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园林绿化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相关资讯
对话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副局长: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用绿道连接人与自然
绿色已经成为城市副中心最亮丽的城市底色,生态环境变好了,公园管理水平提升了,副中心在“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林海之间加速崛起。
2022年11月,北京市通州区荣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的“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在北京平原地区中率先创森成功。五年多来,通州区坚持大尺度增绿,森林覆盖率提升至33.43%,建成绿道375公里,为我国北方平原地区生态建设提供了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副中心样板。
近日,首都绿隔专访了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副局长魏昀赟,了解打造国家森林城市的过程,以及“十四五”时期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在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即将开展的工作。
积极打造国家森林城市,副中心绿化大幅提升
2017年9月,通州区正式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自2019年起至2022年,通州区有序实施百余项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有效推进水系治理和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截至2021年底,通州区森林网络、森林健康、生态福利、生态文化和组织管理五大体系36项创森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于2022年4月顺利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验收。
总结这五年的创森工作,通州区园林绿化局主要围绕以下四点开展:
一是坚持系统谋划,形成“两带、一环、一心”绿色空间布局。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在东部实施潮白河森林生态景观带等8项工程,新增生态绿带3.5万亩,促进京津冀生态协同;在西部实施永顺城市公园、台湖万亩游憩园等6项工程,新增生态廊道2.6万亩,增强了副中心和市中心城区的生态联系。在副中心环城绿色休闲游憩环上打造13处公园。在核心区域,占地11.2平方公里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已于2020年9月对外开放,现成为首都生态文明[1]建设的“金名片”。
二是坚持应绿尽绿,增加大尺度绿色空间。继续启动实施《北京市城市副中心园林绿化三年行动计划》和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工程,实施造林20余万亩。建成东郊森林公园[2]、台湖公园等万亩以上森林8处,千亩以上森林组团32处,建成并开放各类公园51处,建成北运河绿道、运潮减河绿道等375公里。
三是坚持全民参与,增强市民植绿、爱绿、护绿意识,积极培育繁荣兴旺的森林生态文化。充分利用义务植树基地、园艺驿站等40余处生态科普教育场所举办特色活动,市民创森支持率、知晓率和满意度均达到90%以上。
四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筑牢野生动物保护基础。2021年至今,通州区园林绿化局累计建设生态保育小区49处,通过搭建本杰士堆(人造灌木丛)、人工鸟巢和昆虫旅馆等方式,为野生动物提供繁衍生息的拟自然环境。目前共监测到野生鸟类35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4种,大鸨、白鹭等珍稀鸟类迁徙到副中心越冬受到市民朋友们的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 ↑ 【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建设指标》解释(三十四),搜狐,2021-03-16
- ↑ 森林公园负氧离子在线监测站会成为未来潮流趋势,搜狐,2019-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