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亚西西的方济各」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亚西西的方济各'''(意大利语:San Francesco d'Assisi;拉丁语:Sanctus Franciscus Assisiensis;1182年-1226年10月3日),简称方济各、…”)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 次修訂)
行 1: 行 1: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s://img1.doubanio.com/view/photo/s_ratio_poster/public/p2552711529.webp width="230"></center>
 +
<small>[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472892/ 来自 豆瓣网 的图片]</small>
 +
|}
 +
 
'''亚西西的方济各'''(意大利语:San Francesco d'Assisi;拉丁语:Sanctus Franciscus Assisiensis;1182年-1226年10月3日),简称方济各、方济,新教又译为圣法兰西斯(圣公会译名)是动物、[[天主教]][[运动]]、[[美国]]旧金山以及自然环境的守护圣人,也是方济各会(又称“小兄弟会”)的创办者(会祖),知名的苦行僧。教宗方济各的名号就是为了纪念这位圣人。
 
'''亚西西的方济各'''(意大利语:San Francesco d'Assisi;拉丁语:Sanctus Franciscus Assisiensis;1182年-1226年10月3日),简称方济各、方济,新教又译为圣法兰西斯(圣公会译名)是动物、[[天主教]][[运动]]、[[美国]]旧金山以及自然环境的守护圣人,也是方济各会(又称“小兄弟会”)的创办者(会祖),知名的苦行僧。教宗方济各的名号就是为了纪念这位圣人。
  
行 15: 行 21:
 
 他曾在邻近的修道院工作过一段时间,然后他去了古比奥,一位[[朋友]]在那里给了他一件朝圣者的斗篷、腰带和棍杖作为施舍。回到亚西西,他穿过[[城市]]为了重建旧[[教堂]]所需用的石头乞讨,因此被过去的朋友耻笑。在两年的时间里,他过着修道的生活,并修复了亚西西周围乡村的几座被毁坏的小教堂,其中包括斯皮纳的圣伯多禄和天使圣玛丽亚小教堂,这后来成为他最喜欢的住所。他以服事穷人为毕生的志业,自身也过着赤贫的生活,穿着乞丐般的衣裳,与痳疯病人在一起,强迫自己接受原来抗拒的事物,扭转了价值观和人生目标。1209年他在教堂中听到玛窦福音第十章的教导:“外邦人的路,你们不要走;撒马利亚人的城,你们不要进;宁可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随走随传,说‘天国近了!’医治病人,叫死人复活,叫长痳疯的洁净,把鬼赶出去。你们白白地得来,也要白白地舍去。腰袋里不要带金银铜钱;行路不要带口袋;不要带两件褂子,也不要带鞋和拐杖。因为工人得饮食是应当的。”于是他脱去隐士的衣服,束上绳子,过简朴的生活,开始旅行讲道,不带任何行囊,随走随传,过着信心的生活。逐渐有些人开始跟随他,他们都像方济各一样,变卖所有的分给穷人,专心跟随基督。
 
 他曾在邻近的修道院工作过一段时间,然后他去了古比奥,一位[[朋友]]在那里给了他一件朝圣者的斗篷、腰带和棍杖作为施舍。回到亚西西,他穿过[[城市]]为了重建旧[[教堂]]所需用的石头乞讨,因此被过去的朋友耻笑。在两年的时间里,他过着修道的生活,并修复了亚西西周围乡村的几座被毁坏的小教堂,其中包括斯皮纳的圣伯多禄和天使圣玛丽亚小教堂,这后来成为他最喜欢的住所。他以服事穷人为毕生的志业,自身也过着赤贫的生活,穿着乞丐般的衣裳,与痳疯病人在一起,强迫自己接受原来抗拒的事物,扭转了价值观和人生目标。1209年他在教堂中听到玛窦福音第十章的教导:“外邦人的路,你们不要走;撒马利亚人的城,你们不要进;宁可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随走随传,说‘天国近了!’医治病人,叫死人复活,叫长痳疯的洁净,把鬼赶出去。你们白白地得来,也要白白地舍去。腰袋里不要带金银铜钱;行路不要带口袋;不要带两件褂子,也不要带鞋和拐杖。因为工人得饮食是应当的。”于是他脱去隐士的衣服,束上绳子,过简朴的生活,开始旅行讲道,不带任何行囊,随走随传,过着信心的生活。逐渐有些人开始跟随他,他们都像方济各一样,变卖所有的分给穷人,专心跟随基督。
  
 +
==视频==
 +
===<center>  亚西西的方济各 相关视频</center>===
 +
<center>真假基督教——宗教界知名人士揭批邪教系列专题片</center>
 +
<center>{{#iDisplay:j0637q8yzz9|560|390|qq}}</center>
 +
 +
<center>中国的宗教</center>
 +
<center>{{#iDisplay:r0024bdvch6|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Category:200 宗教總論]]
 
[[Category:200 宗教總論]]

於 2022年3月31日 (四) 20:01 的最新修訂

來自 豆瓣網 的圖片

亞西西的方濟各(意大利語:San Francesco d'Assisi;拉丁語:Sanctus Franciscus Assisiensis;1182年-1226年10月3日),簡稱方濟各、方濟,新教又譯為聖法蘭西斯(聖公會譯名)是動物、天主教運動美國舊金山以及自然環境的守護聖人,也是方濟各會(又稱「小兄弟會」)的創辦者(會祖),知名的苦行僧。教宗方濟各的名號就是為了紀念這位聖人。

1517年,神學家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反對放縱歐洲建立的拉丁教會。而他們共同秉持的「簡化宗教手續,人人皆為神父」等理念[1],則最終導致了基督教中「新教」的誕生[2]

簡介

方濟各出生於意大利的亞西西城,父親是富有的布商伯鐸·伯納戴德(Pietro Bernardone)。據說他出生時,父親剛好到法國做生意,母親為他取名約翰(Giovanni);然而父親自法國經商歸來後,不喜歡他和施洗約翰同名,又因喜歡法國文化,因此將將其改名為方濟各(Franceso,法國人之意)。他英俊、機智、英勇,擁有富裕的家境,加上天生的領袖氣質,年少的方濟受同儕擁戴成「亞西西歡愉王子」,過着和紈褲子弟無異的豪奢生活。

方濟各從小便喜愛幫助窮人,他曾幫助父親在市場上賣布和天鵝絨,這時一個乞丐來找他施捨,在他的商業交易結束時,方濟各放棄了他的商品並追趕乞丐。當他找到乞丐時,方濟各把他口袋裡的所有東西都給了他。他的朋友嘲笑他的慈善事業;他的父親則憤怒地責罵他。

父親雖事業有成,但畢竟不是貴族,他渴望晉升名門的心愿便落到了兒子方濟的肩上。當時要躋身貴族之列,當騎士是最佳捷徑。1202 年左右,他參加了亞西西軍隊遠征,並在科萊斯特拉達被俘虜一年,一場疾病讓他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1203 年回到亞西西後,方濟各回到了無憂無慮的生活。1205 年,方濟各前往阿普利亞,加入布蕾妮伯爵瓦爾特三世的軍隊。因為見到了從天主來的異象,讓他回到了亞西西,此後對世俗生活失去了興趣,他開始避開宴樂和交際,甚至一個朋友問他是否考慮和「貧窮夫人」結婚,他回答說:「是的,她比你們任何人見過的新娘都漂亮」。

在去羅馬朝聖時,方濟各和窮人一起在聖伯多祿大教堂乞討。他在偏僻的地方度過了一段時間,提升他的靈性生命。他在亞西西郊外的聖達米亞諾被遺棄的鄉村小教堂聖達勉堂里看到了耶穌基督的神秘異象,在那裡被釘十字架的基督聖像對他說:「重建我的殿宇吧!因為它已經快要傾倒了。」 他賣了父親的布,將所得財物拿給主教,主教卻拒絕接受不義之財,方濟各氣地將錢丟在地上。他父親知道後雷霆震怒,方濟各在聖達米亞諾附近的一個山洞裡躲閉父親大約一個月。當他又餓又髒的回到城裡時,他被父親拖回家,毆打、捆綁並鎖在一個小儲藏室里。被母親釋放後,他立即返回聖達米亞諾,找到了主教的庇護所,但他很快就被他父親告上法庭。在亞西西主教面前的法律訴訟中,方濟各放棄了他兒子的身份和他的遺產,與父親斷絕關係。他為了表示放棄而脫了自己身上的衣服,主教用自己的斗篷蓋住了他。

他曾在鄰近的修道院工作過一段時間,然後他去了古比奧,一位朋友在那裡給了他一件朝聖者的斗篷、腰帶和棍杖作為施捨。回到亞西西,他穿過城市為了重建舊教堂所需用的石頭乞討,因此被過去的朋友恥笑。在兩年的時間裡,他過着修道的生活,並修復了亞西西周圍鄉村的幾座被毀壞的小教堂,其中包括斯皮納的聖伯多祿和天使聖瑪麗亞小教堂,這後來成為他最喜歡的住所。他以服事窮人為畢生的志業,自身也過着赤貧的生活,穿着乞丐般的衣裳,與痳瘋病人在一起,強迫自己接受原來抗拒的事物,扭轉了價值觀和人生目標。1209年他在教堂中聽到瑪竇福音第十章的教導:「外邦人的路,你們不要走;撒馬利亞人的城,你們不要進;寧可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去。隨走隨傳,說『天國近了!』醫治病人,叫死人復活,叫長痳瘋的潔淨,把鬼趕出去。你們白白地得來,也要白白地捨去。腰袋裡不要帶金銀銅錢;行路不要帶口袋;不要帶兩件褂子,也不要帶鞋和拐杖。因為工人得飲食是應當的。」於是他脫去隱士的衣服,束上繩子,過簡樸的生活,開始旅行講道,不帶任何行囊,隨走隨傳,過着信心的生活。逐漸有些人開始跟隨他,他們都像方濟各一樣,變賣所有的分給窮人,專心跟隨基督。

視頻

亞西西的方濟各 相關視頻

真假基督教——宗教界知名人士揭批邪教系列專題片
中國的宗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