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临泉毛笔博物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临泉毛笔博物馆临泉县谭棚镇农民赵斌创办,博物馆分为名人书画、毛笔历史起源[1]、制笔原料、工艺流程展示等展区。展示了做笔的原材料、工具及整套工序,馆内共收集分类藏品3600件,古图片13件,制笔工具280件,古今名人字画1800幅,古今毛笔1600件,其中玉笔、骨笔、山羊毫、鸡距毫等为材料的毛笔达百余种。

简介

临泉毛笔博物馆由临泉县谭棚镇农民赵斌创办,总投资200多万元,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 ,馆内共收藏历代毛笔文物、古今名人字画及制笔工具等藏品约600件。展现了临泉毛笔文化的厚重历史,也展现了临泉县加快文化资源强县建设的丰硕成果。临泉毛笔博物馆将成为展现、交流和传承毛笔文化的一个场所,通过毛笔制作技艺的展示带动临泉县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

临泉毛笔博物馆于2012年10月20日开馆,博物馆分为名人书画、毛笔历史起源、制笔原料、工艺流程展示等展区。展示了做笔的原材料、工具及整套工序,馆内共收集分类藏品3600件 ,古图片13件,制笔工具280件,古今名人字画1800幅,古今毛笔1600件,其中玉笔、骨笔、山 羊毫、鸡距毫等为材料的毛笔达百余种。

临泉县谭棚镇一带生产毛笔始于明代,因制笔工艺精细,畅销全国,素有“毛笔之乡”的 美称。临泉毛笔技艺是不可复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临泉“谭笔”系 安徽省“文房四宝”之一[2],深受文人墨客喜爱而扬名中原大地,具有尖、圆、齐、健等特点, 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在省、市、县相关部门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临泉毛笔产业已逐步发展壮大,年生产高中低档毛笔10万余支,产品行销全国各地,远销东南亚,产值达2000多万元 。

镇馆之宝--八柱擎天

“八柱擎天”为制笔大师曹如章于1984年创制而成,该笔由七个小笔头一个八柱擎天大笔头组成,每个笔头都可拆卸单独使用,八个笔头组成一支笔,此笔腰力张健,聚峰能 力非凡,寿命长于一般羊毛。1985年获得了首届中国乡镇企业产品博览会金质大奖。

所获荣誉

2013年1月16日,由安徽省省文物局主办的首批十佳民办博物馆的评选活动中,临泉毛笔博 物馆荣获“安徽省首批十佳民办博物馆”称号。

博物馆馆长简介

赵斌,临泉制笔大师曹如章女婿、临泉毛笔博物馆的创办人。“2009年,我路过湖州市, 发现那里有一个湖笔博物馆,因为我是制笔出身的,就灵机一动,何不自己办个博物馆?既能推介产品,又能弘扬毛笔文化。”赵斌说,回到临泉后,他以龙笔笔业公司为依托,在2011年 筹资建立了临泉毛笔博物馆。

视频

临泉毛笔博物馆 相关视频

临泉:小镇里的毛笔“匠人”!
6旬大爷摆摊卖毛笔练成“书法家”作品被博物馆收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