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历城第二中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历城第二中学地处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故里,始建于1958年[1]。六十年的薪火相传,学校从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发展成为享有较高社会美誉度的齐鲁名校。2016、2017连续两年,被评为“山东省最具综合实力高级中学”。先后被授予 “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宋庆龄少年儿童科技发明示范基地”“全国十佳创新型学校”等百余项荣誉称号。《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各大媒体对学校办学成果进行了跟踪报道,每年有五六十个国内外教育考察团到校交流。

办学条件

教学设施

学校硬件设施完善,建筑面积达13.8万平方米,有教学楼4座,科技馆、体艺馆各1座,高标准的塑胶运动场2个,人造草皮足球场2个。教学功能室齐全,设施先进,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室配置国内一流,美术、音乐舞蹈等教室达国家一类标准,生态馆、汽车模拟驾驶室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境界,陶艺馆、器乐室、校园电视台、藏书15万余册的图书馆等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学校实现了教育教学的信息化,构建了以信息中心为核心的网络系统,校园网、校园电视台和双向教学系统成为校园内信息交流的纽带。教室全部配备电视、电脑多媒体教学系统,任课教师配有手提电脑,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已成为教师的必备要求。学校教学资源极大优化,教学现代化程度大大提高,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数字化,信息技术让校园成为互动整体。

学生管理

学校实行人文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又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学生管理工作,通过制定培养目标体系、完善管理组织体系、建立教育活动项目体系,激发学生参与制度制定及管理评价过程,达到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目的。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场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全面管理的基础上安排管理工作重点,管理方式讲求实效,或和风细雨,或纪律约束,或行为感染,或活动教化,取得了良好效果。级部负责制日趋成熟,各个级部既相互竞争,比拼优势,又立足级部特点,创新管理,形成特色,横向比较与纵向对比推动了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学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寄宿制管理模式。

教育科研

学校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研兴校”战略,稳步推进教学改革。积极与中国教育学会合作,邀请魏书生、吴昌顺、任小艾、王金战、李阳等近60位全国知名教师、班主任、教育专家来学校做专场报告,听课、评课,参与教研,提升了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为推动教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学校创刊《稼轩教研》[2]中国教育学会会长、著名教授、博士生导师顾明远先生亲笔题名,当代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题写贺词,《稼轩教研》现已成为教师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展现教研成果的重要平台。学校依托课题,营造氛围,鼓励教师投身教科研,现有立项课题11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5项,市级3项。学校还充分运用“271”教学法则构建高效课堂,转变教师教学理念,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关注教学细节、提高教学效率,扎实推进教学改革,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与提高。

师资队伍

学校一方面纳贤招优,吸收各地骨干教师与优秀大学毕业生,一方面加大校本培训力度,加速青年教师成长,现已形成了一支年轻有为、团结合作、勤勉上进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410人,中、高级教师200余人。近几年来,涌现出区级以上先进教师120人,其中国家级12人、省级21人、市级30人,150多位教师荣获省、市、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一大批教师在国家、省、市、区优质课、说课、论文评比、技能大赛中获奖。广大教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积极为学生提供学业、心理及生活救助,深入孩子们的心灵,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视频

历城第二中学相关视频

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宣传片
“济南历城第二中学新型运动健康中心(气膜)”项目启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