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佩顿·马奇

佩顿·康韦·马奇(Peyton Conway March,1864一1955),美国陆军上将。第9任美国陆军参谋长。[1]他是一位有才能,讲效率的管理者,为美国陆军的现代化及备战第一次世界大战贡献颇多。

目录

政治生涯

佩顿·马奇1864年12月27日生于 宾夕法尼亚州伊斯顿。和塔斯克·布利斯一样,马奇也是大学教授的儿子,其父是拉法耶特学院一位著名的语文学家。马奇在1880年进入这所学院,1884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马奇接受委派,进入西点军校,1888毕业于西点陆军军官学校(比同一时期的约翰·J·潘兴晚了两年),成为一名炮兵少尉,在经过八年卫戍生涯之后于1896年被调往弗吉尼亚州门罗堡炮兵学校。

美西战争后参加占领菲律宾的部队,任志愿兵少校,致力于摧毁艾米利奥·阿奎纳多的菲律宾第一共和国,1899年12月2日在提拉特隘口的云端之战中捕获菲律宾参谋长贝南西奥·孔塞普西翁。1900年6月晋升志愿兵中校,任阿瑟·麦克阿瑟将军的副官,1901年6月回国,1903年在总参谋部任职,并在 日俄战争期间在日本军中担任观察员。1907年任堪萨斯第6野炮团正规军少校。1911年后在军中文职部门,1916年晋升上校,任墨西哥边境的第8野炮团指挥官,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后赴法国,任美国远征军炮兵司令,晋升陆军少将,率美国炮兵在西线作战并建立炮兵学校。

1918年春,陆军后勤补给问题在军中已是尽人皆知,虽经三任参谋长努力,仍然无法充分发挥后勤补给能力,为海外作战的士兵提供足够支持。陆军部长牛顿·迪尔·贝克为此于1918年3月重组总参谋部,并将马奇从欧洲召回,担任代理参谋长。5月正式接替塔斯克·霍华德·布利斯任美国陆军参谋长,晋升陆军上将,任内将正规军、国民军和国民警卫队合编为美国陆军,并重建总参谋部,要求各局局长直接向他报告情况,在军需主任乔治·戈瑟尔斯将军协助下提高后勤兵种的战斗力,他凭借着无限旺盛的精力和雷厉风行的办事作风,令后勤状况大为改观。马奇着力削减各部门长官的权力,先后成立航空勤务处、坦克部和毒气部队。其激情与努力令陆军部焕然一新,开创了前任无法企及的新局面。马奇还明确指出参谋长有权管理所有现役军官,应当成为陆军文职长官的首要顾问,这一观点也使他在大战还剩几个月的时候与“黑杰克”潘兴产生了直接冲突 。

马奇一直担任陆军参谋长,总理美国远征军回国与复员事务,直至1921年以正规军少将军衔退役。由约翰·潘兴接任其职。1930年在退役名单上位列上将,退休后的马奇对军队大小事务依旧保持着积极兴趣,包括在1932年专门出版回忆录《战争中的美国》(TheNation at War)一书,驳斥潘兴在其回忆录中对自己的指责,为陆军部在“一战”中的努力大力辩护。马奇对陆军这份深厚的兴趣虽历经“二战”与朝鲜战争依旧不改。1955年卒于华盛顿特区。享年90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