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县 - 四川省德阳市辖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中江县 - 四川省德阳市辖县 |
中文名;中江县 面积;2200平方公里 外文名;Zhongjiang County 人口;139.48万人(2018年) 别名;凯州,玄武,伍城 方言;四川话成渝片 行政区类别;县级 气候条件;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所属地区;四川省德阳市 著名景点;南塔,北塔寺,寿宁寺, 大雄观,广福铜山,黄继光纪念馆 下辖地区;29个镇、16个乡 政府驻地;凯江镇 火车站;仓山站 电话区号;0838 车牌代码;川F 邮政区码;618100 地理位置;四川省中部,德阳市东南部 行政代码;510626 地区生产总值;390.09亿元(2018年) 人均生产总值;36234元(2018年) |
中江县,隶属四川省德阳市。中江是千年古县,历史文化厚重,三国时蜀置伍城县,隋改县名为玄武,宋改玄武为中江。
中江县位于川中丘陵地带。地理坐标在东经104°26′-105°15′、北纬30°31′-31°17′之间。全县幅员面积2200平方公里,辖45个乡镇、837个村(社区)。中江处于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等特点,降雨较丰沛而季节分配不均,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中江拥有享有“音乐活化石”之誉的仓山大乐,太婆龙灯特色民间艺术文化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江手工挂面,以及八宝油糕、中江丹参、中江白芍、中江柚、中江双龙粉条等均为中江的特产。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90.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1]
序言介绍
中江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
今县境夏代为梁州域,春秋战国时是巴国、蜀国之间郪部落领地。
秦灭巴蜀后分属巴郡的郪县、蜀郡的涪县、雒县。
汉代时中南部地区属广汉郡的郪县,北部地区属涪县,西北部地区属雒县。
三国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在今县境北部置五城县,是为中江境域内建县之始。
南齐改“五城”为“伍城”。
隋代改“伍城”为“玄武”,在今县境南部仓山地区置飞乌县;在今凯江镇设凯州,辖玄武、飞乌、绵竹(今罗江、旌阳部分地区,县城在黄许、略坪一带)、金渊(今金堂县大部地区)4县。
唐代在今县境中部广福地区置铜山县,境域内玄武、铜山、飞乌3县并存,同属梓州。
宋代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朝廷诏告天下,避圣祖赵玄朗讳,县避“玄”字;又封道教大神真武为灵应真君,县避“武”字。因“县城为江水所环”,故改“玄武县”为“中江县”。
元初至元十六年(1279年)撤销飞乌县,并入铜山县;二十年(1283年)又撤销铜山县,并入中江县。自此,中江境域基本确定,成为三县合一的大县,沿袭至今。元、明、清时,中江县属潼川府。
民国初,县属川北道(嘉陵道),1935年改属四川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县属遂宁专区;1958年10月,划属绵阳地区;1983年9月,改属新成立的德阳市。
行政区划
1986年,全县共辖12个区、89个乡、3个镇;1个县辖镇:城关镇;2个区辖镇:龙台镇和仓山镇。
1996年7月,经四川省政府川府民政〔1996〕第24号文件批准,正式撤销12个区公所,将全县原来的乡镇撤并为21个乡、26个镇。并先后设立仓山、龙台、凯江、南华4个片区工作委员会,管辖片区内的乡镇。
2001年11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又新建坭金、杰兴、南山、中兴、南渡5个镇,石庙、合兴、柏林、宝塔4个乡;调整6个镇的行政区域。
2002年5月,在原东山、北山乡地域上新建东北镇。
2006年4月,根据四川省政府川府民政〔2006〕15号文件批复,将33个镇、24个乡调整为29个镇、16个乡。
2006年6月,撤销仓山、龙台、凯江、南华4个片区工委。
2017年,全县有29个镇、16个乡,760个村、8525个村民小组,77个居民委员会、599个居民小组。
乡镇分别为:凯江镇、东北镇、杰兴镇、通济镇、回龙镇、永太镇、黄鹿镇、南华镇、南山镇、集凤镇、富兴镇、兴隆镇、辑庆镇、永安镇、悦来镇、双龙镇、继光镇、仓山镇、冯店镇、积金镇、会龙镇、联合镇、太安镇、万福镇、广福镇、永兴镇、普兴镇、玉兴镇、龙台镇、青市乡、瓦店乡、古店乡、清河乡、合兴乡、石泉乡、柏树乡、高店乡、太平乡、白果乡、民主乡、石笋乡、永丰乡、元兴乡、石龙乡、通山乡、朝中乡。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中江县地处四川中部偏北,川中丘陵区西部。位于东经104°26'~105°15′、北纬30°31′~31°17′之间。东邻三台县,南连大英县、乐至县,西接金堂县、广汉市,北毗德阳市旌阳区、罗江县、绵阳市涪城区。与成都平原仅龙泉山脉相隔,幅员面积2200平方公里。城距成都66公里、德阳38公里、绵阳65公里,区位优势明显。
地形地貌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处老牛坡(石泉、兴隆交界处,金堂境附近)海拔1046米,西眉山(石泉境内)海拔1045.2米。最低处是县境西南普兴镇三川村二水口,海拔308米。
气候环境
气候属四川盆地中部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和,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春季气温回升快;夏季炎热,少酷暑,多暴雨;秋季多阴绵雨,冬季少雨,干冷空气盛行,多雾日,少霜雪。间有低温、干旱。气温自西向东随地势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年平均气温16.7°C。
水文环境
境内大小河流16条,分属涪江、沱江水系。主要河流凯江,境内长52千米,流域面积237千平方米;郪江境内长75.6千米,流域面积392千平方米;从岷江引水的人民渠及配套渠道遍布全县,共126条1374.8千米。中型水库5座(继光水库、黄鹿水库、响滩子水库、元兴水库、双河口水库),小型水库42座,全县“河流沟渠纵横交错,塘库堰渠星罗棋布”。
相关视频
参考资料
- ↑ 西部百强县之中江县,四川的经济大县,德阳市东部区域中心 , 百度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