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中和殿

於 2019年12月29日 (日) 21:34 由 Mjlk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中和殿,是北京故宮外的三大殿之一,位於紫禁城太和殿保和殿之間。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並接受執事-的朝拜的地方。凡遇皇帝親祭,如祭天壇地壇,皇帝於前一日在中和殿閱視祝文,祭先農壇舉行親耕儀式前,還要在此查驗種子和農具。皇太后上徽號,皇帝在此閱視奏書。玉牒告成,恭進中和殿呈御覽,同時要舉行隆重的存放儀式[1]

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初稱華蓋殿,嘉靖時遭遇火災,重修後改稱中極殿,現天花內構件上仍遺留有明代「中極殿」墨跡。清順治元年(1644年),清皇室入主紫禁城,第二年改中極殿為中和殿。中和殿匾額「允執厥中」匾,為乾隆御筆[2]

中和殿平面呈正方形,面闊、進深各為3間,四面出廊,金磚鋪地,建築面積580㎡。屋頂為單檐四角攢尖,屋面覆黃色琉璃瓦,中為銅胎鎏金寶頂。殿四面開門,正面三交六椀槅扇門12扇,東、北、西三面槅扇門各4扇,門前石階東西各一出,南北各三出,中間為浮雕雲龍紋御路,踏跺、垂帶淺刻卷草紋。門兩邊為青磚檻牆,上置瑣窗。殿內外檐均飾金龍和璽彩畫,天花為瀝粉貼金正面龍。殿內設地屏寶座。

目錄

殿名來源

殿名取自《禮記·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之意。中和殿匾額「允執厥中」匾,為乾隆御筆。典出《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3]。」

「中和」二字是說,凡事要做到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才能使用各方關係得到和順,其意在於宣揚「中庸之道」。

建築特徵

外部特徵

中和殿高19米,平面呈方形,為單檐四角攢尖,屋面覆黃色琉璃瓦,中為銅胎鎏金寶頂。它的面積是三大殿中最小的。太和、中和與保和三大殿所在的台基上,設置有龍的頭部形狀的排水口。下雨時,排水頭一起噴水,形成「千龍吐水」的景觀。辛亥革命後,清遜帝仍居後宮。袁世凱意圖復辟帝制,以三大殿為宮殿,對內外裝潢有所改動。其中寫有殿名的匾額上面的滿文被鑿去,漢字移至中間[4]

中和殿平面呈正方形,面闊、進深各為3間,四面出廊,金磚鋪地,建築面積580㎡。屋頂為單檐四角攢尖,屋面覆黃色琉璃瓦,中為銅胎鎏金寶頂。殿四面開門,正面三交六椀槅扇門12扇,東、北、西三面槅扇門各4扇,門前石階東西各一出,南北各三出,中間為浮雕雲龍紋御路,踏跺、垂帶淺刻卷草紋。門兩邊為青磚檻牆,上置瑣窗。殿內外檐均飾金龍和璽彩畫,天花為瀝粉貼金正面龍。殿內設地屏寶座。門窗的形制則取自《大戴禮記》所述的「明堂」,避免了三座大殿的雷同。

內部特徵

中和殿內寶座前左右兩側的兩隻金質四腿獨角異獸。它是想像中的一種神獸,傳說日行18000里,懂得四方語言,通曉遠方之事[5]。放在皇帝寶座兩旁,寓意君主聖明,同時為燒檀香之用。放在中和殿地平台兩側的銅薰爐,是用來生炭火取暖的。清代宮中燒用的是上好木炭,叫「紅蘿炭」。這種木炭氣暖而耐燒,灰白而不爆。寶座兩旁還放着兩乘肩輿。

中和殿正中設有寶座,兩旁陳列着兩個肩輿。所謂的肩輿是皇帝乘坐的轎子中的一種,主要供皇帝在紫禁城內活動使用。

旅遊信息

門票信息

學生、老人憑證半價,殘疾人免票參觀。珍寶館10元、鐘錶館10元,15:30停止售票。

交通信息

乘1、4、20、52、57路天安門站下。穿過天安門城樓、端門到達午門(正門)。 乘101、103、109路公共汽車故宮博物院下到達神武門(後門)。

視頻

 

帶你了解中和殿

 

《中國宮殿與傳說》故宮中和殿

 

>

 

中和殿:故宮中軸線

 

參考資料

  1. 中和殿——藏在故宮裡的思過崖 ,百度網
  2. 故宮三大宮殿各有不同,中和殿有啥講究呢? ,百度網
  3. 中和殿 ,360個人圖書館 2017-04-13
  4. 袁世凱和故宮門匾什麼仇什麼怨?,牆根網 2016年01月16日
  5. 甪端 ,新浪微博 2018-8-8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