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部白犀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北部白犀牛

拉丁学名: Ceratotherium simum cottoni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 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哺乳纲

亚 纲: 真兽亚纲

目: 奇蹄目

亚 目: 角型亚目

科: 犀科

属: 白犀属

种: 北白犀

分布区域: 刚果瓜兰巴国家公园

中文学名: 北部白犀牛

二名法: 北白犀、北方白犀牛

北部白犀牛和南部白犀牛同属白犀亚种,与非洲南部的白犀在基因上存在较大差异。[1]

北白犀曾经分布在乌干达西北部、乍得南部、苏丹西南部、中非共和国东部及刚果民主共和国东北部。

2016年5月灭绝,只剩标本。

2018年3月19日,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苏丹”在肯尼亚去世,终年45岁。

2021年4月5日,地球上仅存2只北部白犀牛,它们都是雌性。[2]

物种学史

1970年代及1980年代之间的非法猎杀令其数量由500只减至15只。由1990年代至2003年间,其数量回复至32只。2000年的研究发现它们的数量在上升,可确定生存的共有30只,另有6只可能生存。自2003年中后,非法猎杀再度猖獗,它们野外的数量急降至5-10只。

加兰巴国家公园中,北白犀的数目曾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达到35只,在2003年4月为30只,其后有6只被杀,4只新出生,随后又有2只被猎杀。

最后在野外生存的北白犀均生存于刚果民主共和国加兰巴国家公园。

刚果民主共和国政府于2005年1月批准将5只北白犀由加兰巴国家公园移送到肯尼亚,并加强保育加兰巴,让这些北白犀有可重回的环境。不过,移送未曾开始,这5只北白犀就已经死亡。

于2005年8月,地面及空中搜索发现有一只独居的雄犀,并包含一只成年雄犀和两只成年雌犀的群落。2016年5月1日腾讯新闻宣布北部白犀牛已经彻底灭绝。

分布范围

北部白犀牛曾经分布在乌干达西北部、乍得南部、苏丹西南部、中非共和国东部及刚果民主共和国东北部。

保护措施

世界上仅存3只北部白犀牛:一只已进入暮年的雄犀和两只雌犀一起,生活在肯尼亚的奥佩亚塔自然保护区内。三只犀牛在2009年被从王宫镇动物园移送到肯尼亚,它们成为拯救这一亚种的最后希望。然而这一计划也落空了。而其他的尝试,包括人工繁殖,均告失败。王宫镇动物园的雄犀牛的精子被保存在柏林野生动物研究中心(IZW)。犀牛纳比雷的卵细胞和其他身体组织在其死后立即被提取并送往意大利一家专门的实验室。

虽然在2016年5月北部白犀牛已宣布灭绝,但有标本可供我们观赏北部白犀牛。

种群现状

自2014年美国圣迭戈动物园的一头年迈北白犀死亡后,全球仅剩下五头北白犀。然而时至今日——2015年中旬,世界上仅剩下最后了一头北白犀“苏丹”,而它已经43岁高龄。北白犀野生种群的平均寿命为40岁,年老的苏丹繁殖能力不言而喻。保护区的一对北方白犀牛母女,以及另外两头分别养在美国捷克的雌性也都因为年龄、身体状况等原因无法自然受孕。

2015年11月,圣地亚哥野生动物园一头41岁的雌性北部白犀牛诺拉“病逝”。截止2015年11月,地球上仅剩三头北部白犀牛。

2018年3月19日,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在肯尼亚去世,终年45岁。

2021年4月,据非洲新闻(africanews)报道,纳金(Najin)和法图(Futu)是世界上仅存的两只北方白犀牛,且均为雌性。

保护级别

北白犀属于《华盛顿公约》附录:一类保护动物。

尽管犀牛角的交易在全球范围内被禁止,但在黑市内仍然热火朝天,在也门就有专门的犀牛角市场,在那里以犀牛角制成手柄的匕首是众多买家和卖家关注的焦点,是身份的象征。利益熏心的偷猎者每年都大量猎杀这些珍贵的白犀,而面对偷猎猖獗,非洲国家由于落后的经济技术无暇应对,这些问题已经导致北白犀成为即将灭绝在现代文明面前的大型动物。

相关视频

地球上最后一只雄性北部白犀牛,40名武装人员24小时保护!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