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于2001年整合区域内7所大中专院校、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兴安盟唯一一所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是自治区级示范校,也是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全区脱贫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 2017年被评为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学院现占地面积350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正在建设的新校区位于兴安盟行政新区,用地面积1515.2亩,总建筑面积19.8万平方米,估算总投资12.51亿元,采用PPP模式进行融资建设。现有教职工610人,有正高级职称36人,副高级职称213人,内设党政管理机构14个、教学机构16个、教辅机构3个。

2015年以来,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自治区扶贫开发脱贫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中国摄影函授学院兴安盟函授站挂牌成立。建有国家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1个、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6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8门、自治区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现与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等院校合作办学,设有本科招生专业12个,开设文、理、农、工、医五大类52个专业,其中绝大多数专科专业均有升本机会。与蒙古国东方省联合互派留学生,牵头组建了中蒙俄三国(区域)职教联盟,依托中外9所学院成立了“中蒙俄东北亚国际旅游商务学院”,较好地遵循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适应需求、有效衔接、多元立交的基本要求。在校学生规模11629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42%。学院主动承担起兴安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技能培训任务,依托学院建立的自治区东部脱贫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每年承担各级各类培训任务15000余人。学院大力推行“双证书”制,每年职业技能鉴定培训4000余人[1]

办学规模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大兴安岭南麓乌兰浩特市。乌兰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成立的地方,素有“内蒙古延安”之美称。学院是2001年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其前身是兴安盟师范学校和兴安盟教育学院,其中兴安盟师范学校始建于1970年,是中国六所示范性评估试点学校之一。2004年按照盟委、盟行署关于做大做强兴安职业技术学院的决定精神,将兴安盟农牧学校、卫生学校、财经学校、交通技工学校、粮食干部培训学校并入学院。

学院占地面积 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97189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为56645086元,图书馆藏书232426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为10807014元。现下设四个分院,十七个处室,十三个教学系,一个研究所。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552人,其中专任教师 413人,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139人,中级职称 163 人。

学院学科门类齐全,专业设置合理。开设护理、旅游管理、法律事务、汽运技术、装潢艺术设计、设施农业技术、园艺技术、食品加工技术、畜牧兽医、新闻采编与制作、电子商务、舞蹈表演、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英语英语教育学前教育音乐教育、蒙汉双语、汉语言文学等涵盖文、理、农、医四大学。

院系设置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共有各分院系18个[2],分别为:

成人教育学院、农牧分院、财经分院、医学护理学院、工交分院、蒙古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系、数学系、理化生地系、外语系、政法系、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系,体育系,音乐系。三系已经合并)、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教系、旅游管理学院、交通与能源学院、农牧分院、人文学院。

数字建设

建立全校、各职部门和院系的信息系统框架是在大量的分析综合工作的基础上完成的,是按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由部门领导、管理人员和系统分析人员共同从整体上构思和把握的信息网络/信息系统框架,由功能型、数据模型和系统体系结构模型组成。其中功能模型是系统的功能结构框架,数据模型是系统的数据结构框架,系统体系结构模型是系统的功能和数据关联结构框架。建立高校信息网络/信息系统框架的目的,是使学校领导、信息化负责人(CIO)和信息系统开发人员在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方面达成共识,制定发展目标和实施策略,全面推进学校信息化,实现学校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

视频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视频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航拍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