咸和五年(330年)在合肥侨置汝阴郡、县及陈郡。后赵建武十一年(345年),合肥县属扬州淮南郡。东晋永和六年(350年)复属东晋豫州汝阴郡、合肥同治。[[ 南朝]] 宋永初三年(422年),合肥县为侨置的汝阴县所取代,直至隋开皇三年(583年)恢复合肥县,属庐州,为州治。此后至清末,合肥一直为庐州、府、路治所,故合肥又别称为“庐州”。清咸丰三年至十一年(1853~1861年),安徽巡抚治于合肥。民国元年(1912年),庐州府废,合肥县直属安徽省。<ref>[http://www.ahfeixi.gov.cn/zjfx/fxhh/43334495.html  西建置史],ahfeixi.gov.cn</ref>
 +
 
 +
合肥 ”之名 最早出现在大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 《[[史记]]·货殖列传》中:“ 合肥 受南北潮,皮革、鲍 木输会也”。秦汉之交 ,合肥 正式建 “[[ 合肥 县]]”,属[[九 郡]] 。<ref>[https://www.chinaeducenter.com/cityguide/cghefei.php 城市指南 - 合肥市] ,chinaeducenter.com</ref>  
  
 
== 地理位置 ==
 
== 地理位置 ==
  
 合肥地處[[長江]]、[[淮河]]之間,環抱巢湖 ,以平原丘陵為主。位於安徽省正中央,分別與東邊的滁州市、馬鞍山市,南邊的蕪湖市、銅陵市、安慶市,西邊的六安市,北邊的淮南市相鄰。
+
 合肥地處[[長江]]、[[淮河]]之間,環抱[[ 巢湖]] ,以平原丘陵為主。位於安徽省正中央,分別與東邊的滁州市、[[ 馬鞍山]] 市,南邊的[[ 蕪湖]] 市、[[ 銅陵市]] 、安慶市,西邊的六安市,北邊的淮南市相鄰。
 合肥地理地處中緯度地帶,屬於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夏長,春秋較短。冬季冷涼乾燥,夏季悶熱,春秋濕而暖。
+
 合肥地理地處中緯度地帶,屬於北[[ 亞熱帶季風氣候]] ,四季分明。冬夏長,春秋較短。冬季冷涼乾燥,夏季悶熱,春秋濕而暖。
  
 
== 經濟 ==
 
== 經濟 ==
  
 合肥科教人才資源豐富,區位交通優勢較好,比較適合發展加工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合肥市在經濟發展中,注意堅持發展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以期整體提升經濟發展水平。
+
 合肥科教人才資源豐富,區位交通優勢較好,比較適合發展加工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合肥市在經濟發展中,注意堅持發展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以期整體提升經濟發展水平。 農產以米、麥為主。今大陸地區將本縣廢去,新設合肥市。<ref>[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5%90%88%E8%82%A5%E7%B8%A3&search=%E5%90%88%E8%82%A5%E7%B8%A3 詞條名稱:合肥縣],pedia.cloud.edu.tw</ref>
  
 
== 旅遊景點 ==
 
== 旅遊景點 ==
行 37: 行 38:
  
 
 合肥市擁有[[半湯]]和[[湯池]]兩處溫泉度假區。半湯鎮位於巢湖市東部,湯池鎮位於廬江縣西部。
 
 合肥市擁有[[半湯]]和[[湯池]]兩處溫泉度假區。半湯鎮位於巢湖市東部,湯池鎮位於廬江縣西部。
 +
 +
==視頻==
 +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
 +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P74IKwSIBs
 +
|alignment=center
 +
|dimensions=350
 +
|container=frame
 +
|description=千年水鄉 合肥三河古鎮<br>}}
 +
</div>
 +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
 +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N_ufozLuY
 +
|alignment=center
 +
|dimensions=350
 +
|container=frame
 +
|description=安徽肥西县三河古镇 20110317<br>}}
 +
</div>
 +
 +
{{-}}
  
 
== 參考文獻 ==  
 
== 參考文獻 ==  

於 2020年9月9日 (三) 09:19 的最新修訂

合肥市,簡稱合或,有時亦簡稱時為廬州府治,又稱廬州,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徽省省會和最大城市,行政區劃級別為地級市。安徽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訊息、交通、金融和商貿中心,中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皖江城市帶和合肥都市圈核心城市。合肥歷史悠久,自秦漢建制已有二千餘年,歷為江淮地區重要的行政、經濟中心和軍事重鎮,素以「淮右襟喉、江南唇齒」「江淮首郡、吳楚要衝」著稱。合肥市位於安徽省正中央,環抱巢湖,因淝、施二水交匯而得名。[1]

人文歷史

考古學家發現合肥在新石器時期就已經有人類活動,大部分遺址屬於印紋陶文化,他們除了採集狩獵外,還從事農業、手工業等經濟活動。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4000餘年。西周時期,周王分巢國為廬、巢兩國,其中廬國都於廬邑,位於今天的合肥市區西北。[2]

春秋戰國時期,先後屬楚、吳、越,後又屬楚。秦始設郡縣,合肥屬九江郡。西漢武帝時改淮南王國為九江郡,轄合肥等縣。東漢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改合肥縣為合肥侯國。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年),廢合肥侯國,復改為合肥縣,揚州治合肥。[3]

東晉咸和五年(330年)在合肥僑置汝陰郡、縣及陳郡。後趙建武十一年(345年),合肥縣屬揚州淮南郡。東晉永和六年(350年)復屬東晉豫州汝陰郡、合肥同治。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合肥縣為僑置的汝陰縣所取代,直至隋開皇三年(583年)恢複合肥縣,屬廬州,為州治。此後至清末,合肥一直為廬州、府、路治所,故合肥又別稱為「廬州」。清咸豐三年至十一年(1853~1861年),安徽巡撫治於合肥。民國元年(1912年),廬州府廢,合肥縣直屬安徽省。[4]

「合肥」之名,最早出現在大文學家、史學家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中:「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鮑、木輸會也」。秦漢之交,合肥正式建立「合肥縣」,屬九江郡[5]

地理位置

合肥地處長江淮河之間,環抱巢湖,以平原丘陵為主。位於安徽省正中央,分別與東邊的滁州市、馬鞍山市,南邊的蕪湖市、銅陵市、安慶市,西邊的六安市,北邊的淮南市相鄰。 合肥地理地處中緯度地帶,屬於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夏長,春秋較短。冬季冷涼乾燥,夏季悶熱,春秋濕而暖。

經濟

合肥科教人才資源豐富,區位交通優勢較好,比較適合發展加工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合肥市在經濟發展中,注意堅持發展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以期整體提升經濟發展水平。農產以米、麥為主。今大陸地區將本縣廢去,新設合肥市。[6]

旅遊景點

包公園;三國時期古戰場逍遙津;三國時期曹操練兵的教弩台;徽園於2001年9月開放,園內共約有四十五個景點,包括合肥園,六安園,曹操運兵道等。人文景點還有淮河路的李鴻章故居和大興鎮的李鴻章享堂。環城公園,包河公園,杏花公園,三國遺址公園,合肥海洋世界,歡樂島,陽光海岸水世界,天鵝湖公園,翡翠湖公園,濱湖濕地森林公園等景點。[7]

合肥市擁有半湯湯池兩處溫泉度假區。半湯鎮位於巢湖市東部,湯池鎮位於廬江縣西部。

視頻

千年水鄉 合肥三河古鎮
安徽肥西縣三河古鎮 20110317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