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大学的校园深处,坐落着一幢具有民族雕塑特色的建筑物,这就是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由于建馆时间较长,珍藏文物较丰富,被称为“开民族学博物馆先河”的专业博物馆

珍藏资源

云南民族大学博物馆珍藏着两件艺术品:一幅大型的丙稀颜料绘画。其内容为云南各少数民族起源传说和民族文化概貌的描述。这幅画记录了:一片沃土(丰饶的云南大地);两根线条(纵线为历史发展脉络,横线为多彩的文化交融);三项活动(劳动、狩猎、战争);四种文化(原始文化、滇、爨、南诏大理文化);五类风俗(节日、歌舞、衣饰、婚俗、祭祀);六种宗教(原始泛灵信仰,道教、大乘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藏传佛教、东巴教);七个故事(洪水葫芦故事、江水中传木怀孕生子·九隆故事、盘瓠故事、南方羽民故事、彩云南现故事、舞蹈源于青蛙跳故事、鹤托大理故事)。这是中国第一幅以云南各民族历史文化为题材的壁画[1],也是民族大学博物馆最具特色的珍藏。另一件是我国天津着名的泥塑艺人“泥人张”所塑的云南25个少数民族彩塑形象。这些雕像把云南各族群众雕绘得维妙维肖,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历史保存价值。

这两件艺术精品形象地为每个参观者展示了我省少数民族的起源传说,以及大致的文化构成以及服饰特色,全面、生动地反映了云南各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

简介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成立于1981年,同年10月展出,它是一座国内最早问世的以收藏、陈列、研究少数民族民族文物为主的民族博物馆。从时间上说是继云南省博物馆之后的第二座专业博物馆,建馆22年来,已接待国内外参观者18万余人。

建馆之初,博物馆就确立了以民族文化收藏为主的办馆方针,该馆因收藏我省少数民族原生态藏品丰富而引以为自豪。这些馆藏品多数是二十世纪五十、六十、七十年代从各民族地区征集来的,包括各种质地和不同用途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服装、饰品、古文字经典和宗教、风俗、艺术文物,多数藏品客观、科学、形象地反映了我省不同地区、民族的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状况和特色,其中相当一部分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和学术研究[2]价值,有些是弥足珍贵的文物精品,如:牟定早期型小铜鼓,明代西双版纳宣慰司仪仗队铜鼓等;有的已是绝无仅有的服饰绝件,如:元代象皮千总帽,清代傣族、彝族土司官服,清代漆面武士皮甲等;反映我省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器物、画像,如:明代佤族男性生殖守护神舞蹈人形木雕木板,明代宾川鸡足山工笔线描刻板佛道神像画等。还有清代以来民间传统手工纺织印染机具,已绝迹多年的十四档强力地弩等工具器物。

在这里还可以看到傣族贝叶经、纳西东巴经等云南少数民族古文字的各类型写本和刻本。

展厅展馆

民族博物馆按专题分类,各民族文物综合交叉陈列,分列成三个展厅,一展厅为生产工具与生活用具;二展厅是服装饰品,织染部分;三展厅展出民族古文字和宗教、风俗、艺术文物。

在一展厅,我们可以看到山区民族的守寨门用的地驽,打猎用的平弩等传统生产工具,可以看到钻木取火的火石、火镰、火绳等起火工具,还可以看到傣族封建领主制下功能性寨名送鸡寨、养象寨、削使棍寨等等按照领主生活需求设立的村寨介绍。摩梭人早年间的家庭照所透露出的母系氏族在这里亦有反映。

整个展厅展示形式别具一格,注重民族特色、注重文化气息的传递。展品呈品字摆设,展厅中央部分仿民族寨子形式竖起一根斗杆,旁边堆放的物件均有含义,体现出民族的价值观和艺术审美观。

二展厅有获首届中国服装服饰博览会展品奖、最佳设计奖等四个奖项的清代彝族新娘披肩等展品。很多展品都已是绝件;清代彝族土司官袍,傣族土司官服等,既有清代官服龙腾云卷的绣样又有当地民族服饰的特征。彝族的牛皮衣,苗族的大象帽,哈尼族的熊皮帽,每件藏品均展现出各民族的当时生活特征和状况。有的服饰刺绣技术已经失传,如傣族土司夫人裙服上的缕空贴绣,现已无人能绣出。

二楼展厅的展品多为独件,绝件展品。

三展厅为古文字、宗教、风俗、艺术文物展厅,展出了傣族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祭祀用品;彝族毕摩用的彝文经书;傣族的新平、西双版纳、德宏新老傣文等四种文字,流传日本的南绍图传和流到台湾的大理国卷的临摹画。爨碑帖、傣戏服,纳西木代宦谱等云南各民族文化代表均有展示。这些弥足珍贵的展品成为民族多文化并存,多宗教并存的真实反映。

丰富、翔实的民族实物展品在对外宣传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据博物馆馆长玉腊介绍,2003年10月,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士到民族博物馆参观。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伉丽、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及王后,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等都曾到访参观。挪威王后说:贵校有这样好的博物馆,让人羡慕。

视频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 相关视频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自制)
云南民族大学雨花校区民族博物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