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佛羅勒斯人」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add)
(rollbackEdits.php mass rollback)
(1 個標籤回退)
 
行 1: 行 1:
===名稱由來===
 
在曾波神站的東南方,石卷平原的一角有一座略呈圓柱狀的小山,名為 [[Sowa Kamiyama]](海拔 98m),又名[[愛宕山]],建於半山腰的[[宗和神社]],建於山頂的[[愛宕神社]]。 曾和[[神社]]長期以來一直供奉在這座小山上。神明是[[鹽灶神社]],這是一座被列入“Shigama Shrine”的古老神社,同時也被列入Engi Shinmeicho(執行律令的詳細規則)。 神社名稱“Sonami”是[[阿伊努語]]中的“so ha”,“so”的意思是水中隱藏的岩石,“ha”的意思是畫水和[[潮汐]]。在大海的時代,這個小高度是從對岸的[[金礦]]看,由於潮汐的漲落,它變成了一塊或大或小的岩石,因此被命名為“Soha”。
 
 
曾波神站,根據豎立於候車室旁的「站名起源」標柱所提及,位於車站東南方,有一座高度只有98[[公尺]]的山,稱為「[[曾波神山]]」(別名愛宕山),而山頂則建有一座「[[曾波神社]]」,因而將車站命名為「[[曾波神]]」<ref>[http://www.cafe-dragoon.net/trip/rosen/ishinomaki_line/07_sobanokami01.jpg 豎立於候車室旁的「站名起源」紀念柱。]</ref>。
 
 
另外「曾神」的日語發音「そば」相信取自[[阿努語]]中的「日語:ソ·ハ」,其中「日語:ソ」指被水所淹沒隱掉的石頭、「日語:ハ」為由潮汐所引發的海水流動,與附近多個地名及環境不謀而合。
 
 
此外,曾波神站的[[假名]]串法與[[石卷站]]相同,兩個[[漢字]]中間是夾有連接[[字母]]「日語:の」,但在漢字書上寫上並不顯示。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佛羅勒斯人'''<br><img src="https://image.knowing.asia/8f4ac027-646f-4ee6-8722-d2362986f549/17070f01ed43b1c928d04a75206c4975.pn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news.knowing.asia/news/8f4ac027-646f-4ee6-8722-d2362986f549 圖片來自knowing]</small>  
 
|<center>'''佛羅勒斯人'''<br><img src="https://image.knowing.asia/8f4ac027-646f-4ee6-8722-d2362986f549/17070f01ed43b1c928d04a75206c4975.pn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news.knowing.asia/news/8f4ac027-646f-4ee6-8722-d2362986f549 圖片來自knowing]</small>  

於 2022年8月25日 (四) 09:56 的最新修訂

佛羅勒斯人
圖片來自knowing

佛羅勒斯人學名Homo floresiensis)是近年發現的一種史前人類,為人屬的一種,主要特徵是體型小,大腦小,因此也被化名作「哈比人」。[1]

他們居住在印尼弗洛勒斯島上,原本認為可能約12000年前滅絕,因此可能與現代人類共存一段很久的時間,是已絕種人屬中存活時間最晚的。但最新的研究指出佛羅勒斯人可能在現代人類5萬年前到達該地區時不久就滅絕了。

佛羅勒斯人在基因上與丹尼索瓦人尼安德特人有混合的歷史。

參考文獻

  1. Brown, P.; Sutikna, T., Morwood, M. J., Soejono, R. P., Jatmiko, Wayhu Saptomo, E. & Rokus Awe Due. A new small-bodied hominin from the Late Pleistocene of Flores, Indonesia.. Nature. October 27, 2004, 431: 1055–1061. doi:10.1038/nature02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