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古浪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古浪县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7°09′-37°54′、东经102°38′-103°54′。东南分别与景泰、天祝两县相连,西北与武威市凉州区接壤,东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为邻。东西长约102千米,南北宽约88千米,总面积5103平方千米。总人口38万人(2013年)。全县辖12个镇、7个乡:古浪镇、泗水镇、土门镇、大靖镇、裴家营镇、海子滩镇、定宁镇、黄羊川镇、黑松驿镇、永丰滩镇、黄花滩镇、西靖镇、民权乡、直滩乡、新堡乡、干城乡、横梁乡、十八里堡乡、古丰乡。县政府驻古浪镇。

地处河西走廊东端,北邻腾格里沙漠,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2500米。主要河流有古浪河、大靖河。年均气温5.6℃,年均降水量300毫米,蒸发量2292毫米,无霜期140天左右。属甘肃省43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18个干旱县之一。兰新铁路及312国道纵贯县境西部,甘武铁路及双(塔)景(泰)公路横越县境北部。名胜古迹有汉明长城,昌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香林寺,八步沙林场[1],冰峡,“金关银锁”古浪峡,甘酒石,寺洼台,石门山风景区等。

历史沿革

古浪,以藏语古尔浪哇而得名,意为黄羊出没的地方。夏商时期属古雍州,西周时期由西戎牧驻,东周及秦时属月氏,汉初为匈奴所居。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置苍松、 次、朴 3县(约为今古浪全境及天祝藏族自治县、凉州区的部分地方),隶属武威郡。东汉曾改苍松为仓松。三国时为魏国仓松县。十六国时期,前秦和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史称“五凉”)更替统治,先后置昌松郡、东张掖郡、魏安郡,分别辖昌松、 次、朴 等县。

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先后置昌松郡、魏安郡,分别辖昌松、 次、莫口、温泉、白山等县。隋置昌松县。唐长安元年(701年)在古浪峡口筑和戎城,之后称和戎县,后又改为昌松县。广德二年(764年)为吐蕃占领。咸通二年(861年)收复凉州,昌松故地复归于唐。北宋明道元年(1032年)属西夏国西凉府。南宋宝庆二年(1226年)为蒙古所属,在和戎城设巡检司,属永昌路。

明初为屯守所,属庄浪卫。洪武十年(1377年)因水名改为古浪,筑城于今治所。正统三年(1438年)设古浪守御千户所,属凉州卫。清雍正二年(1724年)置古浪县,属凉州府。民国初年属甘凉道。1927年废道,属甘肃省政府。1935年属甘肃省第六行政督察区。1936年属武威专员公署。1958年12月20日撤销古浪县,并入天祝藏族自治县。1961年12月15日恢复古浪县。

1996年,古浪县面积5098平方千米,人口36.8万人。辖3个镇、21个乡:古浪镇、土门镇、大靖镇、古丰乡、定宁乡、大墩滩乡、泗水乡、胡家边乡、永丰滩乡、黄花滩乡、西靖乡、民权乡、裴家营乡、黄羊川乡、十八里堡乡、黑松驿乡、井泉乡、海子滩乡、新堡乡、横梁乡、干城乡、冰草湾乡、直滩乡、新井乡。县政府驻古浪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2],古浪县常住总人口367048人,其中,古浪镇29225人,土门镇25183人,大靖镇31611人,古丰乡16584人,定宁乡23831人,泗水乡21529人,胡边乡11582人,永丰滩乡9101人,黄花滩乡12660人,西靖乡2279人,民权乡18540人,裴家营乡17732人,黄羊川乡24760人,十八里堡乡8634人,黑松驿乡20572人,井泉乡4145人,海子滩乡18208人,新堡乡8629人,横梁乡15854人,干城乡16240人,冰草湾乡7692人,直滩乡6491人,大墩滩乡6426人,新井乡9540人。

2008年末,全县面积5103平方千米,辖19个乡镇,251个行政村,1951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8.13万户36.12万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古浪县常住总人口388720人,其中,城关街道19596人,古浪镇18212人,泗水镇22245人,土门镇39261人,大靖镇40534人,裴家营镇19968人,海子滩镇27862人,定宁镇24064人,黄羊川镇25482人,黑松驿镇21396人,永丰滩乡10857人,黄花滩乡17513人,西靖乡4919人,民权乡17663人,直滩乡16121人,新堡乡8165人,干城乡13479人,横梁乡13807人,十八里堡乡9619人,古丰乡17957人。

2015年,省民政厅(甘民复〔2015〕94号)批复同意撤销永丰滩乡、黄花滩乡、西靖乡,设立永丰滩镇、黄花滩镇、西靖镇。

视频

古浪县 相关视频

古浪县宣传片
甘肃省古浪县城市宣传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