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原图链接来自 中考网 的图片

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No.1 high Scholl Affiliated To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通常被简称为华师大一附中、“师大附中”、“师大一附中”,位于中国上海市,是首批被列为上海市重点中学的学校。2005年2月,又被命名为首批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1]

目录

办学成果

学校办学成果斐然,近年来连续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市普教系统德育先进集体、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市头脑奥林匹克特色学校、市金爱心集体、市五四红旗团组织、市家庭教育指导实验性基地、上海市学校心理辅导示范校,并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教席联系学校。学校拥有张思中外语教学法研究所、跨学科课程研究所两个市级教育科研基地。学校每年都为北大清华复旦同济交大浙大等高校输送大批优秀学生。每年都有学生在市、区各类竞赛中获奖。

学校的“研究型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实验项目在硬件和软件建设上都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果并在市区产生一定的影响。

师资力量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专业精湛、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其中有获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师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上海市劳动模范2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特级教师6人,国家级、市级骨干教师7人,高级教师51人(占全体教师47%),研究生12人,博士1人,硕士85人(含硕士课程班)。名特教师张思中、陆继椿、吴传发、刘定一等在全国和上海教育界有较高知名度。2000年在全国第二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比中,该校有两个课题获得二等奖(基础教育最高二等奖),占上海普教系统成果的三分之一。近年来,学校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2000年有2人获全国青年教师评比一、二等奖,4人获上海市青年教师大奖赛一等奖,11人获区青年教师大奖赛一等奖,卓国诚等8人被推荐为上海市级青年骨干教师。其中获全国教学评比一等奖5人,上海市教学评比一等奖12人。在全国第二届教育教学优秀成果评比中,学校荣获两项二等奖(上海基础教育最高等第为二等奖,全市共6项),在基础教育界引起瞩目。

学校荣誉

光华大学附中小名取“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之意,大夏大学附中校名取“光大华夏”之意。两校均重视教育质量,聘请名师,造就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其中,既有乔石姚依林尉健行等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又有梁守磐陈凯先方成叶澜等院士、博士生导师,还有谢晋、赵长天等著名导演、知名作家等。学校在2005年3月通过市教委审批,被命名为首批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也是虹口区乃至上海市的一所著名高中。

学校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拔尖人才。每年毕业生有95%以上考入大学,90%以上考入本科,文、理科多人进入上海前十名,大批学生取得高考500分以上高分。学校常年开设选修课、活动课,设课外活动小组,开办学生社团(其中有在市内影响较大的“华东师大一附中学生计算机协会”、“学生课题研究”以及“学生论坛”。在全国和上海市的各项竞赛中,该校学生每年获奖二百余项。头脑奥林匹克赛曾多次获得上海市第一名,两次代表国家赴美、德参加世界头脑奥林匹克比赛,获世界第4、第6名。各类竞赛获全国团体亚军4次,上海团体冠军8次;全国单项冠军9次,上海单项冠军40人次,各类竞赛一等奖(市级以上)58人次。

学校特色

学校长期以来形成了“科研领先、教有特点、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十六字办学特色,形成了“培养研究型学生,造就研究型教师,建设研究型学校文化”的三个“研究型”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在课堂教学上,形成了“严谨、扎实、生动、创新”的优良教风和“勤学好问、刻苦钻研、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优良学风。

学校形成了适合学生自我反省和自我发展的以“修身”为特色的德育模式。丰富多彩的学生课题研究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均在全市具有较大影响。学生科技活动成果显著,头脑OM活动项目代表国家多次赴美国德国参加国际性比赛,获世界冠、亚军。车辆模型、计算机等特色活动项目,也多次在全国竞赛中获得团体冠军。

学校设立国际学生部,为学生创造更多接触和了解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机会,每年组织学生赴加拿大参加文化夏令营活动,赴新加坡参加主题交流活动。高二学生还有机会参加上海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AFS活动,到美国或欧洲国家就读一年。先后有来自泰国韩国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的学生就读于该校。国际学生部也接待欧美等国的学生来我校参加夏令营活动[2]

视频

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相关视频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第一中学 加油
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