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保羅·克里斯琴·勞特伯(Paul Christian Lauterbur, 1929年5月6日 - 2007年3月27日) 美國化學家,美國匹茲堡大學博士畢業。由於在核磁共振成像的研究,他與英國科學家彼得·曼斯菲爾德一起獲得了2003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1][2]

保羅·勞特伯
原文名 PaulC.Lauterbur
職業 教授
知名於 在磁共振成像(MRI)技術領域取得了偉大的突破


目錄

獲得獎項

2003年,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化學系教授保羅·勞特伯(PaulC.Lauterbur)與英國諾丁漢大學教授彼得·曼斯菲爾(PeterMansfield)分享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原因是:他們在磁共振成像(MRI)技術領域取得了偉大的突破,這些突破直接導致了「在臨床診斷和醫學研究上具有重大價值的」磁共振成像儀的出現。 [3]

去世消息

2003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獲得者,伊利諾伊大學厄本那-香檳分校教授,保羅·勞特伯(PaulC.Lauterbur)因腎病於3月27日在家中去世,享年77歲。 [4]

醫用器械

磁共振成像儀

第一台醫用磁共振成像儀於20世紀80年代初問世,發展至今,這種技術業已挽救了全球範圍內難以計數的患者的生命。由於診斷的精確度極高,可以獲得患者身體內部結構的立體圖像,同時現有實驗結果證明它對患者身體沒有損害,因此磁共振成像設備得以在各國迅速普及。今天,全世界的醫院每年總計要做數千萬次磁共振成像診斷,此類設備已成為醫學界最重要的診斷工具之一。 2003年的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實質上是「物理學與醫學的完美結合」。一個強磁場中的原子核會以一定的頻率轉動,如果該磁場吸收了相同頻率的電磁波,它們的能量就會大大增強。當原子核返回到以前的能量水平時,電磁波就會發射出來。這個過程就是核磁共振。這一發現曾獲得195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5]

科學評價

伊利諾伊大學厄本那-香檳分校校長理查德·赫曼說,保羅對世界產生了巨大影響,磁共振成像技術每天都在拯救着無數人的生命。 原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我國核磁共振領域泰斗,著名科學家王義遒在電話採訪中對記者說:「他是核磁共振成像技術的奠基人,對醫學的發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義。」而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電子系教授王為民則評價說:「沒有他就沒有核磁共振成像。」

Lauterbur曾在梅隆研究院工作,並同時在匹茲堡大學化學系學習研究生課程,從那時候開始他就對核磁共振技術發生興趣。他在1969年受聘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以後,繼續研究核磁共振技術,並將這項技術用於對碳-13的研究。

在早期核磁共振研究領域,化學家們常常在磁場中研究原子和分子的圖像。他們努力創造出均勻的磁場,以便獲取分子的清晰信號。但是Lauterbur首先意識到在那些不均勻的磁場中得到的模糊圖象實際上蘊含着大量的信息。

Lauterbur最先對試管里的水和重水進行了核磁共振成像處理。但是Lauterbur很快就看到了這項技術潛在的醫用價值,他努力試圖對活體進行成像處理,但是苦於找不到一個能夠塞進狹小的核磁共振試管的生物。後來有一次在海灘上玩的時候,他女兒建議用一隻蛤,Lauterbur聽取了女兒的建議。儘管Lauterbur得出的圖像看上去和照片差不多,但是他明白這是非常重要的原理實驗,其應用前景將會非常廣泛。

其他人的眼光就沒有Lauterbur這樣超前了。Lauterbur第一次向《自然》雜誌投稿竟然被拒絕,但是Lauterbur堅信核磁共振技術的前景,他在對論文進行修改後再次投稿,1973年這篇重要論文得以發表,從那以後,被引用超過1000次。Lauterbur一生有將近100篇論文的總引用量超過3000次。

Lauterbur1985年受聘伊利諾伊州香檳分校的時候,核磁共振技術的醫用成像潛力已經非常明顯了,Lauterbur繼續深入研究,不斷改進這項新技術。2003年,Lauterbur與諾丁漢大學的PeterMansfield一起分享了諾貝爾醫學獎。Mansfield是成像技術的另一個早期開發者。

然而Lauterbur的得獎引發了一場爭議,媒體曝光很多——另一位科學家RaymondDamadian爭辯說,他的一些實驗比Lauterbur的更早,所以諾貝爾獎他也應該有份。Lauterbur對此的態度是「超然」,不公開發表看法。 [6]

相關影片

Paul C. Lauterbu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