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人工影响天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人工影响天气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目前,世界上只有两种文字,一种是方块文字,如汉字[1]、日文和韩文,还有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西夏文[2]、契丹文,喃字等;另外一种是字母文字,主要包括拉丁字母文字、阿拉伯字母文字、粟特字母文字等。

名词解释

人工影响天气,指用人为手段使天气现象朝着人们预定的方向转化。根据《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的规定,人工影响天气是指为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适当条件下通过科技手段对局部大气的物理过程进行人工影响,实现增雨雪、防雹、消雨、消雾、防霜等目的的活动。

2020年12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所谓人工影响天气,就是通过科技手段对局部大气的物理、化学过程进行人工影响来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在合理条件下,利用气候资源,达到增雨雪、防雹、消雨、消雾、防霜等目的。也有利用小型飞机、高射炮等运载工具进行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向云中播撒催化剂;在一些农田进行人工防霜,以及在机场、航道、高速公路等进行人工消雾等。

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催雨试验是1946年美国V.J.谢费尔等进行的。几十年的实践表明,利用人工方法是可以影响局部天气变化的。

基本原理

运用云和降水物理学原理,主要采用向云中撒播催化剂的方法,使某些局地天气过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转化。

实施方法

人工影响天气的途径,主要是利用云的微物理过程。例如在温度低于0°C的云中存在着大量未冻结的水滴,利用播撒成冰催化剂(见播云催化剂)可使水滴转化为冰晶并释放潜热,从而改变云的微物理过程和热力、动力结构。用这种方法进行人工影响天气,耗费比较小,效益可能很大。

人工影响天气最主要的方法是播云,即用飞机、火箭或地面发生器等手段向云中播撒碘化银等催化剂,改变云的微结构,使云、雾、降水等天气现象发生改变。

由于天气过程能量巨大,一个10立方公里的云体,其含水量的凝结潜热相当于10万吨煤燃烧发出的热量,而一个台风的水汽每分钟释放的潜热,相当于20个百万吨级核弹爆炸所释放的能量数。因此,目前直接制造或消灭一个天气过程是不可能的。比较现实的作法,是在云、降水和其他天气过程中的某些关键环节,施放催化剂,因势利导,以少量代价换取巨大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