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利比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利比亚

利比亚国(阿拉伯语:دولة ليبيا‎‎,英语:State of Libya),简称“利比亚”,是北非的一个国家,位于地中海南岸,与埃及苏丹乍得尼日尔阿尔及利亚跟突尼斯相邻。面积176万平方公里,首都的黎波里。 [1] 公元前3世纪建立努米底亚王国。曾先后从属于迦太基、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1912年沦为意大利殖民地,1943年被英、法占领。1951年独立,建立利比亚联合王国。 1963年改名为利比亚王国。1969年9月1日,成立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 1977年改名为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1986年起使用国名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2011年,爆发反对卡扎菲的利比亚内战,卡扎菲政权覆灭。2013年5月,国名改为利比亚国,但此后仍然冲突不断。

 

利比亚长期实行单一国营经济,依靠丰富的石油资源,曾一度富甲非洲,但由于局势动荡,利比亚石油出口锐减。 [2] 利比亚仍处于过渡期,政局动荡,政党纷争不断,司法体制不健全,军警体系不完善,战后武器泛滥,民兵猖獗,极端伊斯兰势力滋生蔓延,暗杀、绑架、抢劫等暴力事件频发,安全局势恶化。政治和安全局势的恶化导致利比亚经济重建缓慢。 [3] 2017年9月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最新旅游禁令,利比亚在新版旅行禁令名单中。 [4]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利比亚国 英文名称 State of Libya
简 称 利比亚 所属洲 非洲
首 都 的黎波里 主要城市 班加西,苏尔特,艾季达比耶,图卜鲁格等
国庆日 1951年12月24日 国 歌 《利比亚,利比亚,利比亚》
国家代码 LBY 官方语言 阿拉伯语
货 币 利比亚第纳尔 时 区 UTC+2
政治体制 总统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 国民代表大会主席:阿基拉·萨利赫·伊萨,总理:法耶兹·萨拉杰
人口数量 637万(2017年) 人口密度 3.6人/平方公里(2016年)
主要民族 阿拉伯人、柏柏尔人 主要宗教 伊斯兰教
国土面积 176万平方公里 GDP总计 483.20亿美元(2018年,国际汇率)
人均GDP 7235美元(2018年,国际汇率) [5] 国际电话区号 +218
国际域名缩写 .ly 道路通行 靠右驾驶
最大城市 的黎波里 人类发展指数 0.771(2013年)
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别 称 沙漠王国、干旱之国、非洲雄狮
国 花 石榴花 主要学府 宣教学院、石油学院

历史沿革

古代

 

公元前3世纪,利比亚人在反抗迦太基帝国统治的斗争中曾建立统一的努米底亚王国。 7世纪,阿拉伯人打败拜占庭人,征服当地柏柏尔人,带来了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教。 16世纪,奥斯曼帝国攻占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控制了沿海地区。

近代

1912年,利比亚在意土战争后成为意大利殖民地。 1943年初,法、英分别占领利比亚南、北部。二战后,由联合国对利全部领土行使管辖权。 1951年12月24日,利比亚宣告独立,成立联邦制联合王国,伊德里斯一世成为国王。

1969年9月1日,以卡扎菲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九月革命,推翻伊德里斯王朝,成立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 1977年3月改国名为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1986年4月改国名为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 卡扎菲执政时,利比亚政府持有143吨黄金储备,卡扎菲欲借此创建一个泛非货币,与全球现行的美元系统相对抗。利比亚巨大的石油产量,也是美国军事干涉利比亚内政的原因。 [6] 美国和卡扎菲政权之间的积怨由来已久。1970年6月,利比亚宣布收回美国设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附近的军事基地。1980年,美国宣布利比亚为“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关闭了驻利比亚大使馆。1981年,美国海军的飞机击落了两架利比亚飞机,两国断交。1986年,时任美国总统里根下令停止与利比亚的经济和贸易关系,冻结利比亚在美国的资产。此后,美利接连发生军事冲突,里根下令空袭利比亚。1988年12月,美国泛美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47客机制造爆炸,机上的259名乘客和地面11人罹难,即洛克比空难,美国认为是两名利比亚情报官员所为(但当事人始终未认罪)。 美国政府在打败萨达姆之后,在所谓的“战后重建”中越陷越深,从而对卡扎菲采取了怀柔政策。而卡扎菲在威慑和利诱的情况下,也选择了退让。 1999年,利比亚同意移交两名疑凶给联合国受审。 21世纪初,美国已经开始从伊拉克脱身,而且有埃及政变这么好的机会,美国会趁机顺手推动卡扎菲下台。 2003年9月12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3票赞成、2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第1506号决议,决定解除联合国因1988年洛克比空难和1989年法国联航空难事件而对利比亚实施的长达11年的制裁。

利比亚战争与卡扎菲家族的覆灭

2011年2月16日起,利比亚多个城市出现抗议活动,要求卡扎菲政府下台,抗议活动向全国蔓延,演变成武装冲突;3月17日,联合国决定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以法国、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利比亚展开“奥德赛黎明”军事行动;8月21日,反对派攻入的黎波里;两天后,占领卡扎菲权力象征的阿齐齐亚兵营,卡扎菲政权正式倒台,反对派成为利比亚执政当局。[7]

 

10月20日,执政当局称完全占领卡扎菲残余最后一个据点苏尔特,卡扎菲及其接班人穆塔西姆被俘身亡。执政当局武装将两人遗体送至米苏拉塔一处肉类冷藏库中向市民展览了4天 [8] 后秘密下葬。卡扎菲身亡后,利比亚分崩离析。 2013年1月9日利比亚国民议会正式批准停止使用“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名称的决定,改国号为“利比亚国”。 [9]

后卡扎菲时代

2011年,卡扎菲政权被推翻。历史上,利比亚由的黎波里塔尼亚(西部)、昔兰尼加(东部)和费赞(南部)三个地区构成。2012年3月6日,利比亚东部的拜尔盖地区(旧称“昔兰尼加”)宣布实行联邦自治。 2018年12月19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北京宣布其理事会已批准新一批6个意向成员加入,其中包括利比亚。 [10]

自然环境

区域位置

 

利比亚位于非洲北部,面积1759541平方公里,位于东经9°-25°,北纬18°-33°之间。东部与埃及交界,东南与苏丹为邻,南部同乍得和尼日尔毗连,西部与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接壤。北部临地中海。海岸线长约1900余公里。

地形地貌

利比亚全境95%以上地区为沙漠和半沙漠。大部分地区是平均海拔500米的低高原,受宽阔低地分割。北部沿海有狭窄平原。荒漠与半荒漠占总面积90%以上;西北部与南部多砾漠、石漠;其余为沙漠,间有绿洲。

气候特征

利比亚北部沿海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冬暖多雨,夏热干燥内陆区属热带沙漠气候。其夏季平均气温为35℃,冬季平均气温为15℃。 年平均降水量从北往南由500毫米----600毫米递减到30毫米以下,常有来自南面撒哈拉沙漠的干热风为害。中部的塞卜哈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区之一。

水系分布

利比亚境内无常年性河流和湖泊。井泉分布较广,为主要水源。

时区

格林尼治中午12时,为利比亚14时,即北京时间20时。

自然资源

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位居非洲第一,分别为430亿桶和1.54万亿立方米。 利比亚是主要的石油出口国之一。利比亚1955年颁布国家石油法,并开始石油勘探。1959年发现了第一批油田,1961年开始出口原油。利比亚原油油质好,并且含硫量低,蜡油产率高。2011年内战爆发前,利比亚原油日产量约160万桶。截止2014年9月统计,利比亚天然气储量1.54万亿立方米,居非洲第四位。2018年,利比亚石油生产趋向稳定,目前日产量约95万桶。 利比亚其他资源有铁(蕴藏量20-30亿吨)、钾、锰、磷酸盐、铜、锡、硫碘、铝矾土等。沿海水产主要有金枪鱼、沙丁鱼、海绵等。

行政区划

区划

 

1990年利比亚重新划分行政区域,将原来的13省合并为7个省(沙拉拉、巴延奥卢、五点、苏尔特湾、的黎波里、绿山、西山),下设42个地区。1998年,利比亚全国划分成26个省。2002年增至28个省及两个地区。 主要城市:的黎波里、班加西、米苏拉塔、扎维耶、塞卜哈、贝达、艾季达比耶、德尔纳、图卜鲁格、迈尔季、兹利坦。

首都

首都的黎波里(Tripoli),人口175万(2006年)。的黎波里是利比亚最大港口,位于国境西北部,濒临地中海南岸。的黎波里是一座拥有27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自古便是重要贸易中心和战略要地。的黎波里作为城市名称,有着一段漫长的历史。公元前7世纪,腓尼基人在北非地中海沿岸建立起3座城市,这就是奥萨、布雷撒和莱普蒂斯,统称为“的黎波里斯”。

国家象征

国名

卡扎菲执政时期国名为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The Great Socialist People's Libyan Arab Jamahiriya),2011年,卡扎菲政权被推翻,国名暂定为利比亚(Libya)。2013年1月9日利比亚国民议会正式批准停止使用“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名称的决定,报道称,议员们批准了“利比亚国”(State of Libya)作为现国名,在新宪法确立以前,将一直使用这一国名。议会领导层的消息称,“通过这个决定的目的是让政府可以修改所有官方文件,这些文件仍采用以前的国名。” 国名源于希腊语,意为“白种人居住的地方”。

国旗

利比亚国旗为红、黑、绿三色横旗。中间黑色带子代表昔兰尼加地区,阔度是红色和绿色带子的两倍。黑色带子中央的新月和五芒星是多数阿拉伯穆斯林国家的传统标志,这个设计来源自塞努西穆斯林教派黑底新月五芒星旗。红色带子代表费赞地区,亦象征人民的鲜血;而绿色带子代表的黎波里塔尼亚地区和伊斯兰教,亦是繁荣的象征。

国徽

利比亚自2011年利比亚内战后,利比亚政府尚未设计确定新国徽。2013年起,利比亚国驻外使馆及护照所使用的星月徽章作为国徽。

 

国歌

《利比亚,利比亚,利比亚》

人口民族

利比亚全国总人口637万(2017年),主要是阿拉伯人,其他为柏柏尔人。

外交

外交政策

利比亚新政权建立以来,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利比亚新政权的对外政策可概括为:坚持阿拉伯、非洲、伊斯兰和发展中国家属性,强调独立自主、平等互利、互不干涉内政等原则。新政权奉行全方位、均衡外交,在总体方针上,摒弃卡扎菲时代“个人外交”、“非洲领袖”的烙印,践行相对务实、温和的“新外交“理念,将本国利益作为外交政策立场的出发点,重视民意和对外民间交往。 [11]

 

同美国的关系

卡扎菲执政后,利美关系一直紧张。1980年里根政府上台后,美指责利"支持国际恐怖主义",两国关系迅速恶化。1991年,美、英指控利两名情报人员策划了1988年洛克比空难事件,推动安理会对利实施制裁。2003年8月,利在洛克比问题上对美、英做出重大让步,表示愿支付27亿美元巨额赔偿并为利官员行为承担责任。2004年利美恢复代办级外交关系,美宣布全面取消对利经济制裁。2006年美宣布全面恢复与利比亚的外交关系,并将利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中删除。2008年1月,利外长沙勒格姆访美。 2009年4月21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会见利比亚国家安全顾问、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之子穆塔西姆·比拉·卡扎菲时表示,美国非常重视同利比亚的关系,彼此有许多增进合作的机会。希拉里和穆塔西姆就安全合作等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然而,2011年2月利局势发生动荡后,美公开要求卡扎菲下台。3月,美联合多国部队对利实施军事打击。3月31日,美向北约移交对利军事行动指挥权。7月15日,美宣布承认“国家过渡委员会”为利合法执政当局。10月18日,美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访问的黎波里。12月17日,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访问的黎波里。 2012年7月、9月,美国副国务卿伯恩斯访问的黎波里。2013年3月,利总理阿里·扎伊丹访问美国和联合国。2014年5月利局势恶化后,美国逐渐加大对利问题斡旋力度,参与利问题国际斡旋努力,同意大利等国共同主持数次利问题国际会议。8月,利临时政府总理萨尼赴美出席首届美非峰会。 美驻利大使遇袭身亡事件:2012年7月,以色列裔美国人制作的影片《穆斯林的无知》被上传至视频网站YOUTUBE,引发全球多国穆斯林不满。9月11日晚,数百名利民众包围美驻班加西领事馆,抗议电影上映。部分武装分子纵火焚烧了领馆建筑,并同馆内安全人员发生交火,造成美驻利大使克里斯托弗·史蒂文斯及3名使馆人员身亡。事发后,利予以强烈谴责,承诺保护外国驻利外交机构和人员安全,愿与美国配合开展相关调查。美已认定该事件为恐怖袭击,但表示此事不会影响美利关系。2014年6月,美在利抓获袭击事件主谋之一阿布·卡塔莱。 当地时间2016年4月1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台(Fox)采访,承认出兵利比亚是任内最大错误。

同欧盟的关系

在利局势发生动荡前,欧盟是利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石油的主要销售地。2007年,欧盟与利签署了全面恢复与利关系的框架协议,并宣布与利建立全面伙伴关系。2011年2月利局势发生动荡后,欧盟于2月28日决定对利政府实施制裁。4月12日,欧盟外长会议发表联合声明,呼吁利政府停火,并要求卡扎菲下台。5月22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凯瑟琳·阿什顿访问班加西,宣布欧盟驻班加西办事处正式运行。

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

 

利比亚是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和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马盟)成员国。但卡扎菲认为阿盟没有发挥应有的政治作用,阿盟在洛克比空难等问题上对利支持不够,多次威胁要退出阿盟,并与沙特等国领导人爆发激烈争吵。 2011年2月利局势发生动荡后,阿盟中止了利在阿盟的席位。3月12日,阿盟召开外长会并发表联合声明,支持在利设立“禁飞区”。8月25日,阿盟宣布承认“全国过渡委员会”为利人民惟一合法代表,并恢复利在阿盟的席位。

同非洲国家的关系

利比亚是非洲联盟(非盟)成员国。卡扎菲执政时期,利积极参与非洲事务。1997年8月,利倡议成立萨赫勒-撒哈拉国家联合体。1999年9月,卡提出建立“非洲联盟”设想。2000年7月,卡推动非洲统一组织(非统)第36届首脑会议通过《非洲联盟章程草案》。2001年7月,非洲联盟正式成立。卡还提出设立非盟联合政府并进而建立“非洲合众国”等设想,强调非洲在包括联合国改革等重大问题上应团结一致,“用一个声音说话”。 2011年2月利比亚局势发生动荡后,非盟积极进行政治斡旋,设立高级别特设委员会,先后提出政治利问题的“路线图”、《框架协议建议书》等,并推动联合国安理会召开利比亚问题会议。9月21日,非盟宣布承认“国家过渡委员会”。10月20日,非盟表示,利可以恢复在非盟及其下辖各个机构的活动。

同中国的关系

1978年8月9日,利比亚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2011年9月12日,中方宣布承认“利比亚国家过渡委员会”为利比亚执政当局和利比亚人民的代表。利比亚外长海亚勒于2012年6月访华,并派外交部部长助理参加了于2012年7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五届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另中国承认利比亚现政府的条件,即利比亚战争中中国的损失由利比亚承担。

同卡塔尔关系

2017年6月5日,利比亚政府宣布与卡塔尔断交。

相关视频

1、局座: 利比亚原来多么好的一个国家

局座: 利比亚原来多么好的一个国家

2、卡扎菲时期的利比亚: 豪宅家家有, 轿车天天开, 现在怎么样了呢?

卡扎菲时期的利比亚: 豪宅家家有, 轿车天天开, 现在怎么样了呢?

參考來源

  1. 利比亚国家概况,外交部网,2019年7月
  2. 后卡扎菲时代,利比亚乱象丛生,新民网,2015-03-23
  3. 驻利比亚经商参处参赞致辞,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利比亚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网,2014-05-14
  4. 特朗普签署最新旅游禁令:朝鲜、乍得、委内瑞拉进入名单,央广网,2017-09-25
  5. 利比亚gdp、人口,世界银行网,2017-07-25
  6. 希拉里邮件:美国为黄金石油军事干预利比亚,凤凰网,2016年01月10日
  7. 利比亚局势动荡 卡扎菲被捕死亡 ,中国网络电视台网,2019-02-22
  8. 卡扎菲尸体已被利比亚执政当局埋葬于秘密地点,腾讯网,2011年10月25日
  9. 利比亚国民大会决定停用卡扎菲时代国家名称,腾讯网,2013-02-13
  10. 亚投行成员扩至93个继续欢迎新成员,中国政府网,2018-12-19
  11. 利比亚军队军事警察部队司令宣布解散国民议会,中新网,2014年0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