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可乐果(学名:Cola acuminata (P. Beauv.) Schott et Endl.)是锦葵科、可乐果属常绿乔木,树高约12米,树形为舒展形;可乐果的叶子很硬,长圆形至卵形,暗绿色,可乐果的花开放时15朵成一簇长在叶腋处,这些花的直径为1.5厘米,没有花瓣,但有5片浅黄色的萼片,其上有紫色的斑纹,可乐果的果实为绿色的结荚,其表面有疣状疤痕,里面包裹了6-10颗粉色、紫色或白色的种子。

可乐果树在热带地区被大量种植。在中国境内,仅广东(广州)、云南海南等地区有种植。可乐果喜湿热的热带气候,适合生长在潮湿的低地中。

可乐果曾是制作可口可乐的原料。常被应用于兴奋和食用中。在非洲的礼仪中有重要地位。

目录

植物学史

几千年前,非洲中西部地区的人们就开始咀嚼可乐果。而西印度群岛的可乐果有可能是由非洲奴隶带来种子栽培繁殖起来的。西非的奴隶将其带入巴西及加勒比海地区。1886年,亚特兰大的药剂师约翰·斯蒂斯·彭伯顿(John Styth Pemberton)配制了一个治疗感冒的新药方:将可乐果和可可的提取物与糖混合在一起加入碳酸水后,得到了一种新的提神饮料,他的书记员将其称为“可口可乐”。[1]

分布范围

可乐果在斯里兰卡西印度群岛马来西亚和非洲西部被大量种植。在中国境内,仅广东(广州)、云南、海南等南部热带、亚热带地区有种植。

生长环境

可乐果喜湿热的热带气候,适合生长在潮湿的低地中。

形态特征

可乐果树为常绿乔木,树高约12米,树形舒展形;可乐果的叶子很硬,长圆形至卵形,暗绿色,长为10-15厘米。

可乐果的花开放时15朵成一簇长在叶腋处,这些花的直径为1.5厘米,没有花瓣,但有5片浅黄色的萼片,其上有紫色的斑纹,可乐果的果实为绿色的结荚,很丑,长为13-18厘米,其表面有疣状疤痕,里面包裹了6-10颗粉色、紫色或白色的种子。晒干后变成褐色。

栽培技术

在可乐果成熟后,将果荚收割,放置于烈日下晒至果荚干燥开裂,然后收采种子。

生长习性

有些可乐果能全年开放花朵,而有些则只在冬季开放花朵。可乐果的授粉方式为昆虫。可乐果的寿命很长,结果的时间可达100年。

虫害防治

可乐果象甲是危害非洲热带地区主要经济作物可乐果种子的主要害虫之一,在田间、运输及储存过程中均可危害。成虫将卵产于可乐果蛀孔表层下1厘米深处,卵期4-6天,幼虫期17-20天,幼虫在可乐果内化蛹,蛹期5-6天,成虫寿命约53天。从卵到成虫平均需要29-30天。成虫羽化3天后即可以产卵,有严重的世代重叠现象。在田间,有裂口的可乐果更容易遭到可乐果象甲的危害。可乐果象甲危害率可达34-64%,在尼日利亚和科特迪瓦象牙海岸地区,可乐果收获后期可乐果象甲危害率曾达到100%。该虫在中国未有分布报道, 但一旦传入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应引起检疫及其相关部门的高度警惕,做好检疫工作。

植物毒性

持续咀嚼可乐果可能会导致牙齿染色。并且可乐果中含有的可卡因也是有害的。因此可乐果在20世纪中期后已经很少被制成可乐了。

主要价值

食用

“可乐”是享誉全世界的一种饮料,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可乐果树。它的“坚果”(实际上是它的种子)含有2%的咖啡因,是可乐饮料的原始来源。是较优良的可食用植物。青年朋友们聚会时,可乐果总是作为一种开胃饮料;而上了年纪的人经常食用它以保持精力充沛。

药用

可乐果因含有咖啡因及可可碱成分,所以能起到类似兴奋剂的作用,但是与咖啡、瓜拉那等不一样的是,可乐果是通过冲击中央神经系统及心脏,从而从物理上达到兴奋的效果。通过在动物身上的实验,科学家还发现,可乐果能激发胃酸分泌,并且有分解脂肪的特性,这种功效可谓瘦身人士的福音。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可乐果可以用于治疗头痛、抑郁症、百日咳、哮喘和支气管炎等常见病症,也能帮助消化,还有利尿功能。

可乐果含有咖啡因,味道略苦,却成为西非土著居民的日常嗜好品之一。他们把可乐果放在口中慢慢咀嚼,不仅能缓解疲劳,还能减轻饥饿感,同时提高体能,使他们能够承受更长时间的劳动。可乐果也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被深加工成运动营养品,被广泛使用。可乐果中还含有一种名叫“可乐酚”的物质,它具有不错的抗氧化性,因此被深加工成为美容产品,受到全球爱美女士的青睐。

礼仪

除了经济和药用价值以外,可乐果还是西非地区宗教、典礼、仪式等必不可少的礼仪食物。在西非国家马里,色泽红润的可乐果象征着爱情、幸福和吉祥。

装饰

在造型艺术中,可乐果亦有应用。人们把可乐果莱形状作为装饰图案,即四个果荚头对头拼成十字图案,既简便,又美观。

植物文化

由于可乐果味苦,人们常常用它来代表生活的苦难。人们每当在生活上屡遭艰难时,总是用“一夜饥肠辘辘,天明仍食可乐”来比喻。所以,在传统习俗中,可乐果是成人的食物,未成年的孩子禁食;因为只有含辛茹苦的大人才有能力面对生活的磨难。

可乐果又是友谊和忠诚的象征。在黑非洲,只有朋友才会送你可乐果,如你拒绝,就等于拒绝友谊。同样,只有在朋友间才能分吃可乐果,以表同甘共苦、患难情深。生活是复杂的,有时与你结怨的人或敌人也会把可乐果送到你面前,或你把可乐果送给他们,但双方都不会接受,即使收下了也绝不会吃。因为在非洲人的观念中,敌人的可乐果一向被看成是有毒的。非洲人亦常把可乐果看成是盟誓物。当人们要结盟或保守一个共同的秘密时,要同吃一个可乐果,以示忠诚不贰、永不背盟。

在传统婚姻中,人们一向用可乐果作为定情之物。生活在喀麦隆境内的巴米累克族中,当父亲带着儿子到女方家求婚时,可乐果是众多礼品中的必备之物。女方家长接下可乐果后便交给女儿。女儿羞于启齿,则用可乐果表明心迹:如果她当众打开可乐果,分送给双方家长和求婚者吃,表明她同意这桩婚姻;如果她不打开,则说明她不同意,若家长逼她打开,她可以哭相抗;如果她打开了可乐果,事后又不愿嫁,等于她背叛了家长和乡亲,将为人们所不齿。就是说,传统婚姻中的可乐果就等于现代婚姻中的结婚协议书,女孩打不打开可乐果,和在结婚协议书上签不签字是一样的。而生活在加蓬、刚果、喀麦隆交界地带的芳族和贝蒂族的习俗中,青年男女要结成伉俪,需要他们当着双方家长和亲邻的面分吃一颗可乐果,以表他们永结同心,誓死不渝。所以,谚语说:“可乐果的友谊从来不是小友谊”。[2]

有些部族利用可乐果瓣或果壳占卜吉凶祸福和前途。有些部族在葬仪期间给死者送可乐果,是友谊的表示,死者亦可保佑祭奠人增寿延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