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创建于1950年,前身是中共中央中南局党校、中共中央第五中级党校,1993年兼办湖北省行政学院。学校座落在武汉市中心城区,占地127.64亩,总建筑面积近13.5万平方米。

简介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研部:负责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及中外哲学史、社会主义史、社会学[1]、心理学、伦理学、科技哲学、民族宗教理论等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培养本学科研究生;指导基层党校本学科教学科研。

●中共党史党建教研部:负责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党的学说、党的建设理论、党建学说史等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培养本学科研究生;指导基层党校本学科教学科研。

●经济学与经济管理教研部:负责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经济管理、经济学说史等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培养本学科研究生;指导基层党校本学科教学科研。

●公共管理教研部:负责公共行政管理学、公务员制度、领导科学及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培养本学科研究生;指导基层党校本学科教学科研。

●政法教研部:负责马克思主义法学和政治学理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法学、政治学等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培养本学科研究生;指导基层党校本学科教学科研;为社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综合教研部:负责汉语言文学、外语、现代科技、历史等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指导基层党校本学科教学科研工作;承担外文资料翻译、外事接待翻译工作。

●战略与省情研究室:负责对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湖北省发展战略的研究;承担和参与省委、省政府对有关重大现实问题的专项调研及重要文章的撰写;负责校内学员和教师思想理论信息的研究和利用;承担重要文稿的起草工作

●信息网络中心:负责校园网和远程教学网的建设与管理,组织软件的开发与利用;承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科研;负责电化教学的后援保障、设施的维护管理;指导全省党校系统远程教学网的建设。

教辅部门 ●报刊部:负责党校期刊、学院学报[2]、校报的征采、编辑、出版、发行工作。

教辅部门

●图书馆:负责各类文献、信息的采集、分编、管理、应用、开发和研究,为教学科研提供信息服务;建设和管理数字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指导基层党校图书情报工作。

行政部门 ●办公室:负责学院日常工作、内外联系、综合协调、秘书事务、对外宣传、机要、档案、信访、外事、保密、公务接待工作;承担对有关问题的调查研究及对基层党校的指导协调工作。

行政部门

●教务处:编制学院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活动;组织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与审定;反映教学情况,负责教学总结,研究干部教育规律;承担基层党校师资培训的组织实施和教务工作的业务指导。

●科研处:编制该校科研规划,指导全省党校科研管理,申报和管理科研课题,组织科研协作和攻关,管理协调科研活动;组织评审和宣传推广科研成果,编印《科研信息》,提供科研咨询服务;管理科研档案和科研经费。

●学员组织处:编制党校学员培训规划;负责党校各类主体班次的招生、学员日常管理、考核鉴定、学籍管理和结业工作

●公务员培训处:负责各级各类公务员培训(含涉外培训)规划;制定党校公务员教学计划,管理和协调教学活动;组织教材编写;加强与国内外公务员培训机构的联系和交流,开展教研、调研活动;承担公务员培训的招生、学员日常管理、考核鉴定、学籍管理和结业工作。指导市(州)县公务员培训工作。

●研究生处:负责研究生的招生、教学、学籍和学位管理等工作。

●函授学院:负责函授学员的招生、教学和学籍管理;编制函授教育发展规划;指导省内各函授站的教学管理工作。

●组织人事处:负责该校机构编制、干部录用、教职工调配、考核、奖惩、职务任免、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专家管理、教职工培训、劳动工资、保险福利、临时工管理等组织人事工作;承担全省党校系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组织工作;承办出国出境人员政审工作。

●计划财务处:负责编制该校财务预决算;统筹计划和管理全校财务收入与支出;管理校内国有资产。

●后勤管理处:负责该校后勤工作的规划与管理,承担对物业管理中心、学员接待中心、生活服务中心、医疗服务中心、绿化保洁中心、教材文印中心等后勤服务实体及基建工作的管理协调;负责该校的车辆交通、安全保卫和水电供应工作。

●机关党委(纪检监察室):负责该校机关党的工作和思想政治、宣传教育、纪检监察、精神文明工作,以及工、青、妇等群团工作。

主要职能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湖北省行政学院是省委、省政府直属的有一定特殊性的事业单位,是省委、省政府轮训党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学校,是省委、省政府的一个重要部门。

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的主要职责是:

一、轮训地厅级和县处级领导干部、培训中青年后备干部、意识形态部门领导干部和更高骨干。

二、承担公务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知识更新培训及专门业务培训。

三、协同组织人事部门,对学员在校期间的学业和表现进行考核,根据学员在校学习期间理论素质的提高和党性修养状况提出使用建议,提供学员学业档案资料

四、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围绕国际国内出现的新情况、党的中心工作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对重大现实问题和战略问题开展理论研究,为教学和社会实践服务,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服务。

五、以党政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为主要对象,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政策和国家有关学位与高等教育法规,开展研究生教育和函授教育。

六、负责对全省各级党校进行业务指导。

七、完成省委、省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历史沿革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前身为创建于1950年的中共中央中南局党校,1954年9月,中南局党校更名为中共中央第五中级党校。1958年10月,与中共湖北省委初级党校合并,改名为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文化大革命”期间,省委党校停办。1972年12月复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校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1993年9月,省委、省政府批准该校成立省行政学院,与省委党校实行"两个学校名称,一套工作机制"的体制。

历任主要领导

中共中央中南局党校(1951年8月-1955年5月)

邓子恢(兼校长:1951年8月-1954年)

李之连(副校长:1951年8月-1954年)

中共中央第五中级党校(1954年9月-1958年10月)

李凡夫(校长:1954年9月-1958年)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

刘子厚(兼校长:1953年5月-1956年6月)

许道琦(兼校长:1956年10月-1958年10月)

陈剑(党委书记兼副校长:1958年10月-1963年5月)

张赤侠(党委书记兼副校长:1963年-1966年5月)

赵辛初(第一校长:1977年4月-1983年12月)

韩宁夫(第二校长:1977年-1983年12月)

冷裕光(校长:1973年3月-1974年4月;党委书记:1974年7月-1976年10月;第一副校长:1977年4月-1983年12月)

黄先(校长:1974年7月-1977年4月;第二副校长:1978年4月-1983年12月)

焦德秀(兼校长:1977年4月-1983年12月)

雷行(校长:1983年12月-1986年4月)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湖北省行政学院

杨永良(兼校长:1995年10月-2005年5月)

李大强(兼院长:1995年10月-1999年8月)

邓道坤(兼院长:1999年8月-2002年9月)

周坚卫(兼院长:2002年9月-2008年2月)

陈训秋(兼校长:2005年5月-2006年9月)

杨松(兼校长:2006年9月-2008年8月)

李宪生(兼院长:2008年2月-)

潘立刚(兼校长:2008年8月-)

周大仁(校长:1986年4月-1995年10月;常务副校长:1995年10月-1999年8月;行政学院院长:1993年9月-1995年10月;常务副院长:1995年10月-1999年8月)

李明贵(常务副校长、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1999年8月-2006年4月)

马哲军(常务副校长、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2006年4月-)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截止2021年7月)

视频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 相关视频

中共湖北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体会议决议
中共湖北省委组织干部任前公示公告, 望周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