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五沟村刘氏宗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五沟村刘氏宗祠位于台湾屏东县万峦乡五沟村。于清朝同治年间创建,是台湾南部地区各宗祠中保存最完整且最具代表性的宗祠,具有客家传统聚落的特色,正厅堂号的门对“卯金启瑞”、“乙火腾辉”,则是从文字学的观点去解释“刘”姓的典故,门楼背面悬挂一门匾“大乙重光”,劝勉后代能好好效法刘氏祖先勤学做事的精神。而在宗祠前有一条小河有如护城河卫戍著宗祠,象征子孙的生生不息、财源滚滚,并期盼宗祠能源远流长保持下去。 [1]
     

历史沿革

五沟村刘氏宗祠一景照片来自玩全台湾旅游网

五沟村刘氏宗祠位于屏东县万峦乡五沟村的入口处,是由刘氏爱塘派的刘应爵、刘广玉、刘应瑞,结合北塘派的刘振亨等于1864年(同治三年)所创建。初期虽栋宇具成,却因门外多为吴姓土地,以及对门高桥所碍而延搁损坏。1887年(光绪十三年)收购吴姓土地完成。1894年(光绪二十年)重修,隔年(1895)因日本领台、地方骚动,仅升高屋顶五寸而停工。1900年(明治三十三年)任职参事的刘成台统率庄人移桥砌岸、修补龙脉,宗祠的空间视野始构筑完成。1906年(明治三十九年)2月20日,宗祠栋折瓦解,在刘冠光的倡议下统率族人于1908年(明治四十一年)9月依旧而修。1921年(大正十年)间扩建堂前花园凉亭,始成今日全貌。[2]

宗祠介绍

万峦乡五沟村保存有相当完整的客家传统聚落,到处都是红砖瓦的客家宗祠与伙房,而其中的刘氏宗祠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屏东县保存完整的客家三合院代表建筑。刘氏宗祠为二进式的三合院,正厅的面墙上有精美的泥塑与彩绘图案,燕尾屋脊相当细致,可以从建筑内看出刘氏大户的气势。[3]“刘氏宗祠”是五沟水聚落中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宗祠,属于三级古迹。庄内有多户百年历史建筑“伙房”,里面仍有居民居住,除了客家宗祠必有的“纸灯笼”、“栋对”,从建筑中可看出客家人对于后代子孙做人端正、品学兼优的期许。正厅堂号旁的门对“卯金启瑞,乙火腾辉”,意寓一天晨光之开启,希望后辈族人要有勤奋好学的向上精神。厅堂内高挂著白色纸灯笼,写著“添丁进财”,有著传宗接代的意涵,代表著一家的人丁兴旺。[4]

建筑特色

五沟村刘氏宗祠彩绘照片来自玩全台湾旅游网

刘氏宗祠是一座二进式三合院,是台湾南部地区各宗祠中保存最完整且最具代表性的一幢,正堂前两侧各书一句:‘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系勉励后代子孙做人处事铭言。[5]宗祠内的彩绘、浮雕等装饰之精致不在话下。一进门的房柱上有著交错摆置的交趾陶,与现代不同的是,早期交趾陶使用现已失传的水釉上色,因现代人认为水釉的暗色特性无法表达出兴旺之意。除了珍贵的交趾陶外,室内的添丁灯也是焦点之一,添丁灯俗称女灯,为女方嫁入刘家时所点,一则祝福他们早生贵子,二则将一排的灯高挂厅前也意味著阖家兴旺,可以发现添丁灯随著时间的推进越发精致美丽,替宗祠增添一抹历史之美。院中的陈设均以历史素材为主,各个角落都可以看见其所透露出的吉祥意义。以大门两侧柱子上的图画为例,一是汉朝的“苏武牧羊图”,由其中历史典故勉励村人能够效法苏武为国效忠的精神;另外一边则是“四知图”,相传杨正想贿赂当官的老师,而老师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严正拒绝其诱惑,此图用来训勉其后代子孙能够为人坦荡,问心无愧。从其正厅堂号旁的门对和门匾也能感受出当时人们对于子孙用心良苦之期许,“卯金启瑞,乙火腾辉”、“大乙重光”两相呼应,代表著一天晨光之开启,希望后辈族人要有勤奋好学的向上精神。[6]


视频

【美观人生 六妈代言屏东万峦五沟水刘氏宗祠】

【20150205来怡客-绕著台湾玩客家 屏东万峦刘氏祖屋】

【68五沟村刘氏宗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