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海市虹口区基督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全景视觉网 的图片

上海市虹口区基督教传入境内始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当时,美国圣公会传教士文惠廉在苏州河北岸近黄浦江地带租地造屋,设堂布道。咸丰三年(1853年),在苏州河北岸今大名路塘沽路口,建立救主堂。

20世纪初,租界工部局在今四川北路武进路以北一带越界筑路,外国差会纷纷在此建立教堂和出版机构。怀恩堂、广东浸信会堂、守真堂、景林堂、沪北会堂、鸿德堂及美华书馆和广学会相继设立于北四川路附近。

境内还有许多属于灵工团和自立会的小型教堂,除禧年堂、全备福音堂、天乐堂外,都是租赁的民房,设备简陋,信徒较少。

解放初,各教堂仍照常进行宗教活动。1950年7月,吴耀宗等基督教爱国人士发起以实行“自治、自养、自传”为内容的三自革新运动,区境基督教徒积极响应。1956年,区境成立基督教三自联络组,1981年11月,经选举,成立区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

1958年,基督教实行联合礼拜,区境设立景林堂、鸿德堂、沪北会堂、全备福音堂4个联合礼拜场所。1960年区内有信徒3300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各联合礼拜场所被迫关闭。1979年9月沪北会堂复堂,后因参加人数众多,遂于1980年9月移到景林堂举行礼拜。1984年4月建立江湾聚会点。1992年8月鸿德堂复堂。1993年有信徒6037人。

基督教

基督教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宗教,拥有超过20亿的信徒[1]。基督教信仰的中心思想是关于耶稣基督的诞生[2],生命,死亡和复活的信仰。当它从一小批信徒开始时,许多历史学家将基督教在全世界的传播和采用视为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精神使命之一。

参考文献