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冬油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冬油菜民俗用语。是指生长过程中需要越冬的油菜,是指秋播秋冬交际时播种至第二年春季夏季收获的油菜。

我国冬油菜种植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各省和云贵高原地区,气候温暖,雨量较多,为一年多熟区。主要种植甘蓝型油菜,秋播夏收,全生育期200多天。 冬油菜区油菜面积占全国油菜总面积90%以上。[1]

冬油菜是越年生植物,可用于解决冬季农耕地闲置状态,可缩短农耕地闲置及无作物覆盖时间。可增加农耕地植被覆盖率及覆盖时间。

近年来,随着科研人员的逐步研究,我国的冬油菜种植区域及面积已逐步向北向西等冷寒区地带转移。使得原来不能种植冬油菜的甘肃、新疆等冷寒带区域也成为了冬油菜种植区域。


'中文学名/拉丁学名冬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别 称/二名法:芸薹寒菜胡菜苦菜薹芥瓢儿菜佛佛菜/上海青

/:植物界/被子植物门

/亚 纲:双子叶植物纲/五桠果亚纲

/:白花菜目/十字花科

/:芸薹族/芸薹属

/分布区域:芸薹(油菜)/ 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各省和云贵高原地区

品种介绍

我国油菜生产分为冬油菜和北方春油菜两大产区,其中冬油菜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油菜总面积的90%,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各省。近几年我国冬油菜播种面积和总产量都有显著增长,特别是黄淮流域广大地区,充分利用冬闲地扩大复种面积,油菜有了很大的发展。油菜种植在苏北皖北的发展也很快,本区冬季温度适于油菜秋播夏收,油菜经历一个冬季后,正好满足了其生长发育的要求,可以获得较高产量。

原本广大北方地区由于气候严寒、缺乏抗寒品种,冬油菜难以越冬,只能种植春油菜。而冬油菜本身的产量、含油率及品质高于春油菜及其他春播油料作物,且作为很好的冬春季覆盖作物,冬油菜对环境脆弱、沙尘暴常发的北方地区生态意义重大。加之中国食用植物油短缺,60%的食用植物油依赖进口,且北方旱寒区5.5亿亩左右的耕地中冬闲地达3.5亿亩。

北方种植冬油菜、冬小麦有重大意义,可解决我国北方农耕地植被覆盖面积。而冬油菜无论在产量及产油质量上都要较春油菜高。

2002年间,由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孙万仓及其团队在甘肃新疆西藏宁夏青海陕西山西北京河北辽宁等多个地区,开展的中国“北方旱寒区冬油菜北移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科研项目以培育的优良抗旱抗寒冬油菜新品种为基础,试验示范冬油菜种植,取得重要进展,育成了抗-32℃极端低温的超强抗寒冬油菜品种,成功解决了中国北方旱寒区冬油菜越冬问题,获得成功。使中国冬油菜种植区域由北纬35°北移至北纬40°至48°,北移5至13个纬度。使得原来不能种植冬油菜的北方地区成为中国新的冬油菜产区。 [2]

冬油菜一般在秋季播种次年夏季成熟,全生育期较长,甘蓝型油菜品种均在200天以上,冬油菜一般为冬性型和半冬性型品种,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经过一段较低的温度条件,才能进入生殖生长、花芽分化和开花期。

如冬油菜晚熟和中晚熟品种,对低温要求严格,大约需要在0~5℃的低温下经15~45天以上才能进行花芽分化,否则,只长叶不能开花。

另外,中熟和早中熟品种对低温的要求虽不及晚熟品种严格,但仍需要有一段低温条件才能完成系统发育过程,从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

冬油菜种植形式有:

  1. 水稻、油菜两熟制,包括中稻、油菜两熟和晚稻、油菜两熟两种方式;
  2. 双季稻、油菜三熟制;
  3. 一水一旱、油菜(或一旱一水、油菜)三熟制;
  4. 旱作棉花(或玉米高梁甘蔗烟草等)油菜两熟制。


分布区域

1、华北关中亚区。

包括甘肃东南角,陕西秦岭以北,山西中南部,以及河南河北、山东等省。一般为一年二熟。油菜产区年平均温度10℃~15℃,最冷月平均1℃~3℃,无霜期180~240天,年降水量500~800毫米。油菜主要以偏冬性的甘蓝型油菜为主,有少量白菜型油菜。

2、云贵高原亚区。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和贵州省。海拔在1000米以上,1月份平均气温在5℃以上,冬春干旱,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冬季温暖干燥,5~10月为雨季,11~4月为旱季,蒸发量大,一年两熟,油菜有白菜型、芥菜型和甘蓝型等。

3、四川盆地亚区。

包括四川、陕西汉中及临近部分地区。该地区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潮湿。年平均气温10℃~18℃,多数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2℃~5℃,年降雨量1000~1200毫米(汉中地区仅600~800毫米)。日照相对偏少。一般为一等二熟为主。油菜以甘蓝型油菜为主,有少量白菜型油菜。

4、长江中游亚区。

主要包括湖南、湖北、江西以及河南、安徽部分地区。本地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1月平均最低气温2℃~6℃,年降雨量可达1400~1600毫米,常有秋旱,但春季雨水较集中。秋季日照较强。主要为一年三熟。以甘蓝型油菜为主,有少量芥菜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

5、长江下游亚区。

包括上海市、浙江江苏以及安徽省东部地区。本地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18℃,1月份平均气温0℃~4℃,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口照充足。土壤肥沃,水利条件好。一般为一年两熟。以甘蓝型油菜为主,仅安徽、浙江有部分白菜型油菜,油菜单产较高。

6、华南沿海亚区。

主要包括广东省、台湾省、福建省、海南省、广西桂林以南地区。本地区气温高,雨量多,霜雪少,年均气温16℃~17℃,1月平均气温10℃以上,高的达21℃,降水量可达1500~2000毫米,日照充足。一般为一年三熟或多熟。油菜为早熟春性品种,生育期短,白菜型油菜和甘蓝型油菜均有栽培,但种植面积很小。

栽培技术

冬油菜优势

1、能解决季节矛盾,促进粮/棉、油增产。[3]

长江流域各冬油菜主产省区,油菜多栽培在稻田,不少地方采取早稻——晚稻——冬油菜复种,一年三熟,油菜一般要求在9月份播种,而晚稻要到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才能成熟收获,两者季节矛盾很大。、油两熟制中,棉花拔秆与油菜播种亦有较大季节矛盾,通过油菜育苗移栽,则能较好地解决季节矛盾,实现粮/棉、油双丰收。

2、有利于培育壮苗,提高油菜单产。

油菜育苗移栽可利用苗床适时早播,充分利用有利生长季节,又便于集中精细管理,有利于培育壮苗。在移栽前取苗时还可选择壮苗,淘汰病苗、弱苗,并按苗的大小和长势分类移栽,使之与本田油菜生长发育一致。

3、育苗移栽油菜用种量较少。

一般每亩苗床播种0.5~0.75千克左右种子,可育出幼苗10万~16万株,可移栽大田10多亩。


育苗适时播种

播种期对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影响很大,在适宜的播种期能充分利用自然界的光照、温度、水分资源使油菜生长发育协调进行,从而有利于获得高产。

适时播种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要有利于苗期生长发育,但也不能因播种过早而出现早薹、早花遭受冻害。油菜种子发芽的起始温度为3℃,发芽出苗适宜温度为15℃~20℃,一般播种的适宜气温为2℃左右。

2、要根据前作物收获期,油菜苗龄期的长短和适宜的移栽期,来确认适宜的播种期。这样不致造成油菜播种早,而前作未收,无法移栽,致使苗床密度大,形成高脚苗或弱苗。

3、要根据品种特性。一般偏冬性品种苗期生长慢,冬前不会早薹、早花,适时早播能发挥期增产能力,而偏春性的品种早播后出现早薹、早花,遭到冻害,因此播种期应适当推迟。

4、在病虫危害严重的地区,可通过调节油菜播种期来避开或减轻病虫危害。一般在病虫害严重危害地区,要适当迟播。

壮苗培育

1、苗床准备。

选好、选足苗床是培育壮苗的基础,也是保证完成种植面积的重要措施。一般应选择地势向阳,排灌方便,土壤疏松肥沃的地块。苗床不宜用近年种过油菜的地块。苗床面积最好按苗床:大田=l∶6~8的比例留足。

苗床整地要做到平、细、实,经整地后开成成1~1.5米宽的厢,厢沟宽25厘米左右。每亩施2500千克土杂肥和20~30千克磷肥作基肥。

2、苗床播种。

种子播前要晒种1~2次,然后风选或筛选。油菜苗床播种有撒播和条播两种,一般为撒播,每亩播种量为0.5~0.75千克,要求分厢定量播种均匀,播后及时沟灌,使土壤湿润以利出苗。

3、苗床管理。

苗床齐苗后即应开始间苗,以后每出一叶间一次苗,3~4片真叶时进行定苗~苗距8~9厘米。

若遇秋旱,应进行沟灌或浇灌。在移栽前一周最好施一次起身肥。注意防治蚜虫跳甲菜青虫猿叶虫等。为防止高脚苗,在3~4叶时可喷100ppm多效唑或烯效唑。

育苗移栽

1、移栽。

在移栽前,大田土壤干爽、温度适宜,精耕细整,施好基肥,开好围沟、腰沟、厢沟,以利移栽。适时早栽,力争移栽后在冬前有40~50天的有效期,以利冬前生长发育。当日平均气温12~15℃时移栽,有利根系生长和成活。

适宜的苗岭是:甘蓝型中晚熟品种为35~40天。

油菜移栽前一天应将苗床用水浇湿,以便取苗。一般采用开头或开穴栽苗,取苗时要多带土,少伤根,将大、小苗分级。为了提高移栽质量,确保活棵,移栽时要做到“三要三边”和“四栽四不栽”。

所谓“三要”是指行要栽直,根要栽正,根要栽稳,“三边”是指边起苗,边移栽,边浇定根肥(稀粪水或化肥)和定根水。

“四栽四不栽”是指大小苗分栽,不混栽;栽新鲜苗,不栽隔夜苗;栽直根苗,不栽钩根苗;栽紧根苗,不栽吊根苗。

2、合理密植。

早播的要稀些,迟播的要密些,晚熟品种稀些,早熟品种密些。当前冬油菜在一般肥地以每亩0.8~1.0万株为宜,中等肥力的也以每亩1.0~1.2万株为宜,山区瘠薄地以每亩1.5万株为宜。

种植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正方形种植。在密度较小情况下,油菜分枝可向各方向伸展,分枝部位低,有利多分枝,多结角。
  2. 宽行密株。油菜的行距一般40厘米左右,株距视种植密度一般为12~20厘米。在密度较大情况下,应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便于田间管理。
  3. 宽窄行。在密度较大情况下多采用此种植方式,不仅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还便于间作套种。


移栽育苗管理

1、冬前管理

油菜移栽后5~7天,看天看地追施活棵肥,在天气少雨干旱、或土壤湿度小的田块,可用人粪尿7500千克/公顷或尿素30~45千克/公顷加水浇施,使根土肥融合,增加土壤湿度。冬前是油菜构建一定大小的营养体、进行器官分化的重要时期(苗前期是决定主茎节数的重要时期,苗后期是决定单株有效花芽数的重要时期),应促进油菜冬发。冬前长势长相的要求是,叶片浓绿而不发红,叶缘略带紫色,形将封行而不抽薹,单株总叶数(叶痕数+绿叶数)15片左右(约相当于全株总叶数的一半),绿叶数8~12片,根系发达,根茎粗1~1.5厘米左右。

主要管理措施除及时追肥外,应进行抗旱除草,一般进行沟灌,灌后松土或在行间喷施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其次是防治病虫害,以防治蚜虫、菜青虫、跳甲等为主。

2、越冬期管理

应作好保温、防冻工作,保证壮苗越冬。其长势长相的要求是,叶色浓绿,叶片厚实,根系发达,根茎粗壮,叶片开展而不下垂,孕蕾而不露,无冻害。

主要管理措施,最好结合施肥壅土培蔸,及时摘除冻叶。在暖冬年份,油菜早中熟品种常有早薹、早花现象,可进行摘薹,以早摘为好,摘薹要选晴天进行,减少伤口面积。若油菜缺肥,摘薹后须及时施用速效肥料

3、春后管理

油菜在春季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很旺盛的时期,主茎迅速生长,分枝大量形成,进行开花授粉结籽,直到成熟。

此时气温渐高,但阴雨寒潮频繁,病虫害多。这时的长势长相要求是:薹抽出时的平头高度适中,薹粗壮有力,上下粗细较均匀,盛花期叶面积指数达4~5,后期不脱肥早衰,无病害。

主要管理措施有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包括养蜂传粉和拉绳传粉等)和防治菌核病(包括摘除病叶、老叶和药剂防治等)。

视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