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主催吐萝芙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主催吐萝芙木

催吐萝芙木(学名:Rauvolfia vomitoria Afzel.)是夹竹桃科、萝芙木属植物。灌木,具乳汁。叶膜质或薄纸质,3-4叶轮生,稀对生,广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12厘米,宽3-6厘米;侧脉弧曲上升,每边9-12条。聚伞花序顶生,花淡红色,花冠高脚碟状,冠筒喉部膨大,内面被短柔毛;雄蕊着生花冠筒喉部;花盘环状;心皮离生,花柱基部膨大,被短柔毛,柱头棍棒状。核果离生,圆球形。

原产于热带非洲,中国(广东、广西)及南美洲各地有栽培。催吐萝芙木喜高温、阳光充足,耐旱。在原产地非洲加纳生长于海拔6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26℃。

植株有毒;根、叶可提制呕吐、泻药;茎皮可治发高烧消化不良、疥癣;乳汁可治腹痛和作腹泻药。在西非有用其根来提取利血平生物碱代替"寿比南"原料。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无危(LC)。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催吐萝芙木
  • 拉丁学名:Rauvolfia vomitoria Afzel.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合瓣花亚纲
  • 目:捩花目
  • 科:夹竹桃科
  • 亚科:鸡蛋花亚科
  • 族:萝芙木族
  • 属:萝芙木属
  • 种:吐萝芙木
  • 命名者及年代:Afzel.,1825
  • 保护级别:无危(LC)IUCN标准

形态特征

灌木,具乳汁。叶膜质或薄纸质,3-4叶轮生,稀对生,广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12厘米,宽3-6厘米;侧脉弧曲上升,每边9-12条。聚伞花序顶生,花淡红色,花冠高脚碟状,冠筒喉部膨大,内面被短柔毛;雄蕊着生花冠筒喉部;花盘环状;心皮离生,花柱基部膨大,被短柔毛,柱头棍棒状。核果离生,圆球形。

生长环境

催吐萝芙木喜高温、阳光充足,耐旱。在原产地非洲加纳生长于海拔6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26℃。中国广东、云南种植区,年平均气温21-25℃,最低月平均气温15-20℃之间,能生长正常,开花结果。冬季低温季节生长缓慢不耐寒,遇轻霜,嫩芽、幼枝叶受寒害。

在云南省澜沧县和浙江省平阳县试种,1月平均气温7.2-12.5℃,极端最低气温-3.1至-1.0℃,嫩枝冻死,待春初气温回升时,仍可萌发新枝。对雨量的适应范围较广,非洲加纳年降雨量689毫米左右,中国引种区年雨量200-2000毫米。在雨量充沛的地区和雨水多的季节生长旺盛,春季干早时期常常落叶, 此时如丽量充足或加以灌溉则落叶少。对土壤要求不严,适于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壤土和轻粘土种植,怕积水。对肥力敏感。

分布范围

原产于热带非洲,包括安哥拉、贝宁、布基纳法索、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刚果、刚果民主共和国、科特迪瓦、赤道几内亚、加蓬、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利比里亚、马里、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塞拉利昂、南苏丹、坦桑尼亚、多哥、乌干达。中国国(广东、广西)及南美洲各地有栽培。

生长习性

催吐萝芙木花期3-10月,果期6-12月,花期长,结果多,养分分散影响种子的饱满度。特别在早期,果实发育不正常,空粒和种胚发育不全的占45%,发芽率仅12%。带果肉的鲜果发芽率8.7%,干果不发芽。

催吐萝芙木种子有短期休眠的特性,采后即播120天出苗,干砂贮存3个月播36天出苗,随着贮存时间的增长而出苗加快。采后即播种出苗率91.7%,2个月播种出茁率仍高达88.7%。3个月播种,出苗率降至67.9%,贮存4个月播种,出苗率减为29.7%,种子干燥贮存3个月后生活力还渐减弱,故应在贮存3个月内播种。用潮砂贮存胚不易于干缩,能延长种子寿命,贮存6个月后,出苗率仍达870%,而干砂存6个月后,出苗率仅43%。

催吐萝芙木种子发芽要求高温,在月平均气温20℃以下发芽绶慢,1月平均气温15.6℃停止发芽。3月催芽,月平均气温23℃,15天发芽5月催芽,月平均气温27-28℃,7-10天发芽。

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以种子繁殖为主,也可用扦插或高压繁殖。果实于6-12月陆续成熟,7-8月为主要采种季节。采集成熟果实,去净果肉,用6%盐水漂去浮子,取沉水种子,于阴处风干。种子千粒重40.5克。风于种子不宜即时播种,将种子与清洁细砂混合盛瓦缸中后熟,贮存二月内,最多不超过3个月播种,如要贮存更长时间,则要用潮砂贮存。

催吐萝芙木种子不易吸水膨胀,播种前先用花盆或土坑砂中催芽,盖薄膜保温保湿,露地催芽较窒内发芽快。催芽时注意浇水,保持湿润,种子有5%裂口时,全部筛出播种。选近水源的地作苗床,条播行距10厘米,开沟深2-2.5厘米,1米宽的苗床面,每行播种100粒左右,播后盖士1厘米,盖草。苗期注意浇水、松土、追肥等管理。幼苗2-3对真叶时可间苗或移植,株距10厘米。苗高25-30厘米时便可出圃定植。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选土层深厚的阳坡地,将地深耕、细粑、整平,按规定行株距挖穴,行株距大,穴深宽50厘米×60厘米;行株距小,穴深宽30×40厘米。穴土经风化后与基肥混合回穴,以待定植。

定植方法

定植期宜选气候温和、雨水充足的季节。为充分利用地力,应合理密植。三年采收的可采用行株距2×1米,如需短期内得到原料,行株距可缩小到1×1米或0.5×0.5米,定植后一年或一年半间隔采收。定植前修剪枝叶,定植后浇水,成活率可达90%以上。

间套作

定植后头一年可间作农作物第二午可间作苗期喜阴的药用植物,如肉桂、槟榔等,待催吐萝芙木收获,这些成年树便可得到充足的阳光;也可利用催吐萝芙木林下培育砂仁、豆蔻、益智仁等苗木,既节约这些苗木的荫献材料又增加单位面积的经济牧益。

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定植头年苗小,行间空隙大,易生杂草,应除革3-4次。第二年封行后,除草次数可以减少。

施肥:每年施肥2-3次,头1-2次可用人粪尿或硫骏铵,作水肥施用;秋冬施用堆肥、熏土,于树冠外缘开沟施入。第二年树冠封顶根系密布表士,施肥应浅施或撒施。

摘花:成龄树花果期长,消耗养分大,应在现蕾后,每隔10-15天摘花蕾一次,摘花蕾比不摘的增产干根27-73%。增产利血平43-57%。留种地也要部分摘除花啻,以便养分集中,使种子饱满。

收获加工

种植后2-3年收获。采收期1-3月,发叶现蕾前,根的产量及利血平含量均高,且旱季加工容易于燥。采挖时将祖细根拣起,抖去泥土,砍成长5-10厘米一段,晒于、包装即时送工厂提制,存放半年利血平含量降低一半。定植后三年采收,亩产干根350-500千克,得利血乎350-700克。

主要价值

植株有毒;根、叶可提制呕吐、泻药;茎皮可治发高烧、消化不良、疥癣;乳汁可治腹痛和作腹泻药。 在西非有用其根来提取利血平生物碱代替"寿比南"原料。[1]

参考文献

  1. 主催吐萝芙木作用和功效,lp蔷薇MB73BO78 , 2016-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