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乐安县博物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乐安县博物馆始建于1969年,1971年夏季落成,时称“万岁馆”。1977年1月,经江西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命名为“乐安县革命历史纪念馆”。1978年,隶属县文教局。经过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增加了历史文物展示部分。1983年3月21日,更名为“乐安县博物馆”,隶属县文化广播电视局。乐安县博物馆馆舍是仿“江西省万岁馆”的图案设计建造门楼上端镂制着韶山、井冈山、叶坪八角楼、古田会议旧址、遵义会议旧址、延安、天安门图案,象征着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革命胜利的七个里程碑。

发展历史

乐安县博物馆系“文化大革命”中修建的“万岁馆”,1971年夏季落成。当时没有名称,人们叫它“万岁馆”或“展览馆”。1977年1月,经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命名为“乐安县革命历史纪念馆[1]”。1978年秋归口县文教局领导。随着业务范围的扩大,为适应文物事业发展的新形势,1983年3月21日,更名为“乐安县博物馆”。隶属县文化广播电视局。

建筑布局

乐安县博物馆仿“江西省万岁馆”的图案设计建造,门楼上端镂制着韶山、井冈山、叶坪、古田、遵义、延安、天安门图案,象征着七个里程碑。馆舍建筑长42.70米,宽14.55米,高12.26米,占地面积1622平方米。

馆藏作品

该馆共有馆藏1429件。历史文物759件(其中一级文物5件、二级10件),皆本县出土及民间征集的革命文物670件,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遗物。但有些是复制品、仿制品,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基本陈列

《古今乐安》 由序厅与“钟灵毓秀”、“地灵人杰”、“近代风云”、“山乡巨变”四部分组成。序厅以大屏幕展示乐安古今亮点,有流坑古建、文物珍品、儒释道的名山大华山、石桥寺、邓小平南村旧居、第四次反“围剿”主战场的登仙桥,及今天最能体现人民生活质量的县医院医技大楼、省重点中学一中、人民银行等。“钟灵毓秀”展示乐安的自然资源与名胜古迹。“地灵人杰”展示乐安历史沿革、各朝代的历史文物和历史名人简介。“近代风云”展示乐安近代史的光辉岁月,突出红色资源重大事件和革命文物。“山乡巨变”展示乐安城乡建国以后日新月异的建设成就,与解放前成鲜明的对比。

珍贵藏品

《流坑大宗祠》全景印版 介绍展示流坑明清古建筑村历史,规模、艺术价值,揭示中国封建社会能够长期延续的根基所在。

《龙图学士》牌匾 为明成化永丰状元罗伦为唐代工部尚书彭彦昭牌楼所题写。该牌楼为木质结构,为元末明初所建

元代“枢府”瓷器组 枢府瓷是元代中后期景德镇瓷器创新品种,由当时最高统治机关枢密院在景德镇定烧,“有命则供,无命则止。”这组枢府瓷器是研究景德镇陶瓷发展史[2]的重要历史见证。

吴澄画像 明代。吴澄故里在今敖溪镇咸口村,至今村中仍保留“草庐公祠”祠堂。吴澄为元代大理学家,是继朱熹、陆象山之后,中国儒学的重要人物。

视频

乐安县博物馆 相关视频

一分钟了解国际博物馆日
202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片

参考文献

  1. 新形势下革命纪念馆的社会意义,豆丁网,2015-05-20
  2. 景德镇陶瓷发展史,搜狐,201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