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伍立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伍立德

图片来自港闻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

现任    香港记者协会执委

性质    香港电台电视部编导、记者

伍立德英语:Luther Ng),香港电台电视部编导、记者,现任香港记者协会执委。

简介

伍立德成长于香港基层家庭祖父香港开埠初期从广东来到香港西环南北行工作。父亲二战前在香港出生,是一名文员。母亲曾经历石硖尾大火,是一名制衣女工。伍立德婴孩时期住在钻石山木屋区深水埗板间房。根据2008年香港电台新闻部报道政府第一期《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伍立德曾受访表示儿时曾在著名古迹雷生春居住八年。据称因其家贫,一家获屋主雷亮后人免租入住该唐楼。

伍立德先后入读循道学校循道中学中华基督教会基元中学(与演员万绮雯同届),及后到澳洲墨尔本升读高中。在澳洲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传理系毕业,主修电视电影及政治。回港后,曾短暂在亚洲电视工作及后到香港大学社工系修读硕士,当时其系主任为现任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1998年起在香港电台电视部工作,担任记者及编导,拍摄纪录片及专题。

采访被袭

2014年6月13日伍立德到立法会采访反新界东北拨款示威,当中包括拍摄晚上八时多名幪面人对立法会大楼破坏。在6月14日凌晨,他在立法会示威区采访留下来以大学生为主的静坐时,期间疑因拍摄警方武力清场,被七名警察武力袭击移走,事后属政府部门的香港电台罕有发表声明谴责亦属政府部门的警方以粗暴手法对待其前线人员进行正常采访及对此表示强烈不满。[1]

根据《明报》文章,伍立德表示当时他“未被查问一句就被警员押走”,“中了多个拳头”。文章描述警察以“撒谎形式执法”。指挥官当晚命令手下“移走”他,他未有作任何反应,就被几名警员冲上前夹说:“先生,你好激动呀!你好激动呀!”之后便是拳来如雨。文章说:“后来,我访问过几个6.13示威者,他们也有类似遭遇,先被硬指情绪激动,再遭拳打。这似乎不是巧合或个别警员的应对,而是渐普遍的统一手法。究竟这是警察学院训练的一部分?还是上层的指示?这点警方需要认真交代。”[2]

伍立德曾公开表示,事件令他积极参与香港记者协会新闻自由工作,他曾担任香港记者协会执委(2015-2016及2016-2017)。

电影《对倒

//前港台记者伍立德以雨伞运动作为题材,拍摄同名电影《对倒》,刚于香港独立电影节放映两场。故事不再以淳于白和亚杏作为主轴,改以一对兄妹作为塑造矛盾的主角。兄长原为驻旺前线警察,妹妹原为抗争人士。导演继承《对倒》原著的精神,设定一男一女,一蓝一黄的角色,却不停留在前人的框架,雨伞之后,兄长见尽黑暗,叩问公义价值,毅然辞职转读法律;妹妹人穷志短,生活捉襟见肘,竟然投考香港警队。两人身份转换之后,面对身边的冲击,反映人浮于事的生活实况…//[3]

据伍立德在电影《对倒》的不同映后分享会表示,他约在2010年开始,希望拍一部电影将他采访时的所见所闻(包括警察处事手法),以戏剧方式表达。因题材冷门及他自知没有电影制作经验,难吸引投资者或团体组织资助,所以一直打算辞工自资开拍。惟遭家人及朋友反对,认为太冒险,恐怕他拍摄完电影后难以维持生计。2016年9月,伍立德在获告知投考香港电台公务员职位获录取后,便辞去当时工作,筹备及拍摄电影《对倒[4] ,由于要赶及在年底向电视台工作报到,所以他承认《对倒》拍摄及制作十分仓促,很多地方做得不好,拍摄完还要另外找人跟进后期。电影在2018年曾在艺术中心优先放映。

电影《对倒》里,张惠萍饰演的角色由记者变成警察执行镇压任务,导演在映后分享会指是他和编剧参考了一个梁姓督察前记者,一次在中联办外被指推打示威者的情况(被打者传为该督察做记者时代的访问者)。导演表示当时他在现场采访,见到昔日被视为有潜质为民请命的记者,转眼成为推打请愿者的警察小队指挥官,心里十分难受,是他采访生涯“无法释怀”的事。

获奖

伍亦曾在第十四届人权新闻奖以《香港奥运火炬传送示威》,及在第十五届人权新闻奖以《时代广场上的冲突》(香港警察强行在时代广场充公支联会民主女神像)及《脉搏:警权 I & lI》分别三夺人权新闻奖电视优异奖。

影片

2019 第41届金穗奖影展|香港影响力|对倒 Tête-bêche


参考文献

  1. 香港电台声明[1]
  2. 伍立德:我是记者那夜,我被抬走. 明报. 2014-07-25 [2018-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6). 
  3. 伍立德,立场新闻,2018年2月3日
  4. 香港独立电影节存档副本. [2018年1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