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琺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佛郎)
前往: 導覽搜尋
乾隆款掐絲琺瑯纏枝花卉缽原圖鏈接來自 新浪網 的圖片

琺瑯,又稱「搪瓷」,也稱「佛郎」「法藍」,其實又稱「景泰藍」,指將玻璃陶瓷粉末熔結在基質(如金屬、玻璃或陶瓷)表面形成的外殼,多為彩色具有藝術美感的花樣,用於保護和裝飾。

石英長石等為主要原料,並加入純鹼硼砂等為溶劑,氧化鈦氧化銻氟化物等為乳濁劑,金屬氧化物為着色劑,經過粉碎、混合、熔融後,傾入水中急冷成琺瑯漿,塗敷於金屬製品表面,經過乾燥、燒成,即得製品。

搪瓷盛盤浴缸冰箱等是其例子。

中國琺瑯器

琺瑯是音譯,古代又稱「佛郎」、「拂郎」,都是古代對法蘭克(Frank)的音譯。其中金屬胎琺瑯工藝,常見有掐絲琺瑯以及畫琺瑯兩大類,此外偶爾可見鏨胎琺瑯透明琺瑯(廣琺瑯)。明清文人又稱「大食窯」、「鬼國窯」、「鬼國嵌」、「佛郎嵌」,都是琺瑯的不同做法。

掐絲琺瑯

多數專家根據明代初年的紀錄,認為大食窯即是掐絲琺瑯,將其傳入中國的時間定為公元13至14世紀。由於元代蒙古大軍四處掠奪工匠,很多西亞中亞工匠就此隨軍被安置在雲南,中外技術交流使得滇工馳名天下,在元代及明初一直貢奉內廷。在對北京故宮館藏清宮舊藏掐絲琺瑯器物的排查中,被劃歸元代及明初的器物,其釉色濃艷明快,特別是白色釉料呈半透明水晶狀。這一特徵在宣德以後消失。可以推斷元末明初內府仍然有西亞釉料留存或有外國工匠指導。

畫琺瑯

畫琺瑯,又稱洋瓷,元明皆無,康熙時期傳入,清三代尤為盛行。因為琺瑯釉料在燒制時容易流淌走樣,對於釉料配方以及火候控制均有嚴格要求,其技術難度較掐絲琺瑯高,是琺瑯工藝中最難的一種[1]

藝術收藏

琺瑯器作為藝術品收藏中的一個門類,也吸引了廣大的收藏愛好者,收藏對象以景泰藍居多。我們所指的景泰藍收藏是指晚清和晚清以前用手工製作、工藝複雜的景泰藍,當時景泰藍工藝的每道工序都有很高的要求。

保養

1.琺瑯瓷的保養,最好是先用柔軟的蠟布將其每個角落都擦拭一遍,包括表面以及圖案的細節紋理,將琺瑯的魅力煥發到極致。

2.琺瑯瓷嬌貴易碎,應該把握力度,輕輕拿起與放下,避免與硬物撞擊。

3.琺瑯瓷使用前後都應該保持乾燥,潔淨。置於通風室內。

4.琺瑯瓷器宜放置在恆溫室內,避免接觸高溫。

5.琺瑯瓷觀賞把玩時,應保持手乾淨清爽,感受琺瑯瓷明顯的立體感,那曠邈幽深活靈活現的圖案,給你帶來一陣心靈的雀躍。

6.不要碰到化學物品,不要用洗滌劑,酸性東西等腐蝕物品損壞琺瑯瓷器

7.若輕微撞擊,一般細小的裂紋處可用竹木棍醮苯或彩色蠟修補。呈現琺瑯的精緻雅趣,大放異彩,散發着華貴卻並不奢靡的絢麗氣息。

8.如果藏品發綠或流綠水時,應用乾燥棉紙輕輕抹試乾淨,或捻成細紙卷插入積水部位,把積存的液體吸乾[2]

琺瑯瓷器是高溫燒制的,堅硬無比(但瓷不宜大力碰撞,要盡力避免磕碰)。燒制琺瑯所用的原料(各種天然礦物的混合體)性質相當穩定,琺瑯能夠歷久如新,閃透絢麗華貴雍容。這也是它之所以受到行家們喜愛的原因。

相關條目

視頻

琺瑯 相關視頻

掐絲琺瑯
琺瑯工藝

參考文獻

  1. 畫琺瑯是什麼,景泰藍琺瑯之家,2012-3-14
  2. 康熙琺瑯彩如何保養,雅昌藝術網,2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