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又读.大学(肖从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又读.大学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又读.大学》中国当代作家肖从德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又读.大学

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自己也接触过《大学》这一我国古代的经典著作。那时,我还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在“红卫兵”破四旧战利品的废墟里玩耍,胡乱翻到一本草版《大学》,上面的文字皆是繁体,认不了几个,要不是有朱砂圈点,还不知怎么断句。看了几下,毫无趣味,便扔了。当时真是管中未见豹,更不要说知其皮毛了。这个暑假,学校提倡读几本书——然而长篇幅、大部头的文字我也没了兴趣。因此,便在没有几本书的书架上翻了一本从地摊上淘来的旧书,第一篇便是《大学》。看了几遍,总算有了一点管中窥豹、知其皮毛的认识,方才领略到一点它里面所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哲理。

《大学》开篇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大学》的三纲。而后面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便是《大学》的八目。而“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即是《大学》三纲八目的追求。

三纲八目是《大学》的纲领和宗旨,纵览《四书五经》,我们发现,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是循着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所以,《大学》的开篇也是其为人做事的大道与精髓所在。因此,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是每一个庶人最大最基本的事就在于弘扬光明、正大、高尚的品德;在于教化、影响民众懂礼明礼、守纪守法;在于达到“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的至善至美的境界。而只有这样,才能“家齐、国治、天下平”。

其实《大学》讲的是一个教化与治理问题,教化是本,治理是末。教化即为正心、修身,治理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以修身为本,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只是末。从这个意义上讲,“修身”便是《大学》的核心内容了。

修身是什么?修身就是要外肃容、内“正心”。

所谓外肃容,不是要求每个人都有潘安之貌、西施之美。外肃容则是要求人们通过学习、修炼,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大方得体,行走坐立稳健端庄,待人接物谦恭文雅,议事论理中正不偏。

而内正心就是要摒弃私心邪念,守住清廉寡欲。居庙堂之高,上无愧于天地,下无愧于江山社稷,对得起国家,对得起民族;处江湖之远,上无愧于父母,下无愧于妻子儿女,无害于家庭,无害于邻里。

自古至今做事容易做人难。做人难就难在修身,而修身难就难在正心。历史上注重个人德行操守修养的例子很多。

相传东汉名臣杨震,到东莱当太守时经过昌邑,曾受过他推荐的昌邑县令王密深夜来访,以十斤黄金相赠。杨震不受,王密就说:“暮夜无知者。”杨震怒道:“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愧然而退。后人遂称杨震为“四知先生”。因而“四知先生”、“四知家风”等就成了千古流芳的美谈。

曾国藩一生非常注重完善自己的人格的修炼,同时以人格的修炼的完善来促进事业的建立。他修身有五字:诚、敬、静、谨、恒。诚,即诚实,诚恳。为人表里如一,自己的一切都可以公之于世,要修炼自己的诚。所谓敬就是敬畏,人要有畏惧,人不能无法无天,要有敬畏。表现在内心就是不存邪念,表现在外就是端庄严肃有威仪。静,是指人的心、气、神、体都要处于安宁放松的状态。谨,指的就是言语上的谨慎,不说大话、假话、空话,实实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恒,是指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曾国藩用这五字修身、正心,完善自己的人格,为清朝的国治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历史上贪得无厌、阿谀奉承、上骗国君、下欺百姓的人也屡见不鲜,但终究不会落得好下场。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和珅了。和珅一生为官20余载,升迁47次,所任官职、所获荣衔多达几十项,可谓权倾朝野。他一生贪得无厌,巧取豪夺,贪污受贿,富可敌国。和珅在乾隆时为官期间,奉承皇帝,陷害忠良,谋杀无辜,受贿索贿,积聚了大量的金银珠宝。仅吉林人参就达600余斤之多。据史料记载,嘉庆四年查抄其家时,和珅财产的三分之一,价值二亿二千三百万两白银,玉器珠宝、西洋奇器无法胜数。和珅拥有的财产触目惊心,其家所藏宝物,许多连皇宫内廷都没有。他攫取了大清朝15年的收入,家产达到8亿两白银,和珅贪污致使大清帝国元气大伤,大清朝从盛极而衰,日薄西山。这样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祸国殃民权贵,岂能善终——四十九岁时(嘉庆四年正月)被新任的皇帝以二十条罪状赐死于狱中,家财悉被查抄。

历史如此,现实何尝不是如此啊!

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违纪违法的大小官员,哪一个不是心术不正、贪恋太多啊?

由以上正反面的历史铜镜,不难得出做人必修身,修身必正心。修身正心在明德,明德在亲民。有道是“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一人无德只是一人一生慵慵噩噩。倘若一国无德则会国亡家破。因此,在广大青少年乃至全体国人中大力、广泛的进行崇礼尚德教育,不仅是为了建立良好的公序良俗,而是有关国家民族的兴毁的大事。

又读《大学》,伏案思之:.《大学》之道,丰富而精辟;《大学》之义,深远而高崇;《大学》之理,至善而众服。

《大学》不仅教给我们修身养性之道,也告诉我们认识事物的正确方法途径;不仅从大处传授我们“平天下在治其国”、“治国必先齐其家”等个人建功立业之法,也从生活的细小点滴处要求我们要意念真诚,要在内心深处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读完《大学》,内心深处再无“山重水复”之感,只有“柳暗花明”一片。[1]

作者简介

肖从德,男,1955年9月出生于湖北省宜昌县分乡区(现夷陵区分乡镇)棠垭公社棠垭大队一个小山窝(肖家岭),1977年11月年参加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中专考试,次年春季进入当时的宜昌县师范学校学习,2015年10月退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